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创业板指以1%领跌。两市成交额1.44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49亿元。盘面上,海洋经济逆势走强,
机器人、煤炭、军工等概念也表现强势。相反,数据中心电源、游戏、白酒、消费电子等回调居前。
01 比亚迪首次突破400元 具体看个股,新能源车巨头
比亚迪周四继续走高,盘中股价首次突破400元关口,收盘报399.99元,最新市值为1.22万亿元,排在A股第9位。
近来,
比亚迪股价持续强势,春节假期后已累计上涨45.72%,最新更是7连涨。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仅累计上涨4.14%。
综合市场观点来看,近来
比亚迪的持续强势,与其不断披露的利好消息有关。近日
比亚迪发布了“兆瓦闪充”技术,最高峰值充电速度可实现1秒2公里,5分钟充电407公里,实现了“油电同速”。
此前,
比亚迪还发布了“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覆盖了10万元及以下的车型。王传福表示:“
比亚迪‘天神之眼’,开创了全民智驾时代。”
02 新能源车持续走强 整个新能源车板块来看,近期也十分强势。自2024年“9·24”行情以来,板块指数累计大涨70.53%。板块中
胜宏科技、
千里科技、
卧龙电驱、
兆威机电等多股涨停。
宁德时代、
赛力斯、
汇川技术、
三花智控、
拓普集团、
亿纬锂能等大市值公司也明显上涨。
一方面,新能源车的销量依然高增长。据新华财经报道,2月披露新能源车销量数据的16家上市公司,合计销售新能源汽车约71.09万辆,同比上升103.18%。
另一方面,车企竞速智能化也在重塑市场格局,也带来了新的空间预期。
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2025年搭载领航驾驶方案的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500万辆,对应渗透率超过20%。展望2026年,智能驾驶乘用车的销量预计将较2025年增长60%-100%。
此外,吉利汽车3月20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也提振了市场信心。数据显示,吉利汽车2024年总收入达2402亿元,同比增长34%,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213%;净现金水平上升40%至398亿元,创历史新高。
03 龙头股3分钟涨停 除了新能源车强势外,近期海洋经济也成为A股的热门方向。比如龙头股
巨力索具已录得6连板,其中周四低开高走,开盘约3分钟便封死涨停。此外,
振华重工、
亚星锚链、
开创国际等产业链个股也在周四涨停。
在周四盘后发布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
巨力索具表示,公司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而此前公司披露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200万元-4600万元。

消息面上,上海海洋局表示,上海将激发蓝色活力,做强现代海洋经济。大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创新发展高地。出台《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上海市海洋观测网规划(2025—2035年)》,印发《关于推动上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实施意见》。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已有广东、福建、海南、青岛等省市皆已出台海洋经济相关政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天风证券认为,海洋经济有效拉动GDP增长,产业空间具备规模。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政府工作报告在新质生产力部分首次提及“深海科技”,也为海洋经济注入新内涵。
东吴证券表示,深海科技行业的发展具备较大潜力:主要体现在:1、各类资源,深海具备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储备、生物资源等。2、战略和安全,在军事应用领域,潜艇通信、海底监测网络(如光纤传感)和无人潜航器(UUV),这些均涉及国防安全。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我国海洋生产总值2025年将达到13万亿元,并在2030年突破20万亿元,占GDP比重有望超过15%。
04 A股有望继续震荡上行? 虽说部分板块表现强势,但整个A股在周四是下跌的,创业板指更是一度跌超1%。此外,市场成交额也连续4个交易日缩量。
对此,中国证券报援引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市场产生观望心态主要三方面因素所致:
一是前期市场博弈的科技股领域重要事件,已相继落地,预期兑现。
二是市场即将进入年报、一季报密集披露期,部分资金选择观望。
三是A股融资余额创近十年新高,虽然距2015年的峰值仍有一定差距,但市场担心融资余额短期内再大幅提升的空间有限。
往后看,A股继续震荡上行成为市场的主要观点。银河证券便指出,随着存量政策加快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国内经济基本面有望呈现出逐步改善态势。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的背景下,市场运行趋于稳定,投资者信心将进一步增强。总体来看,A股市场有望呈现出震荡上行的特征。
(文章来源: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