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 广东29.77万户经营主体完成信用修复,线上线下最新消息,300959最新信息

《 线上线下 300959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今年上半年 广东29.77万户经营主体完成信用修复
2024-07-18 01:43:00
信息时报讯(记者陈子垤通讯员粤市监)完善企业信用修复制度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举措。记者近日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广东建立企业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次办成”机制,实现了信用修复从“能办”到“好办”“快办”转变。截至6月30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累计为341.21万户经营主体修复经营异常名录信息、为9.75万户经营主体修复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息,今年上半年共为29.77万户经营主体完成信用修复,同比增长25.66%。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按照国家“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前端精准触达、中端两网联办、末端结果互认”的全流程企业信用修复改革,建立企业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次办成”机制。
  事前,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告知+预警”,提高经营主体知晓度。通过主流媒体、宣传海报、电子屏幕等方式,对年报即将逾期、通过登记住所无法联系的经营主体及时进行提醒;针对抽查检查发现的问题,开展政策和法律辅导,从源头上减少经营主体失信行为的发生。
  事中,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宣传+引导”,增强经营主体参与度。利用门户网站、新媒体平台等媒介,深入企业、社区进行“信用修复”宣讲,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对信用监管及信用修复制度的参与度。
  事后,市场监管部门通过“联惩+修复”,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一方面,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广东),做好司法执行信息的归集公示和对法院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联合惩戒。在公示系统中增加“司法协助信息”栏目,及时归集司法部门推送的法院被执行人信息,并归于经营主体名下。升级改造广东省市场准入信息系统,根据国家提供、法院通报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自动拦截,实施限制或禁入,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2023年至今,全省限制失信被执行人申请办理登记注册业务逾5.14万人次。
  另一方面,联合发展改革部门建立职责分工明确、办理流程清晰的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实现失信主体信用修复“一家受理,两边协同”。一是一网通办,简化信用修复流程。升级改造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广东),规范信用修复程序。企业办理信用修复只需在线提交一份申请材料,修复流程在部门间无缝对接,压缩办理时长60%以上。
  二是部门协同,优化信用修复渠道。坚持修复受理“一套表单”、修复办理“一次办成”,完善信用修复“四项机制”,助力企业信用重塑。
  三是简化条件,提升信用修复时效。实行承诺修复(企业提交《守信承诺书》),提高修复效率。严格按《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规定时间完成修复,材料齐全的,当场完成信用修复;材料欠缺的,一次告知补齐。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