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熊猫2024年扭亏为盈却收监管函:烟花业务是否与行业趋势保持一致?3.28亿元逾期贷款计提减值是否合规?,ST熊猫最新消息,600599最新信息

《 ST熊猫 600599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ST熊猫2024年扭亏为盈却收监管函:烟花业务是否与行业趋势保持一致?3.28亿元逾期贷款计提减值是否合规?
2025-02-25 14:17:00

  2月24日晚间,熊猫金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熊猫”或“公司”)发布关于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告相关事项监管工作函的公告。此前1月22日晚,ST熊猫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至4500万元,而在2023年,则亏损2.12亿元,这也标志着ST熊猫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上交所监管工作函要求ST熊猫说明公司烟花业务是否与行业趋势保持一致;说明公司3.28亿元逾期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时点、计提比例及计提依据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减值计提是否充分等。
  ST熊猫公告截图
  公告称,公司于近期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对熊猫金控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告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以下简称“《工作函》”)。
  《工作函》称,2025年1月22日,ST熊猫提交2024年度业绩预盈公告称,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为3,000万元至4,50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2,100万元到3,6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根据本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3.1.1条等有关规定,现请ST熊猫进一步核实并补充披露以下事项。
  一、关于烟花业务。公告显示,2024年度,公司烟花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至3.28亿元左右。关注到,公司2024年三季度末营业收入仅为2.1亿元,四季度烟花收入同比及环比均呈现大幅增长。
  请公司:(一)列示前五名客户及供应商名称、销售及采购金额、占比、产品名称及类型、合作时长、结算周期及方式、资金流入情况、货物流转情况等;(二)公司及控股股东等关联方与前五名供应商、前五名客户及其最终销售客户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大额资金往来或其他业务往来;(三)结合问题(一)和(二),以及主要产品销售单价、销售数量等变动情况,以及同行业可比公司销售情况,说明ST熊猫烟花业务是否与行业趋势保持一致。
  二、关于小额贷款业务。公司目前小贷业务累计贷款发放余额为3.48亿元,其中3.28亿元逾期,公司对3.28亿元已逾期贷款按单项计提减值,累计计提贷款损失准备2.30亿元,计提比例为70%。公司对上述3.28亿元逾期贷款降价拍卖,但目前仍未成交。请公司结合单项计提减值的3.28亿元贷款发放情况、贷款拍卖情况及回收进展,说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时点、计提比例及计提依据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减值计提是否充分。
  三、关于其他应收款。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17,623.87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为21.78%,较期初余额增长187.78%。请公司补充披露其他应收款前十大欠款方名称、金额、形成背景,并结合其他应收款大幅波动的具体原因,说明是否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四、关于货币资金。2024年12月20日,公司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相关银行账户资金被冻结的进展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江西熊猫烟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熊猫)名下部分银行账户被司法冻结,合计被冻结金额为2,405.59万元,冻结原因系江西熊猫与延边农商行就7,500万元剩余到期贷款续贷沟通过程中,延边农商行采取的诉前保全措施,对相关银行账户申请司法冻结。关注到,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账面余额为39,473.70万元。请公司列表方式补充说明ST熊猫货币资金存放地点、存放类型、利率水平及权利限制情况,并说明持有大额货币资金但债务逾期的原因及合理性。
  五、关于非标审计意见。ST熊猫2023年度财务报表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涉及事项主要为无法就小额贷款业务的真实性、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充分性,以及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账款是否存在减值的合理性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内部控制否定意见涉及事项主要为公司印鉴管理以及小额贷款业务贷后管理的重大内控缺陷。请2024年度年审会计师关注上期非标事项的进展情况、相关事项对本期期初数和当期审计意见的影响,并严格按照中国证监会《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审计类第1号》的规定,充分披露上期非标事项在本期消除或变化的判断过程及结论等。
  上交所请ST熊猫在收到本函后的5个交易日内进行书面回复,并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ST熊猫表示,根据上述函件要求,公司正组织有关部门积极准备答复工作,将尽快就上述事项予以回复并履行披露义务。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