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孚生物2024年应收账款增86%,股权激励打水漂,万孚生物最新消息,300482最新信息

《 万孚生物 300482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万孚生物2024年应收账款增86%,股权激励打水漂
2025-04-10 15:48:00


  4月9日,万孚生物(300482)向市场交出2024年较为亮眼成绩单——营收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10.85%,净利润5.62亿元,同比增长15.18%。
  虽说营收和净利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但和公司此前设定的股权激励业绩考核要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2024年7月,万孚生物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2023年为基数,对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长率设定目标,要求分别达到30%、60%、100%,显然,2024年15.18%的净利润增长率远未达标。
  进一步拆解财报发现,在POCT(即时检测)龙头的光环之下,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与利润增速的背离、应收账款增长86%、海外业务结构性隐忧三大暗礁正悄然浮现,考验着这家IVD企业的成长成色。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同比增长10倍
  透过现金流量表,一个危险信号正在闪烁。
  虽然全年净利润达5.62亿元,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仅3.61亿元,净现比(经营现金流/净利润)低至0.64,为近三年新低。
  值得警惕的是,《财中社》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显示,万孚生物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从5.98亿元增至11.15亿元,净增加5.17亿元,增幅高达86%,远超营收增速。
  业内人士分析,这或意味着公司在销售中采用了更激进的信用政策,财报附注中披露的"分销商管理风险"排名风险提示首位,印证了这种担忧。数据显示,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已从2023年的74.27天延长至101.6天,资金使用效率的下降正在侵蚀利润质量。
  从信用减值损失数据来看,公司2024年信用风险明显攀升,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同比增长10.24倍至-3572万元,占全部信用减值的92%,结合应收票据新增69.66万元减值、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由正168万元转为-235万元,折射出公司销售政策所隐藏的风险。
  这一财务指标的变化或迫使企业后续收紧信用政策,进而冲击销售增速。
  海外业务存风险
  从业务板块来看,2024年万孚生物国内业务占营收的64%,海外业务占比为36%。2023年海外业务占27.85%,海外市场看似成为新增长引擎,43%的增速背后也要注意结构性问题。分产品看,传染病检测、慢性病检测、妊娠及优生优育检测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5%、22.38%和9.97%,而北美毒检业务收入为2.86亿元,同比下降13.39%,拖累了海外业绩。
  尽管2025年1月FDA新批的呼吸道三联检测试剂填补了公司产品空白,但美国检测市场已被雅培、BD等巨头主导,2024年北美营收占比仍不足15%。同时,集采常态化持续改写游戏规则,国内慢病检测业务22%的增长看似亮眼,但安徽等28省联盟集采已覆盖肿瘤标志物检测,中标价降幅显著。
  再看研发投入,2024年,万孚生物研发投入达4.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4.30%。全年共完成82项新品上市,其中试剂项目75项,仪器7款。
  在化学发光平台,公司推出的FC-9000系列超高速化学发光仪器,逐步实现终端上移,在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及区域体检中心实现规模化装机,但高额研发投入能否转化为持续的市场竞争力和业绩增长,仍有待时间检验。特别是在海外市场,新产品推广面临诸多难题,市场份额拓展不易。
  《财中社》注意到,公司研发投入中资本化比例维持在10%以上,若未来产品迭代不及预期,可能加剧资产减值压力。
  站在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这家POCT龙头正经历从黑马到白马的关键蜕变。当IVD行业从疫情驱动回归常态增长,万孚生物能否在渠道优化与创新研发中找到平衡点,将决定其能否真正穿越周期。
(文章来源:财中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