振芯科技“内斗”或再现新剧情。4月13日晚,
振芯科技披露不予提交控股股东临时提案至股东大会审议的公告。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成都
国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
国腾电子集团”)于4月11日提请增加《关于修订<
振芯科技公司章程>的议案》至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议案主要内容为:为了进一步充实
振芯科技经营管理团队力量,支持、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建议修订公司章程以增加董事会成员。
但4月12日
振芯科技董事会以现场表决的方式,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审议《关于不予提交控股股东临时提案至股东大会审议的议案》,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决定不予提交该临时提案至股东大会审议。
董事会不予提交控股股东临时提案 振芯科技披露的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显示,公司在收到
国腾电子集团《关于修订<
振芯科技公司章程>的议案》的同日,亦收到
国腾电子集团四名股东(简称“四名股东”)莫晓宇、谢俊、柏杰、徐进发出的《成都
国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代表49%表决权股东的声明》(简称《声明》)。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声明》内容显示,四名股东认为
国腾电子集团股东会未对《关于修订<
振芯科技公司章程>的议案》进行讨论、表决,未形成过任何有效决议,
国腾电子集团绕过四名股东向
振芯科技发出临时提案的行为,严重损害四名股东在
国腾电子集团的合法权益;为严守合法经营底线,共同维护上市公司稳定与发展,坚决反对何燕擅自以
国腾电子集团名义向
振芯科技提交的《关于修订<
振芯科技公司章程>的议案》。
国腾电子集团《关于修订<
振芯科技公司章程>的议案》的主要内容究竟是什么?
振芯科技董事会“不予提交”的依据及合法合规性又如何?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公告显示,
国腾电子集团《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的核心在于“增加董事会成员”,将“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其中三名为独立董事”修订为“董事会由九至十二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
振芯科技董事会不予提交临时提案至股东大会审议,给出的依据则包括:提案内容模糊、缺乏内部授权、时机与条件不成熟等。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公司董事会指出,《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公司设董事会,董事会由【人数】名董事组成……”,并注释“公司应当在章程中确定董事会人数……”。
国腾电子集团临时提案中“董事会由九至十二名董事组成”未明确确定董事会确切人数,且缺乏
国腾电子集团公司内部决议授权,因此不符合上述规定。
同时,根据
国腾电子集团四名股东同日向公司发出的《成都
国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代表49%表决权股东的声明》,
国腾电子集团临时提案存在明显争议,提案的时机和条件尚不成熟。
据此,
振芯科技董事会认为,该提案未明确董事会确切人数且缺乏内部决议授权,存在明显争议,提案时机和条件尚不成熟,可能引发公司治理风险。因此,董事会基于合法合规性考虑,决定不予审议该提案,以维护上市公司稳定和保护全体股东利益。
“内斗”多年控制权博弈仍在延续 回溯来看,何燕重回
振芯科技实控人之位刚三个月。1月15日晚,
振芯科技公告称,公司由无实控人变更为何燕为实控人。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彼时公告显示,
振芯科技控股股东
国腾电子集团解散纠纷一案日前已由成都中院作出重审二审判决,
国腾电子集团解散的诉讼请求被驳回,其作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继续存续;何燕通过对
国腾电子集团的控制,能够依其可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对
振芯科技股东大会决议产生重大影响。
振芯科技直言,本次实控人变更可能会对公司未来的治理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公司的战略、财务、发展等重大经营决策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振芯科技“实控权”之争,最早可追溯至2018年2月,争议的焦点在于“是否应该解散
国腾电子集团”。双方就此多次向法院起诉,或不服判决而上诉。
向前回溯,2013年7月,何燕因个人涉嫌非法经营接受湖北省宜昌市公安机关调查。2014年1月,何燕因涉嫌挪用资金罪,被检察院机关批准执行逮捕。
2016年10月,
振芯科技披露公告,公司实控人何燕因犯挪用资金罪、虚开发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30万元。这也致使
国腾电子集团除何燕之外的四名股东兼
振芯科技董事认为“
国腾电子集团股东之间已失去人合基础,形成矛盾不可调和的治理僵局”。
2018年2月,莫晓宇、谢俊、徐进、柏杰向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简称“高新区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解散
国腾电子集团。之后,双方(注:前述四名股东、何燕)就“是否解散
国腾电子集团”多次向法院起诉,或不服判决而上诉。
2024年12月,成都中院就莫晓宇、谢俊、徐进、柏杰与
国腾电子集团及第三人何燕公司解散纠纷一案作出“(2022)川01民终2165号”《民事判决书》,判决驳回莫晓宇、谢俊、徐进、柏杰关于解散
国腾电子集团的诉讼请求,该判决为终审判决。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而就
振芯科技的基本面来看,近年来公司业绩持续下滑。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
振芯科技分别实现营收11.82亿元、8.52亿元、7.97亿元;净利润3.00亿元、7260.27万元、4000.01万元。
对于此次
振芯科技董事会拒绝将控股股东
国腾电子集团的《关于修订<
振芯科技公司章程>的议案》提交至股东大会审议,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这一决定既是公司控制权博弈的延续,也反映出
振芯科技控股股东与管理层之间长期存在的治理分歧,未来需关注双方是否达成妥协,或矛盾进一步升级。
作者:张问之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