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9日,
贵阳银行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该行总资产突破7000亿元,比年初增长2.56%;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9.3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64亿元。不良贷款率1.58%,低于城商行整体不良率1.76%,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作为省内第一大法人金融机构,
贵阳银行以实现“西部上市城商行排头兵”和“贵州新发展重要助力者”的战略目标,构建了完善的战略闭环管理体系与专业化经营体系。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多重困难挑战,该行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战略布局,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开展特色化经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服务地方主战略主定位,经营业绩保持平稳 截至2024年末,
贵阳银行资产总额7,056.69亿元,较年初增加176.01亿元继续保持省内第一大法人金融机构地位。其中,贷款总额3391.42亿元,较年初增加151.01亿元,存款总额4192.08亿元,较年初增加189.88亿元。
资产规模扩张的同时,
贵阳银行资产结构、资产质量也在持续优化。2024年,贷款总额占资产总额比重较上年提升0.97个百分点,核心资产保持增长;存款付息率和总负债付息率均有所下降,负债成本不断优化。尤其是零售业务表现突出,储蓄存款余额2145.42亿元,较年初增加249.11亿元;储蓄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为51.18%,较年初上升3.80个百分点。
2024年,
贵阳银行做实资产分类,加大潜在风险管控,资产质量前瞻性指标得到改善,逾期额、逾期率、逾期剪刀差实现三降。不良贷款率1.58%,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57.07%、拨贷比4.05%,分别较年初上升12.57个百分点、上升0.15个百分点。资本水平保持充足,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20%、14.00%、12.94%,较年初分别上升0.17、1.10、1.10个百分点,均符合监管要求。
报告期内,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4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
贵阳银行排名位列205位;在2024年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
中国银行业100强排名第37名。这些成绩取得与
贵阳银行坚守“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市场定位不无关系。
成立28年以来,
贵阳银行扎根本土、精耕细作,紧密贴近市场,熟悉本地市场和客户需求,拥有涵盖城乡居民的广大零售客户群,市场占比高,客户基础稳固。目前,实现贵州省各市州及88个县级行政区域机构网点全覆盖,初步形成覆盖全省城乡的重要渠道支撑和有效联动网络,竞争优势更加凸显。
立足贵州产业发展实际,
贵阳银行积极服务地方主战略主定位,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四区一高地”主定位,聚焦“强省会”“富矿精开”等重要部署,对接省市重大项目融资需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新型工业化方面,主要围绕新型工业化和工业强省战略,聚焦“十大工业”产业及“两区六基地”项目建设,支持能源供应和安全保障,助力园区建设和入驻企业,推动战略新兴产业、新兴制造业及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型城镇化方面,重点以贵阳贵安“一圈两场三改”为抓手,支持核心区域内市场化运行、资金可封闭监管的停车场和农超市场等项目建设。农业现代化方面,重点围绕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加强金融服务支撑,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旅游产业化方面,主要围绕全省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规划,推动各类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品质和竞争力。
截至2024年末,贵阳贵安“强省会”领域贷款余额1640.21亿元,较年初增加154.05亿元。全行“四化”领域贷款余额1608.48亿元,较年初增加47.09亿元。其中,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贷款余额分别是353.56亿元、1138.82亿元、109.91亿元、128.52亿元。
从经营业绩来看,
贵阳银行总体保持平稳。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49.31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64亿元,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3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5%;总资产收益率0.76%。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开展特色化经营 “为了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融“五篇大文章”以来,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指明了方向。
2024年,
贵阳银行持续深化改革转型,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多条线特色产品体系,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统筹管理能力,推动全面发展转型。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出台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方案,全方位满足客户金融需求,开展特色化经营。
在科技金融领域,
贵阳银行抢抓全省实施“六大重点科技战略行动”机遇,不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省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打造新业态新模式做好配套金融支持。总行层面自上而下统筹规划全行科技金融实施路径、产品创新、营销管理等机制建设,分行层面加快推进科技金融专业团队建设,精准对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择优扶持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贵阳银行通过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优化内部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差异化的专属评估体系等方式,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44.11亿元。全年累计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3笔,投放9.14亿元,为23户“专精特新小巨人”提供信贷支持10.04亿元。
绿色金融方面,
贵阳银行持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围绕绿色产业发展及高碳行业转型推出专项授信指引,健全内部激励考核机制,引导全行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并成功发行了绿色金融债30亿元,有效拓宽了企业绿色融资渠道,截至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330.95亿元,较年初增加17.54亿元。
在普惠金融领域,
贵阳银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资源配置、落实尽职免责机制,进一步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该行加快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制定下发《
贵阳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实施操作手册》,健全总、分、支“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在总行、分行、县域支行成立三级工作专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实现信贷资金直达小微企业。
数据显示,
贵阳银行2024年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808.83亿元,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45个BP。截至2024年末,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2082.28亿元,较年初增加105.64亿元,贷款户数44693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96.32亿元,较年初增加30.67亿元。
养老金融方面,
贵阳银行深耕养老客群,聚焦多样化养老需求,围绕养老产品服务、养老产业支持和养老金融适老化改造等方面多维发力,养老客群AUM值增长201.34亿元。积极开展“爽爽银发课堂”活动,全年累计开课463期,“爽爽银发课堂”养老品牌荣获2024年度城市金融服务“十大网络影响力银行优秀案例”。针对养老产业普惠客户,实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助力养老产业发展,全行支持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康养结合、医养融合等养老产业贷款余额5.28亿元。
数字金融方面,
贵阳银行顺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以全行发展战略规划为蓝图,紧密结合业务发展需要,持续推进信息科技改革。通过优化新核心系统、推进业务系统建设、提升系统自动化水平、探索数字化流程构建等举措,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的支持保障作用和赋能驱动作用。同时加大科技投入,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充分保障。2024年,
贵阳银行信息科技直接费用投入33,403.6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5%;全行信息科技人员共有289人,占总员工比例为4.9%,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29.41%。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