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记者何漪)多年来,深圳国资国企经过改革探索,形成了创业、创新、创投协同发展的“深圳国资模式”。截至2024年底,深圳国资打造了包括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并购基金、母基金、S基金、人才基金等在内的国资基金群,各类基金超过500支,基金总规模超7000亿元,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资金规模占比超90%。
同时,深圳国资培育出“深创投”“深天使”“
力合科创”“鲲鹏资本”“远致创投”等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股权投资品牌,打造出一批特色基金。在百亿规模天使基金的基础上,新设规模20亿元的种子基金,以更大力度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种子期科技项目。设立百亿规模人才基金,“以财助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孔雀人才、国家级等各级高新技术人才团队近250个。
据了解,深圳国资按照“国家需要什么,深圳国资就投什么”策略梳理重点投资清单,指导深创投80%以上的项目投向初创和成长期企业。
以人形
机器人行业为例,深创投参与了乐聚
机器人的Pre-A轮投资,并对企业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主动为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助力企业宣传推广。以投资
中科飞测为例,深创投连续两轮加持企业,帮助企业突破从研发到批量销售的关键节点,并积极为其对接上下游产业资源,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相关人士表示,未来,深圳国资国企将打造全方位立体式创新创业的科技金融生态,聚焦“20+8”全产业链,打造全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基金网络,推动基金投向覆盖种子、天使、A轮、B轮、C轮直至IPO的投资全生命周期。同时,聚焦人工智能、
机器人等尖端科技领域,筹设规模不少于500亿元的涵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国资基金。此外,延长创新创业类基金存续期限最长至15年,针对不同基金,确定差异化考核指标、免责清单,不以单一项目亏损、单一时间节点为考核负面评价依据,按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考核,助力投资机构更有底气、更加大胆地进行长期投资。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