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折射车企供应链稳健扩容态势,均胜电子最新消息,600699最新信息

《 均胜电子 600699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上海车展折射车企供应链稳健扩容态势
2025-04-30 03:23:00
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上海车展”)正火热进行中。本届车展不仅是汽车产品的展示舞台,更是车企供应链不断发展、稳健扩容的生动写照。
  新势力涌入凸显供应链活力
  2025上海车展共吸引了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知名企业参展,展区总面积突破36万平方米,参展规模与国际化程度再创新高。从参展品牌来看,小米汽车、鸿蒙智行、ONVO乐道、firefly萤火虫、方程豹、捷途纵横、吉利控股集团醇氢科技等首次亮相。这些新面孔的加入,展现了车企在供应链拓展方面的积极探索。
  在传统汽车时代,供应链相对固定,围绕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等核心部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供应体系。随着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供应链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5上海车展上,新车密集发布,在智能科技、新能源技术应用等方面展现巨大突破。以华为鸿蒙智行为例,其“朋友圈”持续扩容,旗下“问界、智界、享界、尊界”等多个“界”系品牌亮相。华为不仅为车企提供先进技术解决方案,还助力车企从产品定义到市场推广全方位升级,带动整个供应链协同发展,吸引更多相关企业参与其中。
  作为全球首个完整展示甲醇全产业链的国际性展台,吉利控股集团醇氢科技展台首次惊艳登场,通过前沿科技与沉浸式交互体验,立体展现绿色甲醇循环经济的巨大潜力,为绿色能源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诠释新路径。在“能源枢纽”区,观众通过现场互动了解甲醇、汽油实时加注量以及混合后的预估续航,体验“可醇、可电、可油”的新型绿色动力模式。在碳中和背景下,甲醇作为绿色能源潜力巨大,吉利控股集团醇氢科技展台成果为相关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此外,2025上海车展期间举办的近20场行业论坛,也从侧面反映了车企供应链扩容的趋势。这些论坛议题涵盖汽车芯片、新能源技术、智能网联等热点领域,吸引了整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科技企业、行业专家等各方人士参与交流。通过这些论坛,不同企业之间加强了信息沟通与技术交流,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拓展供应链提供了契机。
  供应链规模与技术双升级
  在这场汽车产业的盛会上,智能化与电动化的浪潮愈发汹涌,而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成为最鲜明的注脚。车企与供应商的“朋友圈”不断扩容,从智能座舱到高压连接器,技术边界被打破,生态合作模式持续升级,共同勾勒出未来出行的全新蓝图。
  2025上海车展启用13个室内展馆,其中4个为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馆,参展企业规模和数量较上届显著增长,展出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世界百强零部件供应商以及国内重点零部件供应商纷纷带来行业最新技术和产品。
  小马智行发布了第七代Robotaxi家族,并宣布2025年将开启量产。其与丰田、北汽、广汽联合打造的三款Robotaxi车型首次同台亮相,标志着“昆仑计划”进入成果落地阶段。通过深度绑定车企资源,第七代Robotaxi实现了底盘全冗余设计、100%全车规级硬件、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下降70%,并逐步探索L4车型量产公告认证。这一突破的背后,是小马智行与产业链伙伴的紧密协作:与丰田合资成立骓丰智能科技,联合开发铂智4X Robotaxi;与北汽极狐、广汽埃安共同推进阿尔法T5 Robotaxi和霸王龙Robotaxi的量产化。
  当前,智能座舱成为车企争夺用户体验的新战场。在极米科技展台,一机多投座舱投影成为焦点。该方案支持前投32英寸幕布与车尾背投露营模式,结合天幕星空投影与侧窗触控联动,将座舱变为移动影院、会议室甚至沉浸式娱乐空间。极米科技专利的光学技术与智能算法,解决了传统投影在颠簸环境下的画面稳定性难题,为车企提供了“硬件+内容+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智能化下半场,如何平衡技术前瞻性与用户刚需?佑驾创新以“记忆行车量产方案”和“座舱大模型智能管家BamBam”给出了答案。针对城市通勤场景,记忆行车方案基于BEV+MapTR算法,实现点到点领航辅助驾驶,可灵活应对加塞、匝道汇入等高难度场景。在智能座舱领域,BamBam大模型管家以多模态感知为核心,不仅能监测疲劳驾驶、遗落儿童,还能通过表情与语音分析主动提供个性化服务。
  “大模型不是炫技,而是让车真正‘读懂’人。”佑驾创新董事长刘国清指出,目前,佑驾创新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获豪华品牌定点,2024年智能座舱收入激增467.8%,印证了市场对“有温度的AI”的迫切需求。
  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双重革命,对汽车“血管与神经”——连接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2025上海车展上,中航光电以“连接智行新世界”为主题,展示了覆盖高压、高速、轻量化的全场景解决方案。其高压产品已迭代至第三代,成功实现800V平台量产配套,可支持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超快充需求。新发布的EVH6E高压连接器,以千安级载流与30万次微动寿命,重新定义行业标准。在智能网联领域,万兆以太网连接器与Fakra高频枢纽,助力车企EE架构向中央计算升级,布线复杂度降低60%。
  中航光电相关负责人表示,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以来,公司聚焦智能电动架构革新,突出本地化服务优势,深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持续输出更具竞争力的互连解决方案。
  供应链扩容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随着车企供应链的不断扩容,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趋势也愈发明显。汽车是现代经济中高复杂度工业品的典型代表,其发展离不开各类零部件企业的支撑。如今,这种产业协同正在向更广泛的领域延伸。
  以人形机器人产业为例,人形机器人包含感知、决策、执行、动力等环节,与智能电动汽车有着类似的技术架构,在工业工程和产业组织方式上也与汽车产业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汽车产业供应链很大一部分有望直接迁移到人形机器人产业。
  一些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已经开始布局相关领域。2025上海车展期间,部分参展的零部件企业就展示了其在机器人关节、传感器等方面的研发成果。这意味着汽车供应链的优势和竞争力正在向其他产业溢出,车企的“朋友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还扩展到了新兴的科技产业领域,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间的融合与发展。
  以均胜电子为例,公司在2025上海车展上正式推出机器人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传感器套件、轻量化机甲以及无线充电解决方案。据介绍,均胜“星驰”机器人动力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将车规级的高可靠、高稳定性要求拓展到机器人电池上,具备过充、过放、过热、防水等多重保护。为适应机器人不同应用场景运行条件,其适配宽温可达-20℃至60℃。均胜电子还发布了机器人传感器套件,包括六维力传感器、电子皮肤、双目深度相机、全固态激光雷达、嗅觉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
  2025上海车展见证了车企供应链不断扩容的态势。从新品牌的亮相到供应链展区的壮大,从传统零部件供应商到新兴科技企业,从产品制造环节到市场推广与售后服务,车企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这种扩容不仅为车企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也推动着整个汽车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具创新性的方向迈进。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汽车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不断加深,车企供应链有望继续拓展边界,创造出更多的可能,为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