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一测评博主发布关于公司产品大肠杆菌最高超标290倍一事,
紫燕食品回应称,相关产品出厂内检结果均符合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公司已于第一时间下架线上商城相关产品,并启动调查。
《财中社》注意到,事件起源于某测评博主将
紫燕食品旗下的夫妻肺片、香辣鸭脖等产品进行了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发现,5个样品检出大肠菌群超标。其中,最高的一个是标准的290倍。
事件发酵后,
紫燕食品公开回应表示,公司已于第一时间下架线上商城相关产品,并启动全线调查。对网上检测的相关批次产品,公司进行调查核实,相关产品出厂内检结果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12月8日晚间,
紫燕食品又专门发布澄清公告,称视频中发布的产品对应批次的出厂检验报告合格。公司也已经委托了多家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近期对公司产品进行微生物检测,相关检测结果将及时公开。
紫燕食品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本次涉及的相关渠道产品销售收入为17万元。与公司前三季度近27亿元的收入相比,直接影响微乎其微。

此次涉及的夫妻肺片是
紫燕食品的招牌产品,2022-2023年夫妻肺片的收入都超过了10亿元,占公司收入比例都在30%以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夫妻肺片收入超过8亿元,占比也达到约三成。因此,刚刚上市不过两年的
紫燕食品有“夫妻肺片第一股”的称号。
紫燕食品是在2022年9月底才登陆A股的。上市前和上市当年,
紫燕食品都取得了不错的增长。除疫情影响的2020年营收个位数增长外,其他时间收入增长都超过了两位数,且最低涨幅都在15%以上。
《财中社》注意到,这不离开公司门店数量的增长,上市前的2019至2021年,
紫燕食品门店数量分别为3539家、4387家和5160家,门店数量增长了1621家,涨幅达到45.8%。同期公司收入增长了约27%,收入的涨幅远不及门店数量的扩张。
但完成上市后,
紫燕食品业绩增长戛然而止。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35.5亿元,同比下降1.5%,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继续下降4.6%至26.9亿元。
此时
紫燕食品门店数量并没有停止增长。2023年年末,公司门店数量已经来到了6205家,较上一年年末增长约9%。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在全国的门店进一步增长至6308家,门店的增长已经无法带动
紫燕食品收入增长了。
门店持续增长,收入一步步下降,不消多说也能看出来
紫燕食品单个门店的收入承受了多少压力。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紫燕食品收入下降先是核心地区出了问题,后是核心产品也开始负增长。
紫燕食品地处上海,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地区贡献了
紫燕食品70%以上的收入。
但是到了2023年,
紫燕食品在华东地区的收入下降了5.4%至24.5亿元,这一地区占收入的比例首次低于70%至68.9%。与此同时,公司在其他区域市场都还能保持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
紫燕食品在华东地区的收入继续下降5.8%至18.3亿元,核心市场持续低迷。
如前所述,夫妻肺片占到了
紫燕食品营收的三成,是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2023年
紫燕食品夫妻肺片收入微增0.5%至约11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夫妻肺片收入下降8.8%至8亿元。
在收入负增长之前,
紫燕食品的盈利已经遇到增长困难了。2020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亿元,2022年已降至2.2亿元。此后盈利虽有增长,但还未恢复到2020年的高位。
两年前上市时,
紫燕食品募资6.4亿元用于扩大再生产等多个项目的建设。在募资后,
紫燕食品账面的现金资产迅速提高。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
紫燕食品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为4.8亿元,准现金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为9.7亿元,两者合计达到14.5亿元。需要说明的是,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正是上市后才出现的。
账面现金大幅增长,借款也从无到有迅速攀升。2023年三季度,
紫燕食品首次出现短期借款,金额只有1991万元,规模并不大。但到了2024年一季度末,已经快速增长至2亿元。
又过了半年即2024年三季度末,
紫燕食品短期借款已经猛增至4.5亿元,同比涨幅达到21.6倍。
在年报或者半年报中,
紫燕食品并未披露短期借款快速增长的原因。账面拥有大量现金的
紫燕食品,为何还要持续增加短期借款呢?
(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