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较以往表述中新增“活跃”二字。这一变化意义非凡,清晰地展现出政策导向,为资本市场后续发展规划了全新方向。在当下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节点,资本市场“稳”与“活”不仅是金融领域稳健运行的核心支撑,更是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驱动力。
稳定,作为资本市场运行的根基,其价值不容小觑。
以2024年四季度为例,政策组合拳效果逐渐彰显,沪深股市股票成交量、股票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126.4%和124.4%,与去年前三个季度相比,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波动明显趋缓。这种稳定态势为市场参与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就像社保基金这类“耐心资本”,以长期稳健投资风格闻名,在2022年初至2025年一季度末,连续13个季度持仓
海大集团、
盐津铺子等个股。
海大集团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下,得以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扩大市场份额,2024年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创近10年来新高。稳定的资本市场不仅让投资者坚定了长期投资的信心,也助力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为实体经济筑牢发展根基。
活跃,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动力,旨在提升市场的交易热度、资金流动性以及市场参与度。
2024年,资本市场改革举措频出,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科创板和创业板在推动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方面表现突出。截至2024年10月末,科创板拥有上市公司近58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科技、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公司数量占比近八成,众多半导体领域、人工智能领域及医药领域龙头企业汇聚于此。创业板上市公司达1360家,总市值超12万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相关公司总市值占板块比重高达75%。这些板块实施的20%涨跌幅限制、盘后固定价格交易等制度,有效提升了市场活跃度与定价效率。例如,在科创板上市的
中微公司,作为半导体设备领域的佼佼者,凭借活跃的市场交易,获得大量资金支持,加速芯片制造设备研发生产,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实力与产业竞争力。此外,北交所的设立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新路径,截至2024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平均换手率达到2.5%,高于主板市场部分股票,市场活力显著增强。
为实现资本市场“稳”与“活”的目标,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谋划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在稳定市场方面,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是重中之重。2024年,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恒大地产因信息披露违规等问题,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罚款41.75亿元。通过严格监管,有力地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了市场的公平公正。同时,打击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也在持续加强,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监管效率大幅提升,能够及时发现并查处违法违规线索,保障市场稳定运行。
在活跃市场方面,优化交易制度是关键一环。进一步完善涨跌幅限制,如适时对更多股票放宽涨跌幅限制,或引入动态涨跌幅机制,依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有望提升市场活跃度。做市商制度的引入也备受瞩目。做市商通过双边报价,能够有效增加市场流动性,改善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已广泛采用做市商制度,显著提升了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效率。未来在股票市场推广这一制度,必将为市场注入新活力。此外,丰富金融产品和工具,推出更多指数基金、ETF产品,以及创新型金融衍生品,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也将助力提升市场的活跃度和参与度。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资本市场新的发展基调下,紧跟政策动态,把握投资机遇至关重要。受益于交易制度优化的券商板块,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交易活跃度提升将直接增加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做市商业务、资本中介业务等也将为券商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优质企业,将在资本市场助力下实现快速发展,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这些领域的投资机会。在2024年,不少布局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的上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激增。南开大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研究课题组报告显示,自2018年以来,短短六年间,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总额从2018年的5875.19亿元,增长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1.10万亿元。这些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的企业,未来有望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总之,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稳”与“活”的定调,为资本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政策积极推动与市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资本市场将逐步构建起稳定与活跃并存的良好生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