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A股三大指数表现分化,其中沪指涨0.38%,深成指跌0.01%,创业板指跌0.09%。两市成交额1.13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893亿元。盘面上,医药股集体走强,创新药等方向领涨。此外,可控核聚变、电力等也表现活跃。相反,人形
机器人、算力等板块回调居前。
01 翻倍大牛连续跌停 具体到个股,海洋经济概念牛股
巨力索具继周一跌停后,周二以8.35%大幅低开,14点33点左右再次封死跌停。当前,
巨力索具股东户数为7.29万户。
而在连续跌停之前,
巨力索具股价强势,自3月13日股价涨停至3月28日盘中最高触及6.84元,短短的12个交易日,股价最大上涨110.46%。期间,
巨力索具录得7个涨停。

在经历前期的强势表现后,近期海洋经济概念整体回调,自3月24日高开低走后便一路震荡走低,目前累计跌幅超过7%。
综合市场观点来看,近期海洋经济整体走弱的原因,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近期A股整体整体走弱,此前的强势板块,会受到更大的获利了结压力;另一方面近期A股成交活跃度明显下降,在存量资金博弈的背景下,板块轮动会更加明显;再者当前是年报披露关键时期,市场的观望情绪会比较浓厚。
往后看,在政策利好频发下,不少机构仍然认为海洋经济具有较高的景气度。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深海科技在2025年“两会”中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高层领导对深海开发的重视。后续地方的相关产业支持政策预计将陆续出台,深海科技作为新质生产力之一也有望迎来类似于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的发展契机。
天风证券则表示,深海科技赋予海洋经济发展新内涵,当前我国海洋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又为深海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02 医药股掀起涨停潮 相反,医药股在周二迎来爆发。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周二医药生物板块有14股涨停,包括
科伦药业、
鲁抗医药等个股,是周二涨停最多的行业板块。

据证券时报援引市场人士观点认为,医药股的强势,与板块多个利好有关:
第一,国务院国资委鼓励国有企业在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并购重组。
第二,集采优化的预期较为强烈,3月26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优化医药集采工作研讨会,市场预期会议可能推进药品集采优化细则。同时市场也在热议一份《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
第三,国家药监局综合司近日公开征求《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
信达证券认为,随着二季度的临近,医保谈判、医保丙类目录落地预期、多个重要肿瘤药临床会议等事件有望成为新一轮创新药行情的催化剂。同时,一季度多数医药子板块存在基数压力,二季度医药板块业绩有望呈现逐步恢复的趋势。整体上看,中长期坚定看好AI医疗和创新药的发展,阶段性建议重点关注生育相关产业链、消费医疗方向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个股。
中信证券研报则指出,医疗健康产业较多子行业在2025Q1有望呈现出需求或业绩修复的趋势,相关上市公司从整体来看2025Q1业绩表现预期较为稳健。得益于集采等政策优化向好、商保推动和AI赋能,板块有望迎来估值重估且催化预计将延续全年,我们判断医疗健康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全年整体的收入、利润、现金流将稳健修复向好。
03 四月围绕两条主线开展? 整个市场而言,对于眼下的4月份,
中信建投表示,4月预计市场仍以震荡为主,方向上将围绕一季报较好的方向逐步展开。建议围绕两条主线进行,一条一季报较好的方向,包括电子、AI、风电、工程机械、有色、军工(分化)、创新药等,另一条考虑到海外的不确定性以及4月中下旬业绩风险,防御性板块继续推荐高股息方向的,银行、家电、运营商、电力等。
中远策略则表示,4月是年报和一季报密集披露期,市场将从预期驱动转向基本面验证。业绩超预期的行业龙头及毛利率改善的个股将获资金青睐,而缺乏业绩支撑的主题概念股或面临调整。随着国内宏观调控、促增长政策持续落地推进,未来市场有望呈现科技领涨、红利防御、消费复苏与内需驱动的特征,建议投资者把握结构性机会,兼顾防御与成长。
(文章来源: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