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0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投资者如何应对?,厦门银行最新消息,601187最新信息

《 厦门银行 601187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约600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投资者如何应对?
2025-03-06 06:50:00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银行及理财公司宣布部分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5日,2025年开年以来共有约7000款理财产品终止,其中提前终止的产品数量约为600款,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在净值化时代背景下,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现象越来越普遍。作为理财投资者,遇到购买的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是好事还是坏事?投资者如何应对?
  为何提前终止?
  近日,包括中银理财、中邮理财、民生理财、甘肃银行、大同农商行等纷纷发布公告,部分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例如,民生理财发布公告称,由于该产品所投资的资产提前终止,为保护投资者权益,该公司决定于2025年2月28日提前终止民生理财玉竹固收类一年半封闭216号理财产品。
  所谓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是理财产品的管理人对一些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在约定期限还没到时就提前终止,或者是对一些无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不再继续运作的情况。
  对于近期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普益标准研究员黄轼剡分析认为:“部分结构性产品达到了敲出条件或实现了止盈目标收益率,也有部分产品系理财公司根据市场情况或产品存续规模过小等原因进行了提前终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大概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底层资产提前到期;二是市场行情影响投资策略;三是理财规模过小;四是触发提前终止条款。
  因此,投资者投资的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不一定是“踩雷”,还可能是提前将收益收入囊中。
  例如,日前中银理财宣布多款产品提前止盈。这些产品预先设定止盈目标,在产品运作满足一定时间要求后,达到目标收益时止盈,产品提前终止并进行兑付。
  投资者需理性看待
  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会给投资者带来哪些影响?
  光大银行方面表示,资金提前解锁闲置,投资者计划可能被打乱,投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加。
  “部分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系权益市场的上涨推动结构化设计达到提前终止条件,也有可能向投资者传递出权益市场向好的信号。”黄轼剡表示。
  对于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情况,多家理财公司发声表示,投资者需理性看待。
  厦门银行方面提醒投资者,大多数理财产品具有提前终止相关条款,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应仔细阅读产品合同,了解相关条款,理性投资。一般情况下,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会经过产品管理人的审慎评估,是以投资者利益为优先出发点而作出的决定。
  黄轼剡建议投资者:“一方面建议及时关注理财产品管理者发布的公告,及时调整自身投资安排;另一方面建议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审慎开展理财投资。”
  而对于理财管理机构而言,渤银理财方面表示,长远角度看,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对于理财公司是一种自我进化的体现,针对一些投资策略或产品设计并不符合未来市场环境的理财产品,应该及时作出调整。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告诉记者:“理财公司需要积极提升投研能力,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同时也要引导教育投资者,让其明确理财投资不同于存款,投资有风险,提前终止理财产品符合市场规范,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投资经验、投资能力等理性开展理财投资。”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