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盛宴”!37家上市银行豪掷6200亿元,多家银行分红比例超30%,浙商银行最新消息,601916最新信息

《 浙商银行 601916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分红“盛宴”!37家上市银行豪掷6200亿元,多家银行分红比例超30%
2025-04-25 22:08:00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42家上市银行中,已有37家披露现金分红方案,2024年度总计分红超6200亿元,分红算术平均值为168亿元。
  分银行类别看,2024年度,六大国有行分红总计超2660亿元,算术平均值达444亿元,远高于行业平均值。
  相比之前,上市银行分红力度整体加大。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指出,银行加大分红力度,可提升投资者信心,进而有助于提升市值。
  多家银行股息率超5%
  上市银行中分红额度最高者为工商银行,2024年度分红额度达1097.7亿元,历史对比看,工行近年来分红额度持续增加。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以504亿元的分红规模居首位,分红总额近年来也持续增长。兴业银行分红总额达到220.2亿元,分红比例首次突破30%。
  整体来看,已披露分红数据的上市银行中,分红比例30%以上的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沪农商行上海银行渝农商行
分红比例30%以上的银行分红情况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据iFinD数据,已披露分红方案的银行中,2024年股息率达5%以上的有12家,包括兴业银行上海银行浙商银行江苏银行等。此外,以当年末的收盘价计算,可以看到随着银行股价上涨,多家银行股的股息率出现了下降。
2024年股息率达5%以上的有12家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杨德龙指出,银行加大分红力度,可提升投资者信心,更提高了投资者的获得感,有助于提升市值。
  从市值来看,最新数据显示,A股市值排名前30中,上市银行有多家,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
  杨德龙告诉记者,上市银行加大分红力度也是响应监管层号召。
  2023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3年修订)》(以下简称《分红指引》)。其中提出,持续稳定的分红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回报,推动树立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导公司专注主业。
  《分红指引》要求,董事长应当积极督促执行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董事会决议,推动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相关内部制度不断完善,协调各方采取措施促进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
  《分红指引》鼓励上市公司在符合利润分配的条件下增加现金分红频次,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
  杨德龙向记者表示,银行估值相对较低,不少银行股处于破净状态。如何提升市值,促进股价回到每股净资产以上,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记者注意到,截至4月25日收盘,上市银行市净率绝大多数在1以下,超过1的仅有招商银行成都银行
  杨德龙指出,从投资的角度来看,银行股对于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而言,有一定吸引力,受到看重分红的投资者关注。
  大行定增长期利好银行股
  近期,各大银行均公开表达了加大分红力度的意愿。招商银行董事长缪建民在该行业绩交流会上表示,去年招行现金分红比例达到35.3%,是相当不错的分红率。他还表示,招行自2013年起就把保持30%以上的分红率写入了公司章程。
  记者注意到,2024年4月,国务院专门发文要求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
  2024年11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提出,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计划,并经董事会审议后披露。
  市净率低于所在行业平均水平的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就估值提升计划执行情况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中进行专项说明。
  记者注意到,近两年间,银行股持续上涨。以工商银行为例,2023年初股价在3.3元左右,经过轮番上涨目前已在7.3元左右,涨幅超120%。
  从近期银行业事件来看,国有大行定增尤为受到资本市场关注。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近期均公告募资,宣布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金额合计不超过5200亿元(含本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此次四家国有大行的定增方案均采用溢价发行策略。交通银行董事会秘书何兆斌表示,此次发行定价远高于当前股价,在有效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原有股东权益的稀释,充分考虑了二级市场中小股东的利益。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表示,长期来看,增资对建设银行经营发展的影响是积极、正面的。增资将提升该行风险抵御能力,夯实资本基础,有利于推动银行稳健发展,提升股东回报。
  从开年来的银行业经营形势看,研究部副总经理、银行分析师林英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季度金融数据显示,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0.3万亿元,实现良好开局,体现出央行“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政策导向。
  向前看,林英奇预计,货币政策仍有望保持宽松,二季度随着海外“衰退式降息”概率上升,国内降准降息窗口也有望开启。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