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评论员胡蓉
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发布经济“成绩单”,一直备受外界关注。
4月22日,广东省统计局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广东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25.5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
去年,广东GDP在全国率先站上14万亿元大关。在如此规模体量下,GDP依然稳中有进,殊为不易,足见广东经济的强大与韧性。
广东还是中国外贸第一大省。数天前,广东外贸2025年一季度“成绩单”也出炉了:全省外贸进出口达2.1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增速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去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为9.11万亿元,一年净增长8133亿元,是继2021年突破8万亿后、4年内第二次迈上新的万亿级大台阶。
在全球经济弥漫着众多不确定因素之际,这两份经济“成绩单”表明广东不仅顶住了当前压力,也为应对未来挑战增添了信心。
信心来自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其中3月份增长5.5%。重点行业发挥出稳定支撑作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0%。
信心来自新动能
新产业的良好增势。一季度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5.3%,均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
机器人、服务
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9.9%、83.5%、31.3%、10.8%。
信心还来自不断释放潜力的广东消费。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其中3月份增长5.8%。部分升级类和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向好,以旧换新相关品类商品零售额较快增长。同时,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21元,同比名义增长4.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GDP同期增速,将支撑消费发挥更大拉动作用;而激活内需,则可帮助广东更好应对外部挑战。
其实,广东经济的优势与魅力此前已多处体现。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137届广交会第一期,共有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的148585名境外采购商到会,同比增长20.2%。本届广交会以“先进制造”为主题,“含新量”极高的硬核产品让采购商争相下单。
以吸纳高校毕业生及各类人才来粤就业创业为目标的“百万英才汇南粤”活动,日前在广州、上海等多个城市举办。广东视人才为珍宝的满满诚意和极具吸引力的岗位,引得众多人才的南向奔赴,尽显广东厚实的经济“家底”带来的强大就业承载力。
爬坡过坎,靠实力也靠信心。信心来自过往奋斗,信心也将催生更大力量。广东经济一季度“开门红”,正在强化广东实力与发展信心的正向反馈。面对未来挑战,广东更添定力也更具动力!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