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待偿债务30亿 金地集团直面偿债高峰期,金地集团最新消息,600383最新信息

《 金地集团 600383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两个月待偿债务30亿 金地集团直面偿债高峰期
2024-09-18 21:19:00

  9月18日,正值偿债高峰期的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地集团)召开了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披露最新兑付安排和发展情况。
  金地集团董事长徐家俊透露,2024年集团剩余待偿还公开市场债务为11月~12月份合计到期的30亿元中票。
  大河财立方记者通过查询企业预警通数据获悉,金地集团这30亿元中票为今年仅剩两笔债券待偿,分别是“21金地MTN006”和“21金地MTN007”,将于11月、12月到期。今年之后,金地集团的债券存量规模剩27.61亿元,3笔2025年到期,3笔2026年到期。
  截至目前,金地集团累计偿还境内公开市场债务约136亿元,同时8月已如期偿还到期的4.8亿美元债。“公司通过大宗资产处置、加速销售去化、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等手段,积极筹措偿债资金,并完成公开市场债务的如期兑付。”徐家俊说。
  年内待偿债务30亿随行就市关注收储政策
  在目前房地产市场下行背景之下,净利润下滑是房企共同面临的问题。
  半年报显示,金地集团2024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3.61亿元,同比下降319%,毛利率11.04%,同比下降5.36个百分点。
  对此,金地集团财务总监曾爱辉解释称,2024年上半年,行业维持深度调整的局面,公司将确保现金流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采取随行就市的价格策略,加速去化和现金回流,在利润上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折损;此外,公司销售规模同比下降,导致结转规模、毛利率出现同比下降,叠加资产减值的计提,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
  对于目前公司债务以及下半年到期债务情况,金地集团董事长徐家俊表示,2024年剩余待偿还公开市场债务为11月—12月份合计到期的30亿元中票。为此,公司通过大宗资产处置、加速销售去化、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等手段,积极筹措偿债资金,并完成公开市场债务的如期兑付。公司主要股东也都在通过不同方式为公司发展提供支持。
  “基于当前的宏观经济与行业发展状况,预计未来市场将维持当前供需状况,公司将根据不同地方的市场状况随行就市,并发挥营销自有渠道的优势,取得市场领先。”徐家俊表示,5月份以来,中央鼓励收购存量房做保障房,地方政府积极响应,陆续出台细则。公司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根据各地收储政策(如定价机制、房源要求等)和市场形势,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与地方政府进行对接沟通。
  依据市场及公司现金流择机补充土储
  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金地集团总土地储备约3589万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约1599万平方米,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约75%。上述披露的土储面积统计口径是未结算的可租售面积。
  记者注意到,自2023年6月开始,金地集团已经有接近1年3个月的时间未在公开市场获取土地。
  针对金地集团已经1年多时间未在公开市场获取土地,金地集团董事、总裁、财务负责人李荣辉表示,受到销售市场的持续降温及行业流动性较为紧张的影响,公司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缩减投资。
  “未来,我们将依据市场形势和公司现金流统筹情况择机补充土地储备。公司将持续加强对宏观形势的分析与研判,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变化对不同城市市场的影响,根据各城市市场运行趋势及时有效地评估和调整投资策略,做好投资资源的配比和调度工作。”李荣辉表示。
  销售方面,今年前8个月,金地集团累计实现签约面积32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累计实现签约金额476.1亿元,同比下降56%。
  尽管销售实现了较大幅度下滑,不过,金地集团对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并不悲观。
  徐家俊判断,尽管当前市场依然承压,但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不变,预计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多项政策的支持引导下,房地产市场将逐步恢复平稳,在中长期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面对行业发展新形势,公司将牢牢守住风险防控底线,持续强化现金流管理,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质效,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徐家俊表示。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