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如一把标尺,丈量出上市公司的向“新”能力。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4月29日21时,共有5304家A股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2024年研发支出合计超过1.67万亿元。其中,计算机、国防军工、机械设备、电子等行业的研发投入总额占营收的比例超过5%。持续高研发投入下,上述行业头部公司的业绩显著增长。
具体来看,2024年研发支出总额超过50亿元的公司有42家,超过100亿元的有23家;2024年研发支出总额占营收比例超过30%的公司有125家,占比超过50%的公司有39家,占比超过100%的有11家。
透过数据看趋势:我国制造业创新动能不断积蓄,向中高端价值链持续迈进,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态势明显。与此同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人形
机器人、智驾、AR/VR等新技术成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重点领域,中国经济的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链主”领衔创新潮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一批“链主”、龙头企业的带动。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为其技术储备提供强劲支撑。
制造业龙头
比亚迪依然是高研发投入的典型代表。2024年,
比亚迪全年研发投入约542亿元,同比增长36%,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1800亿元。持续斥巨资投入研发,为
比亚迪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其目前已陆续推出第五代DM、易三方、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等先进技术。2025年一季度,
比亚迪继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4.04%至142.23亿元。
作为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的双料冠军,
宁德时代2024年研发投入再创新高,总额达到186亿元,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700亿元,强有力地推动了其核心技术壁垒的持续加固。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六大研发中心,研发人员超过2万名。
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央企承担着引领产业革新、支持国家战略、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使命。据统计,
中国建筑、
中国移动、
中国石油、
中国中铁、
中国交建等一批“中字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的研发投入金额在200亿元至450亿元之间。
此外,
美的集团、
京东方A、
海康威视、
海尔智家等不同行业的链主企业,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均超过100亿元。
“2024年全球企业研发费用第100名的数据是25亿美元,前100名中15家是中国企业。”结合这一数据,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何志毅分析认为,中国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走过模仿式学习阶段,进入世界产业的前沿,进入或者准备进入“无人区”。此时,以行业龙头为代表的上市公司更要加大研发投入,探索原始创新,提升科技实力,尤其是要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形成生产力,促进并引领产业的发展壮大。
新兴产业研发动力足 创新是新兴产业迈向更高更强的源动力。在智能化、数字化浪潮下,人工智能、人形
机器人等领域,是上市公司进行前瞻布局的重点赛道。
在AIGC时代应用构建方式变革背景下,星环科技战略定位从数字基础设施提供商全面升级为AI基础设施企业。为此,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0.65%,较上年的49.88%增加20.77个百分点。
再如身处技术迭代周期较快的半导体行业,
格科微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9.5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4.91%,研发投入金额保持增长。2024年,公司在多个研发项目上持续发力,如智能穿戴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研发、第二代新型像素研发项目等。
全球前三大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
韦尔股份,2024年业绩同比大增近5倍。业绩实现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及供应链结构优化。
人形
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让上市公司看到新的产业机遇。如近五年研发投入持续超百亿元的
美的集团,其旗下美的新能源及工业技术积极布局工业自动化领域核心零部件技术,已完成高扭矩、短筒、集成式、定制化等系列谐波减速机的产品开发,可满足多关节
机器人、SCARA
机器人、协作
机器人。
变技术势能为发展动能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越高,表明上市公司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越高。数据显示,计算机、医药生物、汽车等行业上市公司以较高的研发投入占比,推动自身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将技术势能转化为可量化的发展动能。
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
格灵深瞳,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高额的研发投入。公司2023年、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84亿元、1.8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0.14%、161.18%。
再看有着“药茅”之称的
恒瑞医药,其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82.2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65.83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9.40%。在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的驱动下,
恒瑞医药2024年业绩也创出新高。
专利是企业创新成果的重要体现。2024年营收、利润破纪录的
赛力斯,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探究其取得优异“战绩”的背后,与其坚持“量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四代技术战略有关。2024年
赛力斯累计研发投入达到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专利授权同比增长57%,其中发明专利增长262%,软件著作权增长726%。公司称,其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智能增程电动、智能辅助驾驶、智能绿色制造,确保技术领先性与可持续创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