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2月7日电(记者高少华)12月7日,“十五五”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研讨会在沪举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德高在会上表示,建设供应链中心城市成为全球城市追求转型的重要目标,上海应以更有竞争力、更有韧性的供应链中心城市赋能“五个中心”建设,重点做好链主企业培育、创
新动力激活和制造实力、物流运力、服务能力的提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德高
郑德高表示,目前全球城市面临着共同处境,既要全球化也要服务本地,既要效率也要公平;既要经济增长也要绿色低碳;既要服务业的发展也要制造业发展。与此同时,全球城市也在重构发展目标,推进新的金融中心、新的科技创新中心、新的供应链中心建设。其中,建设供应链中心城市成为全球城市追求转型的重要目标。
郑德高表示,供应链即围绕核心企业、从配套零件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中心城市的能力包括创
新动力、制造实力、物流运力、服务能力和链主企业控制力。
在他看来,目前上海在建设供应链中心城市方面的短板在于,链主企业的控制力偏低,创
新动力亟待加强,制造实力还需保持,物流运力和服务能力则具有优势。
“上海应以更有竞争力、更有韧性的供应链中心城市来赋能‘五个中心’建设。”郑德高建议,上海要加强链主企业的培育和引进,重点关注产品型链主企业、创新型链主企业、平台型链主企业、物流型链主企业;提升上海创
新动力,引进创新型企业和人才,培育创新氛围;整合长三角制造实力,在城市群层面组织产业链供应链,聚集优势产业,培育产品型链主企业;提升枢纽地区综合服务能力,培育国内企业的国际能力,吸引国际企业形成更为多样的产业集群,促进企业双向流动;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把握新型电商的机会。
在枢纽地区综合服务能力方面,以虹桥交通枢纽为例,郑德高认为,一个地方不能只发展交通,还要发展相应的城市功能,要寻求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的平衡,这样枢纽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正在建设的东方枢纽,目标也是把国际企业引进来,服务国际国内商务交流。“上海的两大交通枢纽(虹桥枢纽、东方枢纽),两港(
外高桥港、小洋山港),未来都需要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不只是数箱子,还要数票子。不只是交通,还要依托交通产生新的价值。”
“十五五”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研讨会由上海市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主办。来自政产学研各方的专家学者深入分析“五个中心”建设的关键难题、重点突破、推进路径、重大举措等议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