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数字经济浪潮的双重推动下,
中国石化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下游需求疲软、环保压力加剧等多重挑战,使得行业利润持续承压。然而,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
东方盛虹(000301.SZ),却在这一轮调整中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定力与创新能力。
公司近日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
东方盛虹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41亿元,同比上升38.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93亿元,同比大幅提升239.5%。
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全面构建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深化绿色技术布局、推进新兴产业转型,
东方盛虹不仅有效应对了行业周期性波动,更为
中国石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盛虹模式”。
从容应对行业周期 事实上,2022年至今,
中国石化行业经历了显著的周期波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利润总额从2022年的451.4亿元骤降至2024年的-463亿元;而根据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统计,2024年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6.28万亿元,比2023年增长2.1%;利润总额7,897.1亿元,比2023年下降8.8%。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因此指出,2024年石化行业内普遍存在“增产增收不增利”现象。
面对行业下行压力,
东方盛虹在稳中求进的经营总基调下,积极把握高端化、数智化、低碳化的行业发展趋势,全面推进战略新兴产业转型,围绕新能源材料、高性能新材料、低碳绿色产业,持续构建核心原料平台+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生物技术等多元化产业链条的“1+N”产业格局。
2024年,公司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总产量达到1,783万吨,同比增长13.5%,顺利实现满产满销;化纤产品产量313.76万吨,同比增长13.03%;主要从事聚酯化纤业务的子公司盛虹化纤实现净利润6.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7%。EVA、PETG、EC/DMC、POSM及多元醇等多项新能源、新材料项目陆续按期投产,新增新材料产品产能超过100万吨。其中公司围绕PETG聚酯新材料核心技术申报13项专利,成功打破国外产品技术垄断。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涤纶长丝产能360万吨/年,丙烯腈总产能104万吨/年,EVA总产能50万吨/年,MMA产能34万吨/年,均保持行业龙头地位;10万吨/年POE工业化装置建设按计划持续推进,2025年即将投产。公司也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光伏级EVA和POE自主生产技术的企业。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产业发展,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和数智化应用的深度赋能,努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实践成果显著。
在创新技术应用方面,公司应用碳捕集技术建成全球首条“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绿色乙醇-功能性聚酯纤维”低碳循环绿色产业链。该项目荣获“国际纺联可持续和创新奖”,对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斯尔邦石化凭借技术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光伏级EVA产品,获评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在创新智能化方面,
东方盛虹子公司盛虹石化产业集团的PDH智能工厂项目荣获“2023中国自动化领域年度最具影响力工程项目”。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全面智能化生产和数字化操作的工业化项目;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近日,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新材料中试基地已经在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盛虹石化产业园开工建设。该新材料中试基地项目规划总投资13.1亿元,占地335.6亩,总建筑面积21.3万平方米,建设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建成后将由盛虹石化产业集团、徐圩新区管委会联合运营,“政府+龙头企业”的合作模式系国内首家。
全面构建与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
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亦明确指出,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在石化行业,尤其是炼化行业,由于其自身生产环节自动化水平高、信息化系统建设完善,行业的智能升级有着良好的基础。深入全面地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石化行业的融合与应用,既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必然趋势,也是打造石化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
在2024年年报中,
中国石化、
恒力石化、
万华化学、
东方盛虹等众多化工行业的头部企业均不同程度谈及人工智能技术对化工行业及自身发展的影响。其中,
东方盛虹是一家明确将人工智能列入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并详细阐述具体实施路径的企业。
公司在描述其未来发展战略时称:“将构建并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打造AI浪潮下的系统化、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优化生产体系、提高产品研发效率、提升公司管理运营质效等领域的应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石化行业的融合发展,引领行业通过AI赋能,从”经验驱动“向”AI智能驱动“的全面转型和跨越式发展,成为技术型、应用型、场景型的行业领先企业。”
公司表示,在2025年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石化行业多层次场景的全面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公司各产业板块的深度融合。积极搭建AI智能体应用平台,聚焦于智能工厂、业财分析、大宗商品及衍生品交易等领域的智能体搭建及应用,推进行业垂直领域的应用。在生产制造、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研发等场景全面探索AI技术的融合应用,通过AI赋能使公司从“经验驱动”向“AI智能驱动”的全面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此外,公司表示还将积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生成式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石化行业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构建“物理
东方盛虹”与“数字
东方盛虹”融合交互的数字化智能产业体系。公司将继续升级数智化平台,打造“数据+算法+智能
机器人”的数智化发展模式,提升决策、管理、研发、营销、生产等各个环节的数智化水平,全面建设以具备“智能学习、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执行”能力为特点的数字化智能工厂,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构建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运营体系,减少能源消耗和原料浪费,增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能力,进而助力公司提质、降本、增效。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