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片区未来五年发展 重点都在这里→,上海临港最新消息,600848最新信息

《 上海临港 600848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临港新片区未来五年发展 重点都在这里→
2024-08-27 16:32:00
过去五年,临港新片区实现了高速发展。未来五年,临港新片区将有哪些任务书和路线图?今天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给出了答案。
  宋薇萍摄
  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在会上表示,未来五年,临港新片区将进一步聚焦“改革开放担使命”“功能塑造提能级”“产业培育成生态”“经济发展上水平”四方面,倍加努力,加快把临港新片区打造成为更具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为国家深化改革开放作出更大贡献。
四个方面更加着力
  陈金山说,临港新片区将紧抓国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以更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求新、求实、求快推进开放创新,从以下四个方面更加着力。
  宋薇萍摄
  一是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核心使命,着力推进高水平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数据跨境流动的规则规制,丰富发展应用场景。按照“负面清单+正面指引”的形式,推进重点领域数据跨境分类分级管理,为国家推进数据安全有序跨境流动提供“临港方案”。以建设DEPA合作区为抓手,推进电子提单、电子发票、数字身份认证等更多场景落地。突出离岸跨境金融特色,推进金融开放创新发展。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城一带一湾”规划布局,聚焦跨境金融、离岸金融、国际再保险、跨境融资租赁等开放创新业态,高水平建设滴水湖金融湾。抢抓航运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机遇,全力抓好高能级航运服务业发展。探索GSBN和航贸一体化平台的链接,争取落地建设国家航贸数字化应用试点和区块链跨链主节点。建设新能源船舶管理、海员培训认证、氢基绿色能源交易平台。加快发展海事仲裁、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高能级航运服务业。发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独特优势,不断提升“五自由一便利”的制度水平。探索推进区港一体化管理,推动建设“数字海关”,逐步实现智慧监管、无感监管。加快集聚汽车国际分拨、保税检测维修、保税加工制造、跨境电商等新业态。
  二是坚持把先进制造业发展作为关键任务,着力打造“创新创业之城”。聚焦重点行业细分领域,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引领优势的产业集群。以集成电路设备、材料和宽禁带半导体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快相关产业发展。以C919批量交付为契机,重点集聚发展大部件、航空复材、机载系统等大飞机核心配套产业。做强智能汽车产业集群,重点补齐汽车电子、汽车软件短板。强化产业项目培育引进,构建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着力引进一批具有较强产业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并延伸产业链,聚集更多产业上下游企业,构建起完善的产业生态,让产业生态成为临港搬不走的产业竞争力。强化科技创新,更好发挥高校作用。继续加强与市内外高校的紧密合作,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创新中心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是突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着力提升临港快速发展的动力。把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建设成为全国数据开放发展的重要基地。推动“来数加工”、“中数外算”、国际数据云服务等业务发展。抓住增值电信扩大开放试点机遇,争取落地国内首批试点项目,并加速集聚更多企业。加快布局区块链基础设施并在航运贸易、自动驾驶、数字人民币等场景开展创新应用。加快建设高性能算力中心,打造智能算力集群,推动将国际智算资源优势更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滴水湖AI创新港打造成为全市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板块。加快集聚智算芯片设计、软件信息、数据服务、垂类大模型等企业。把丰富的应用场景开放作为临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独特竞争力。充分发挥临港全域自动驾驶、港口航运、金融贸易、先进制造业等场景众多的优势,吸引数字经济上下游企业集聚。
  四是持续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着力唱响做实“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赋予重点企业在人才落户额度管理方面更大自主权。充分发挥好“临港菁才卡”作用,让人才在临港低成本居住、低成本创业、高质量生活。以优质教育为核心功能,不断提升人才吸引力。加快落地建设华东师范大学临港校区,积极筹建中德科技大学。确保上海滴水湖学校2025年开办、耀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2026年建成,进一步提升临港基础教育水平。以运动休闲为重点,不断提升城市年轻态气质。充分发挥好冰雪世界、海昌公园、幻云东方等IP的巨大影响力聚集人气,同时积极谋划落地更多文体项目和重要赛事,让临港成为上海年轻人重要休闲运动目的地。
今年上海市级层面将推16项
支持政策助临港发展
  举全市之力支持临港新片区更好为国家试制度、补短板、探新路,五年来,上海每年出台市级支持政策文件。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彦峰表示,今年的市级支持政策文件包含5个方面16项政策措施:
  一是更好集聚利用全球高端和新型要素资源。主要包括全面提升数据产业国际竞争力、激发金融创新动能活力、加大海内外人才集聚力度、围绕人才需求优化住房政策等4项政策措施,支持临港新片区持续提升对各类要素的吸附整合能力,加快打造“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例如,聚焦银行支付等场景制定发布数据跨境操作指引和负面清单,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又如,依托再保险功能区建设,推动跨境再保险等业务入场交易,率先开展保险共同体等风险分散机制试点。再如,赋予经营主体更大引才自主权,实行更加差异化的购房政策,多措并举吸引汇集更多优秀人才。
  严曦梦摄
  二是构建全链条全过程科技创新体系。主要包括汇聚优质科技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增强科技金融服务支撑等3项政策措施,支持临港新片区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不断优化资源布局,积极探索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科技体制改革路径。例如,布局承担科技创新战略和重大任务的新型研发机构,区域内社会力量兴办的新型研发机构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审核推荐。又如,面向初创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鼓励率先探索构建“贷款+外部直投”业务实施路径,配套完善创业投资基金服务体系,打造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科技的科技金融生态圈。
  三是布局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点产业。主要包括打造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加快智能网联装备创新应用、推动专业服务业集聚发展等3项政策措施,支持临港新片区通过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招引,加快培育形成良好产业生态,不断壮大实体经济能级。例如,以大飞机产业园建设为牵引,重点发展民用航空发动机、机体结构件、机载系统、复合材料等大飞机高端产业链。又如,推动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全域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运营,打造若干自动驾驶超级应用场景。再如,打造法律服务集聚区,推进上海临港国际商事调解院等平台建设,持续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
  四是拓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承载空间。主要包括培育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发展新优势、完善现代化新城功能配套等2项政策措施,支持临港新片区更好统筹推进开放软环境提升和硬设施建设,成为上海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功能的重要枢纽。例如,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创新拓展“保税+”业态场景,通过试点优化食品等货物检验监管模式,促进国际食品等转口贸易业态集聚发展。又如,尽快确定实施临港新片区与市中心直达快速轨道交通线路方案,优化主城区城市空间实施策略,实现开放空间的有机延展和升级完善。
  五是完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加强财力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法治支撑、健全工作机制等4项政策措施,立足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的实际需要加大支持保障力度,为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提供坚实支撑。例如,通过统筹各类资金,确保市区两级财政支持临港新片区建设的总体力度不低于前五年。又如,结合临港新片区产业发展定位和布局特点,优化招商体制,全面提升专业化、体系化、规范化水平。
各部门积极响应
  上海市委金融办副主任陶昌盛表示,近日,上海市委金融办会同新片区、在沪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领域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聚焦重点领域提出新一批50条举措。在建设国际再保险功能区方面,将进一步推动再保险市场、机构、业务、人才、数据等在新片区集聚,打造对标国际的国际再保险功能区。
  宋薇萍摄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宏韬表示,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临港新片区加大力度,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产业增长极,培育新质生产力。继续支持前沿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临港率先推动自动驾驶、工业制造等领域垂类大模型落地应用,打造上海市智算高地。继续支持高能级主体不断集聚,继续支持临港新片区深化改革创新。抓住国家赋予上海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的机遇,推动一批标志性试点项目在新片区率先落地。
  严曦梦摄
  上海市数据局副局长邵军表示,上海市数据局将支持临港新片区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打造国际数据合作枢纽。一大举措是全面推进临港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建设,市级层面将加大政策支持、产业导入和项目落地,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加速发展,并在数据跨境流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突破力度,力争将临港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建设为上海代表国家参与国际数据合作的高水平开放平台。
  严曦梦摄
  上海海关副关长张翼表示,上海海关将会同有关部门,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助推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的台阶。以更高要求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推动“扩大径予放行政策适用口岸范围”等任务事项落地实施。以高水平制度供给和服务举措推动重点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优化完善监管模式,支持以民用航空为代表的重点产业发展,助力企业更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以更大力度支持保税创新业态发展,支持保税维修、保税研发、保税加工、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等“保税+”业态发展。支持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打造“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中心功能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