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5条洞察:小米首次亮相、韩系车缺席,供应链们“独享”10万平米 |2025上海车展前瞻,欣旺达最新消息,300207最新信息

《 欣旺达 300207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上海车展5条洞察:小米首次亮相、韩系车缺席,供应链们“独享”10万平米 |2025上海车展前瞻
2025-04-22 18:33:00
明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即“2025上海车展”)即将迎来开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依旧是本次车展的主角。开源证券统计称,本届上海车展展出的新车中,传统燃油车30款,新能源车型高达67款,新能源参展新车占比从2020年北京车展的38.4%提升至今年上海车展的69.1%。
  新能源品牌中,小米汽车、鸿蒙智行、乐道、萤火虫、方程豹、iCAR、广汽日野等品牌将首次参与上海车展。
  经历了致死事故后,小米首次亮相上海车展,但YU7却缺席。乐道L90开启首秀、萤火虫首款车型firefly萤火虫也将出现在本次上海车展,这是蔚来旗下三个品牌第一次集体亮相;方程豹展出的则是日前上市的方程豹钛3、iCAR则带来了其旗下的iCAR V23。
  不仅如此,在供应链端,更多科技企业拥有更多走向台前的机会。商汤绝影、Momenta、小马智行等企业首次参展,将展示其最新的智能驾驶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没能跟上转型速度的品牌将面临掉队危机。以北京现代、悦达起亚、捷尼赛思为代表的韩系车企首次缺席本次车展,同时这也是现代和起亚自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首次缺席A级车展。
  韩系品牌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曾以价格低廉、配置丰富的特点迅速吸纳中低端市场份额。2002年北京现代成立后,曾凭借索纳塔和伊兰特等车型打开市场。到2013年,北京现代的销量已经达到103万辆,同比增长19.76%,成为国内第三家单一品牌销量破百万的车企。但随着自主品牌崛起,中国汽车市场转型阔步迈向新能源的浪潮中,韩系品牌却在其中掉队。
  除了特斯拉依旧缺席外,一汽-大众捷达、东风日产启辰、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上汽通用雪佛兰、斯巴鲁也缺席了本次车展。在自主品牌方面,合创、哪吒、极越、远航等品牌因经营问题无缘本次车展。
  根据上海车展官方信息,本届上海车展规模和展出面积再创新高,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将参与本次车展。上海贸促会此前介绍,本次车展预计首发新车超过100台。
  变革的浪潮向前,历经40年的上海车展,已成为汽车产业变革与淘汰赛加速的见证者。时值明日上海车展到来之际,21世纪经济报道有 5 条观察:
  低调的小米,冲高的华为
  今年车展上,小米汽车、鸿蒙智行、乐道、萤火虫、方程豹等品牌首次参加上海车展。自去年首次参与北京车展以来,小米都顶着车展的流量“光环”,享有簇拥待遇,但今年或许有些变化。
  不同于此前北京车展上市小米SU7,广州车展亮相SU7 Ultra原型车使小米成为车展最火展台之一。此前曾传有望登上本届上海车展的小米YU7也没有露面,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在车展前明确回应称,YU7不会参展,而小米的展台将重点展示SU7 Ultra及全系产品。
  小米YU7是小米汽车的首款SUV车型,对标特斯拉Model Y。2024年12月,雷军在微博表示,小米YU7预计将在2025年六七月正式上市。
  自3月小米SU7事故以来,公众对小米智能驾驶安全性的疑虑未消。小米副总裁李肖爽在回应中称,小米将通过最佳状态呈现YU7,并承诺未来会以更高的标准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在日前鸿蒙智行的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表示,在即将开幕的上海车展上,鸿蒙智行将在其展台公开尊界S800的内饰细节,同时将于5月的深圳车展正式上市并开启交付,预售价100万-150万元,直接对标奔驰S级、迈巴赫等传统豪华车型。
  在车展前夕,余承东喊出了“在一起,鸿蒙智行”的口号,本次上海车展期间,鸿蒙智行展台还将联合展出,将展示问界M8、享界S9增程版和智界S7等多款新车。
  供应链走向台前,“独享”10万平米
  在本次车展中,位于整车馆的供应链企业展位数量已经达到23家,涉及智驾方案、智能座舱、车规级芯片、动力电池、充电桩等领域。
  在主机厂竞速智能化的同时,一批辅助驾驶方案供应商涌现并走向台前。商汤绝影、Momenta、小马智行等企业则是首次参展。上海车展官方介绍,本次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展出面积达到约10万平方米。
  Momenta首次进入整车馆参展;小马智行将在 2025 上海车展全球首发新一代 Robotaxi,亮相第七代 Robotaxi 家族全系,首发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商汤绝影将会在本次车展发布绝影全场景量产智驾方案和4D 世界模型,覆盖高速 NOA、城区 NOA、端到端等全场景的量产智驾方案。
  在车规级芯片领域,黑芝麻智能则将在本次车展发布华山A2000家族芯片,赋能高阶智驾。座舱领域,有索尼、杜比实验室、科大讯飞、伟世通等科技企业跨界带来技术展览。伟世通将展出沉浸式数字座舱,通过大尺寸曲面OLED屏、全新日光可读OLED屏等技术提供车载显示解决方案;索尼将展示其旗舰级的车载音响及娱乐技术。
  在动力电池领域,全新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将在本次车展展出,推动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宁德时代将会展出4月21日上市的钠离子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推动续航与安全双突破;欣旺达将发布新一代BMS产品智能电芯2.0,同时展示全场景电池产品。
  车展前夕,华为数字能源官宣将召开2025华为智能电动&智能充电网络战略与新品发布会,发布兆瓦超充产品,同时也将在本次车展展出。星星充电将带来两兆瓦闪充产品。
  合资“反攻派”:日系、德系、美系
  以日产、丰田、本田和BBA在内的日系、德系车企均将此次车展视为展示阶段性转型成果的舞台。
  例如,日产将会亮相首款由中国团队主导设计、研发的纯电车型日产N7,专为中国市场打造,定位“家庭智能纯电SUV”,该款车型还搭载了由Momenta提供的L2++级辅助驾驶。丰田将展示其纯电动bZ家族、雷克萨斯品牌各一款全球首发车型,以及豪华车型世极一款中国首发车型,都强调更加“中国”的属性。
  德系三巨头方面,宝马将带来新世代车型的中国首秀,这一车型被宝马视为在全球转型的希望。宝马在此次车展上将展出三款BMW新世代概念车,同时首发智能超感座舱和全新操作系统X。
  奔驰将在本次车展上带来VAN.EA纯电架构平台与MMA平台的重磅车型。其中包括基于VAN.EA平台开发的Vision V概念车,该车型为豪华MPV,预计将在2026年量产。MMA平台首款量产车型全新纯电CLA也将在本次上海车展迎来全球首秀,该车型是奔驰旗下首款搭载MB.OS全新架构和L2++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的车型,被奔驰官方成为“史上最智能的梅赛德斯·奔驰”。
  上汽奥迪带来了AUDI品牌的首款量产车型奥迪E5 Sportback,该车型基于上汽奥迪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打造,将在2025年夏末正式上市。奥迪·上汽项目CEO宋斐明(Fermín Soneira)称,该车型既传承奥迪的百年豪华基因,又将搭载为中国用户定制的数字体验。一汽奥迪将亮相5款新车,均基于PPC豪华燃油平台与PPE豪华纯电平台打造。
  在车展前夕,美系品牌上汽通用别克正式推出了其旗下全新高端新能源品牌“至境”和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架构。别克透露,2025年起,别克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产品均为新能源产品,在未来一年内,别克将推出6款基于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架构的新能源车型。
  在本次上海车展,上汽通用别克将展出其旗下基于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打造的高端豪华MPV车型——别克“世家”。
  “消失”的韩系
  与德系、日系车企不同的是,从今年上海车展参展商来看,韩系车企现代、起亚、捷尼赛思缺席。这是自2002年韩系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首次缺席A级大型车展。
  进入中国市场后,韩系车曾拥有自己的高光时刻。2009年上海车展上,现代汽车曾携多款车型亮相,包括旗舰豪华轿车雅科仕(EQUUS)。到2013年,北京现代年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成为继大众、通用之后第三家年销破百万的合资车企。
  近年来的车展中,韩系品牌也通过展示新能源车型和战略布局维持存在感,但在自主品牌的攻势下,没能维持此前的高销量势头。在上一届上海车展,韩系品牌已经展现了转型向新的决心。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北京现代明确2023年转型路径,从战略、品牌、服务、渠道四个方面转型向新;起亚还曾在上一届上海车展展示了电动车专用平台和 EV6 GT等电动车型。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0月,韩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仅为1.6%。
  同时缺席本次车展的还包括法系合资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美系品牌上汽通用雪佛兰。有车企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车展参展费用高昂包括展位费等,销量长期低迷的品牌其实难以通过参展获得实质性订单或品牌曝光回报。
  智驾监管收紧,但L3不迟到
  4月16日,在上海车展前夕,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针对智能驾驶公布了一系列监管新规,
  工信部在《通知》中强调,汽车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受工信部新规影响,在车展前的多场发布会中,车企普遍淡化L3级“自动驾驶”宣传,改用“高阶辅助驾驶”等话术,转而强调安全冗余标签,比如岚图的“智驾安全五星标准”。
  4月16日晚间,岚图发布了其L3级智能架构“天元智架”,既包括青云L3级智能安全行驶平台,也包括鲲鹏L3级智能安全驾驶系统。在发布会现场,岚图还强调了安全冗余设计,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的多重备份机制,以确保单一故障不影响系统整体功能。
  比亚迪则在车展前夕的一场解析会中透露,“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的名称变成更精确且保守的称呼,如“天神之眼A”的名称变更为天神之眼驾驶辅助三激光版;“天神之眼B”变更为驾驶辅助激光版;“天神之眼C”更名为驾驶辅助三目版,原“代客泊车”则更名为“下车泊入”。
  而亮相本届上海车展的车型也不乏L3量产车。日前上市的极氪9X光辉将搭载双Thor芯片,配合中央集中式架构与5颗激光雷达,计划于2025年底量产交付,是极氪首款L3级智驾量产车型。上汽集团在车展前夕宣布,今年将落地的上汽银河全栈4.0电子架构,采用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整合舱驾融合计算平台,支持L3级自动驾驶。
  余承东日前也在鸿蒙智行的发布会上宣布,华为将在本次上海车展上解析ADS4.0方案。据余承东此前在“2024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的发言,ADS4.0能在 2025 年推出高速 L3 级自动驾驶商用及城区 L3 级自动驾驶试点。
  此外广汽也在日前宣布了将在今年第四季度量产L3,小鹏也确定将在今年推出L3量产车。上海车展或将成为一场“秀实力”的环节。
  但达到L3,并不意味着能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有智驾公司高层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L4、L3和L2级别自动驾驶的核心差异是事故发生时的责任归属,而非单纯的功能差异。
  3月29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表示,工信部将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化发展,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完善标准体系,并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同时,工信部还将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的完善。
  尽管安全被当下车企在宣传辅助驾驶时反复强调,公众关于辅助驾驶的使用仍有疑虑。有车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小米SU7事故的定责问题也将影响L3时代的走向。这也意味着,至少在现阶段,L3时代的到来,更需要的是法律层面上的完善。
  2025上海车展或将成为L3级自动驾驶从概念到量产的关键节点,尽管短期内面临法规与责任界定挑战,但硬件预埋、数据驱动和生态整合将推动行业向前。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