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观察 | 1.9亿元保险罚单背后的信号,中国人保最新消息,601319最新信息

《 中国人保 601319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立方观察 | 1.9亿元保险罚单背后的信号
2024-07-10 11:43:00
今年上半年,保险业监管力度显著加大,罚单数量与罚款金额均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及各地金融监管局开具的罚单显示,金融监管总局及各地监管局共开出1400余张罚单,总罚款近1.9亿元,罚单数量同比上涨超12%,罚款金额同比上涨超18%,涉及90余家保险机构、近800家分支机构。
  这一系列数据无疑表明,监管部门对保险业的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强监管的信号已经十分明显。
  监管重拳,大额罚单频出。
  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到各地监管局,上半年共开出了1400余张罚单,总罚款金额接近1.9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有了显著的增长,罚单数量和罚款金额的双双攀升,无疑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保险业合规经营的时代已经到来,任何试图挑战监管底线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大额罚单的频繁出现。其中,金融监管总局亲自开出的几张“重拳”罚单,更是让业界为之震动。
  其中,众安保险因隐瞒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通过关联方虚假列支费用等三项严重违规行为,不幸领到了今年的“1号罚单”,不仅公司被处以180万元罚款,3位时任副总经理也未能幸免,均受到警告并被合计罚款24万元。而中国人保财险公司同样未能逃脱监管的严厉审视,因相关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不真实等问题,被处以高达681万元的罚款。
  地方监管局同样祭出重拳,开出四张百万级罚单,中国太保分公司不幸多次上榜。具体而言,太保寿险深圳分公司于6月因违规推介未备案的非保险金融产品及销售误导行为,遭罚118万元,并有7名责任人被累计罚款54万元;而太保产险广西分公司则在1月因财务数据严重失真,被处以170万元罚款,同时3名责任人共被罚款22万元。
  这一系列大额罚单的开出,不仅彰显了监管部门对违规行为零容忍的态度,也暴露了保险业长期存在的“五虚”顽疾——虚假承保、虚假退保、虚挂保费、虚列费用、虚假理赔。
  以具体案例为例,亚太财险新乡中心支公司因编制或提供虚假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以及虚挂中介套取费用等严重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处以99万元的罚款;大地财险运城中心支公司因编制虚假资料等问题,被罚款22万元;华夏人寿河南分公司和国元农业保险商丘中心支公司也因类似违规行为分别被罚款19万元和26万元。
  这些案例无一不在警示我们,合规经营是保险业的生命线,任何试图挑战监管底线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财险重灾区,寿险亦难逃。
  在这场监管风暴中,财险公司成为处罚的焦点。
  在上半年监管机构对财险公司的处罚中,人保财险罚款总额居首,超过2700万元,其中单笔最大罚单达992万元,涉及总公司及分支机构,并对25名责任人处以警告及311万元罚款。违规行为涵盖虚挂中介套费、资产减值准备不足、招投标管理失序、捆绑销售及资料不实等。太保财险紧随其后,罚款总额约1564万元,含单笔192万元高额罚单。中华联合财险位列第三,罚款总额1140万元,单笔最高罚金92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财险业务周期短、频次高,加之市场竞争激烈,部分财险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惜采取违规行为。然而,监管的利剑并没有因为财险公司的“难处”而有所手软,反而更加坚决地予以打击。
  与此同时,寿险公司虽然罚单数量和金额相对较少,但销售误导、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等问题依然不容忽视。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投保人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寿险公司的声誉和行业的整体形象。
  中介领域,同样不能幸免。
  作为连接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关键环节,保险中介机构的合规经营同样至关重要。
  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中介机构也走上了违规之路。编制或提供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等行为屡禁不止,监管部门对此也毫不手软,高额罚款频出,彰显了其对中介市场严格监管的决心。
  以杭州建安民生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为例,今年3月,该公司及其相关人员因妨碍依法监督、编制或提供虚假资料等严重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处以合计100万元的罚款。
  顶格惩罚力度加大,16人遭受终身禁业。
  上半年,保险业监管力度显著增强,特别是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双罚”机制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监管总局及地方监管局共开出700余张“人司共罚”罚单,其中31人被采取不同期限的行业禁入措施,更有16人遭受终身禁业的严厉处罚,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激增数倍。
  被终身禁业者不乏险企高层。如信泰人寿原董事长邹平笙,因股权转让中提供虚假材料而被撤销任职资格并终身禁业,成为业内首例董事长遭终身禁业的案例。
  光大永明人寿四川分公司因被发现“财务数据不真实”的严重违规行为,遭到了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被处以高达50万元的罚款。同时,此次事件中的两名关键责任人——时任该分公司银保业务管理部业务支持室主任刘飞,以及综合销售渠道光大业务部经理魏强,均因未能有效履行职责,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合规性,而被监管部门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惩罚措施:禁止终身进入保险业。
  此外,涉及欺骗投保人、编制虚假材料、给予投保人合同约定外利益等多类违法行为的个人均受到重罚,体现了监管部门对提升行业整体规范化程度、紧盯关键风险点及责任人的决心,营造了强监管的鲜明氛围。
  面对上半年如此严厉的监管风暴,不禁要深思:为什么保险业会频繁出现违规行为?是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导致的无奈之举?还是内部管理不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结果?抑或是监管机制尚待完善的体现?
  无论如何,监管部门的重拳出击已经指明了方向:加强合规管理、提升行业规范化程度是保险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监管部门也应继续完善监管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慑力。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保险业在健康、可持续的轨道上稳步前行。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