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开盘,四大行A股股价再创5年来的新高,涨幅均超1.5%。截至收盘,
工商银行涨1.56%,
农业银行涨1.22%,
中国银行涨1.77%,
建设银行涨1.46%。
今年以来,银行股整体表现强势,领涨大盘。年初至今,
农业银行涨幅位居四大行中首位,涨幅达39.66%(最低3.58元/股,今日最高5元/股),
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紧随其后,分别为38.77%(最低4.72元/股,最高6.55元/股)、32.90%(最低3.89元/股,最高5.17元/股)、32.28%(最低6.35元/股,最高8.40元/股),今日四大行股价高点均为近五年来每股最高价,上一次高点都要追溯到2018年。
市场普遍观点认为在,避险情绪升温下,银行板块具备高分红、高股息和低估值特征,成为资金优选,叠加去年以来防御性情绪提升,催化银行板块行情。
随着银行进入中报披露季,中期分红备受投资者关注。截至目前,已发布2024年半年报或业绩快报的10家上市银行中,
杭州银行、
齐鲁银行、
浦发银行、
苏农银行、
瑞丰银行、
江苏银行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其中
杭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20%,并且
平安银行、
沪农商行均已公告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之前也明确了中期分红派息的分配比例,即股息总额占当期归母净利润或股东税后利润的比重不超过30%。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认为,目前四大行持续走高主要系资金防御抱团所致,且国有大行仍然具备长线投资估值优势。从长远来看,A股在全球已呈现出较强估值优势,投资者应保持信心与乐观,等待全球流动性宽松。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市场避险情绪的缓解和资金流动的加速,不同板块之间可能会出现轮动现象。银行股作为资金避险的重要选择之一,其上涨势头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同时,投资者也需要注意到其他板块的潜在机会和风险。
近期市场对于未来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增强,以及国内经济政策的持续支持,为银行股的上涨提供了动力。随着信贷政策的宽松,和其他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提升,进而推动股价上涨。
(文章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