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支持民营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晨光生物最新消息,300138最新信息

《 晨光生物 300138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多措并举 支持民营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
2025-03-09 06:10:00
如何推动民营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围绕这一话题,代表委员分享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从国家顶层设计角度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创造更多有行业贡献和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制定适合民营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升我国农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推行所有经营主体全流程电子化审批,实现线上材料核验与审批结果实时推送,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加强对民营经济数据的管理、审核和评估工作,构建涵盖多种指标的民营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华友钴业董事长陈雪华:
  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争创世界一流
  “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公司越来越多,加以培育和打造,必定会诞生更多的世界一流企业。”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雪华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应坚定不移、加大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如何推动民营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陈雪华说,要鼓励民营企业做自己擅长的事、有优势的事、能做好的事,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摸爬滚打;坚持长期主义,摒弃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坚持开放发展,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加入全球市场竞争。
  陈雪华调研发现,民营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意识还不强、氛围还不浓。
  陈雪华建议,多措并举,从国家顶层设计角度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可选择一批有基础、有意愿的民营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培育,建立民企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名录。对于纳入培育名录的重点企业,在境外投资、项目审批、跨境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帮助和支持等。
  如何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在陈雪华看来,一是科技创新,二是金融支持。
  “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的生力军。然而,在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认定方面仍存在不少卡点,导致相关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受到制约,参与国际竞争的潜力受限。”陈雪华建议,完善修订科技奖项评定制度,开放推荐渠道和评委人选范围,鼓励产业科技成果认定,推动企业创造更多有行业贡献和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
  陈雪华说,我国锂电产业处于从“产品领先”向“全产业领先”升级的关键阶段,正进一步加强全产业链科技研发,推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然而,在产业链上游,尤其是锂电副产物处理压力不断增加、锂电回收行业处理工艺参差不齐等问题延缓了我国锂电行业从“产品领先”向“全产业链领先”转变的步伐。
  “通过成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方式,积极鼓励和引导锂电行业相关企业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陈雪华建议,对当前锂电产业各环节的副产物情况进行调研和汇总,加快完善动力电池溯源管理体系,制定“锂电回收行业准入条件”等行业标准,进一步推动锂电产业绿色化发展。
  “进一步加大对‘走出去’中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全方位金融支持力度,整体加强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创新跨境金融产品与服务,切实为中资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陈雪华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
  共促民营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
  ◎记者陈其珏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关注的话题包括民营经济促进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的制定与修改。他说:“期待政企同心共促民营经济的长期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座谈会极大鼓舞了士气
  最近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明确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 “不能变,也不会变”,并要求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这些重要论述,让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极大地鼓舞了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士气。”高纪凡对记者说。
  参加今年全国两会,高纪凡准备了多份建议,涉及民营经济促进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招标投标法等。此外,他还对综合整治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防范“内卷外溢”引发光伏产业出口风险,大力发展智能微电网和新型储能等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发展等问题提出建议。
  “去年参加完两会,我回来后分别向位于天合光能和复旦大学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进行宣传。如今,实验室发展再上新台阶,我们也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我还担任了复旦大学兼职教授。”高纪凡说。
  截至目前,天合光能已累计30次刷新世界纪录,在钙钛矿叠层电池等下一代光伏电池领域保持技术领先。
  牢牢抓住科技创新不放松
  高纪凡介绍,相比天合光能刚创建时,如今光伏的度电成本降到了当年的三十分之一,其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基于此,行业走向未来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往哪走?天合往哪走?一方面,就是以光伏科学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平台持续加强研发;另一方面,以晶体硅为基础的创新体系也要持续完善。硅基半导体实际就是当前这个时代最主流的技术。”高纪凡说。
  他透露,现在行业进入n型时代,TOPCon、BC、HJT这三大技术路线被称为“n型时代的三兄弟”。这其中,TOPCon技术有更大的技术创新空间。“我们在原来TOPCon 1.0的基础上,又推出了TOPCon 2.0产品,组件功率可达760瓦以上,双面率最高达90%,综合发电能力更优。建立以正背面综合效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以此作为未来大基地领跑者项目的技术标准,有利于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当然,其他技术路线,我们都在研发创新,也有核心专利。但对我们来说,选择哪项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还要看什么样的产品更有客户端的价值及更好的企业端投资回报。”高纪凡介绍,在n型技术领域,天合光能将重点推进TOPCon技术的发展。在他看来,TOPCon技术是一个具有非常大产业规模的平台,而且其技术兼容性更适合作为钙钛矿叠层电池的底层电池,可以平滑导入到下一代钙钛矿叠层技术。
  作为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天合光能同样也是行业产业链的链主。“积极推动构建光伏产业的良好生态,作为链主,我们有三个角色:一叫探路者;二叫引领者;三叫守护者。”高纪凡说,“作为链主企业,天合光能需要站在行业的高度,推动整个行业发展得更好。这是行业发展到这个阶段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
  据他介绍,2023年5月,天合光能牵头在常州召开光伏产业生态发展大会,旨在推动产业生态逐步走向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新阶段。去年,天合光能又牵头与产业链十余家企业共建了制造业创新中心——江苏群创光伏技术有限公司,让链主和产业链企业为下一代光伏技术联合创新,联合拥有知识产权,联合推动产业和市场发展。
  同时,天合光能也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相融合。在常州、淮安、盐城、宿迁、西宁等五市主要领导共同倡议打造光伏产业“四链融合”新生态的基础上,去年,天合光能积极推动盐常宿淮光伏产业集群成为第一批国家级光伏先进制造业集群,取得重大突破。“过去有句话,‘全球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江苏’,现在还要加一句,‘江苏光伏看集群’,集群就变成了整个光伏产业‘皇冠上的明珠’,也推动了产业与政府政策支持的深度融合。”高纪凡说。
  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庆国:
  支持民营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
  ◎记者刘立
  “民营农业龙头企业要做大做强,就要‘勇闯天涯’。”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庆国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作为全球植物提取行业的龙头企业,晨光生物于2006年走出河北,面向全国布局。2012年,公司走出国门,进入印度,后又在赞比亚、美国、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实现全球战略布局。卢庆国告诉记者,支持民营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是他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关注的话题。
  卢庆国说,农业企业“走出去”,建立海外粮食及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我国的粮食和农产品安全提供多元化保障。
  “制定适合民营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区域布局。结合我国农业发展需求和国际农业资源分布情况,科学规划海外投资方向;同时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围绕粮食和特色农产品进行种植、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布局,提升我国农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卢庆国建议。
  卢庆国告诉记者,结合晨光生物等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经验看,海外的文化、语言、商业习惯与国内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些困扰和挑战。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强化政策保障。例如,设立农业企业“走出去”专项资金,支持农业在海外进行投资。
  “对于‘走出去’的农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要加大金融、保险资金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长期优惠的贷款服务,降低企业的成本和风险,增强企业的动力和信心。”卢庆国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卢庆国表示,民营农业企业要“走出去”,首先要具备核心竞争力强的主业。以晨光生物为例,公司是全球植物提取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布局优势农业资源,可以扩大公司的竞争优势,帮助企业取得更优的经济效益。
  他认为,民营农业企业“出海”发展,也需要自身具备跨区域管理能力,而跨区域管理需要依托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晨光生物在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了规范的决策机制,并坚定推进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管理、自动化生产等工作,为全球化布局奠定基础。
  卢庆国说,外派员工与当地员工语言不通,文化习惯存在差异,要通过包容且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将团队凝聚在一起,打造出一支具有战斗力的队伍。此外,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让当地居民也享受到公司发展红利。
  全国人大代表、国浩律师(南昌)事务所主任冯帆:
  数智赋能行政审批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记者柴刘斌
  “企业异地奔波盖章、财务数据‘打架’、证明材料重复提交……这些看似细小的登记‘烦恼’,实则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隐性‘门槛’。”今年全国两会,针对企业办理登记时面临的困境,全国人大代表、国浩律师(南昌)事务所主任冯帆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旨在为企业发展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
  在冯帆看来,电子信息化系统应用不足,已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一大掣肘。尽管现行的公司登记制度已改革为备案制,但实际操作中,部分企业的登记、变更业务仍需要到现场提交原件进行审核后才能办理。对于在多地布局的大型企业来说,频繁派人异地办理业务,既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又制约了经营主体跨区域发展的活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冯帆建议,推行所有经营主体全流程电子化审批,实现线上材料核验与审批结果实时推送,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激发市场活力。
  小数点保留后四位与后六位的差别有多大?冯帆告诉记者,这在企业注册资本金登记上差别很大。目前,行政登记系统对于企业注册资本金登记只能登记万元单位小数点后四位数。而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制定股东名册、章程等通常采用万元单位小数点后六位的数据,这会导致企业登记信息与审计报告数据难以衔接,增加后续财务合规成本。
  “建议规范行政登记数值的标准,调整系统支持万元单位小数点后六位数,确保系统设置与市场经营主体实际需求同步更新。”冯帆表示。
  在她看来,材料提交要求繁琐冗余,也加重了企业负担。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对许多材料的要求是公司公章与法定代表人本人签字缺一不可,法定代表人签名章不被认可。对此,冯帆建议优化材料提交规则,明确企业可选择加盖公章或法定代表人签字完成材料提交,减轻企业的行政负担。同时,她建议加强行政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健全跨部门政务协同机制,实现企业登记数据的实时调取核验,让企业“少跑腿”。
  冯帆在日常工作中还发现,在企业股权变动场景中,涉及外资成分的企业面临特殊难题。当前规定要求,此类企业股权变动时,全体股东需签署确认企业不属于负面清单的承诺函,且股东和法定代表人都要盖章签名。但企业成立及上次股权变动时,股东已签过相关材料。随着时间推移,部分老股东可能不配合或无法出具该承诺函,导致股权变更登记受阻。
  针对这一情况,冯帆建议完善承诺函的动态管理机制,搭建一个股东承诺函数据库。以后再有类似情况,只需要求新增股东补充签署承诺材料就行,而历史承诺函则可以自动关联复用,以此来简化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股权变更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
  完善民营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记者王墨璞嘉仲茜操子怡
  “健全民营经济统计监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工商联主席、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提出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民营经济数据的管理、审核和评估工作,构建涵盖多种指标的民营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当前,民营经济统计指标相对匮乏,难以全面反映民营经济的发展规模、结构、效益等情况。”蒋立注意到,民营经济的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程度等方面,目前还缺乏专门的统计指标,无法准确衡量出民营经济在相关领域的进展与贡献。
  蒋立建议,结合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构建一套涵盖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就业情况、社会效益等多维度的民营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其中,增加反映民营经济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指标,如企业数字化设备投资占比、数字化营销收入占比等;设立衡量民营经济创新能力的指标,如研发投入强度、专利申请数量等。
  蒋立表示,应加强对民营经济相关数据采集和使用的全过程管理。优化数据采集流程。简化民营企业统计报表的填报流程,提高企业配合统计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统计部门与企业的沟通与协调,及时解答企业在填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数据采集工作顺利进行。
  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建立严格的数据审核机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全方位地审核和验证,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异常情况;定期开展数据质量评估工作,综合评估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确保其质量可靠。
  建立数据质量追溯机制。对于发现的数据质量问题,明确数据生产、报送、审核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严肃查处数据造假、弄虚作假行为,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目前,统计部门与市场监管、税务、金融等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信息流通不畅,导致数据收集困难,统计成本增加。”蒋立说。
  如何进一步夯实民营经济统计的基础工作?蒋立建议,由统计部门牵头,会同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建立跨部门的民营经济统计监测协调机制,共同制定民营经济统计监测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加强数据共享与交流,实现民营经济统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共治。
  “还要提升企业统计监测能力。”蒋立表示:一方面,加强对民营企业统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通过举办统计业务培训班、开展统计知识讲座、发放统计工作手册等方式,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统计工作水平;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建立健全统计台账,规范数据管理和报送流程,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对民营经济统计监测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立全国统一的民营经济统计监测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效率,降低统计成本。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