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第三家外资全资控股券商诞生;8月金融数据改善,M2增速创2016年5月以来新高丨大资管一周情报

最新信息

央行再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第三家外资全资控股券商诞生;8月金融数据改善,M2增速创2016年5月以来新高丨大资管一周情报
2022-09-13 11:15:00
21世纪资管研究院吴霜实习生杜媛浩综合整理
  一、监管和政策
  1. 央行、银保监会发布2022年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
  为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强化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根据《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展了2022年度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认定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城市商业银行4家。按系统重要性得分从低到高分为五组:第一组9家,包括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广发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第二组3家,包括中信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浦发银行;第三组3家,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第四组4家,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第五组暂无银行进入。
  2. 中银协银行卡蓝皮书:未偿信贷余额8.62万亿,欺诈率连续五年下降
  9月9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22)》(下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截至2021年末,发卡方面,银行卡累计发卡量92.5亿张,当年新增发卡量2.7亿张,同比增长3.0%,增速逐年放缓;交易方面,全国银行卡交易金额1060.6万亿元,同比增长33.8%;受理方面,我国境内受理商户累计2798.3万户,同比下降3.3%,银联卡境外受理商户总数超过3500万户,同比增长9.4%;风险方面,银行卡未偿信贷余额8.6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9%;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60.4亿元,同比增长2.6%;银行卡欺诈率为0.32BP,较上年下降0.43BP,实现连续五年下降。同时,《蓝皮书》显示,2021年银行卡产业发展也面临着欺诈风险线上化、外部风险传导、黑灰产投诉等诸多挑战。
  3. 央行释放5大信号,事关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性金融工具等热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5日下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此次发布会关于货币金融方面的重要信号有以下几项: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丰富,既不缺价格工具,也不缺数量工具;中国应立足自己的国情自主实施货币政策,这在今年8月即有体现,在美联储加息步伐加快的背景下,中国选择了降息,以稳定宏观经济;人民币没有出现全面的贬值,未来世界对人民币的认可度会不断增强,为稳定汇率预期,央行9月5日17时左右公告称,为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至6%;引导金融机构将存款利率下降效果传导到贷款端,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信贷的成本;在各方面协力推动下,8月26日,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工具已全部完成投放,支持重大项目超过900个。
  4. 银保监会点名保险销售误导行为,并提到三大注意事项
  9月6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防范保险销售误导的风险提示。近期,有消费者反映,某些保险销售人员为提高销售业绩,在保险产品销售过程中,向消费者提供与实际不符或让人误解的信息,诱导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存在套路营销、诱导消费、强制搭售等问题,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销售误导行为的三大表现如下:隐瞒、混淆产品信息误导消费者;暗藏搭售误导消费者;夸大保险责任或承诺保证收益误导消费者。
  5. 证监会:探索推出碳排放等期货市场新产品
  在9月6日举行的2022年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在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红利和机遇,不断完善传统品种风险管理“工具箱”的同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导向和市场转型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推出碳排放、物流、指数等新型产品;紧贴产业需求优化合约规则,多措并举降低市场参与成本;加快开放型品种布局,进一步推动QFII、RQFII参与我国期货市场。
  6. 证监会鼓励区域性股权市场提供份额转让服务
  在服贸会期间举办的“2022全球PE论坛”上,业界热议新格局下的股权投资发展新机遇。证监会市场监管二部主任王建平在论坛上表示,将鼓励区域性股权市场提供PE份额转让服务。王建平认为,份额转让试点是顺应私募股权行业诉求、解决痛点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推进以下四方面工作,推动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和份额转让试点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深化份额转让试点工作,推动财政部、国资委等部委在国资基金份额进场等方面加强政策供给;二是,大力培育专业化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与各类机构加强合作,鼓励通过区域性股权市场提供份额转让等综合服务;三是,鼓励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优质中介机构,扩大中介机构服务范围,搭建全流程服务体系;四是,完善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生态体系,会同各方研究解决估值定价。
  二、 行业和机构
  人事变动:
  - 现任华夏银行副行长的关文杰或将升任行长,还需要经过上市公司的相关流程和监管部门的任职资格核准。
  - 9月9日晚间,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2022年9月9日收到陈震山的辞职信,陈因组织调动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和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及公司其他职务,辞任后他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 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再”)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和春雷已出任该公司党委书记,未来或将接任董事长一职。目前,中再官方网站上对于和春雷的介绍已由党委副书记变更为党委书记。
  - 9月6日,三星财险发布公告表示,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21次会议决议,吉庆燮辞去总经理职务,并指定任汇川担任公司临时负责人,代行总经理职权。
  - 9月6日,长江资管发布一则董事长变更公告,公司新任一把手已变更为高占军;原董事长周纯因工作调整原因离任,仍担任母公司长江证券副总裁一职。
  -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履新兴证资管。
  证券业年内罕见迎多位掌舵人,10位新董事长、12位新总裁接棒。据公开资料梳理发现,截至9月5日,年内已至少有百余位高管变动,其中离任高管51位,跳槽履新19位,内部提拔32位,还有12位高管跨界进入证券行业,另有29位高管新兼任或卸任部分职务。更迭、挖角、晋升、跨界、退休,成为了年内高管变动潮的五个高频词。
  第三家外资全资控股券商诞生,方正证券全盘出让瑞信证券股权。9月8日晚间,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与瑞信银行签署协议,转让所持有的49%瑞信证券股权,瑞信证券将由外资企业瑞信100%持股。目前,我国证券业17家外资参控股券商中,仅两家为外资100%控股券商,随着此次股权转让的完成,证券业将迎来第三家外资100%控股券商。
  又有银行加入“护价”大军,年内已有13家银行公布或拟公布方案。兰州银行9月8日公布,自2022年8月12日起至2022年9月8日,该行A股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4.53元,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根据《稳定股价预案》,该行将在股票价格触发启动股价稳定措施条件后制订该行股价稳定的具体方案,并在履行完毕相关内部决策程序和外部审批/备案程序(如需)后实施,且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予以公告。至此,今年已经有13家银行披露或拟披露“护价”方案。
  湖南金融监管局:组织金融机构支持隐债展期降息,全省银行未将任何一家平台公司贷款列入不良。9月7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布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通报披露了近期湖南省化解隐性债务方面的措施和情况。截至目前,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平台公司贷款不抽贷、不断贷,未将任何一家平台公司贷款列入不良,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通报还披露,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定期调度金融机构通过“六个一批”化债的数据情况,并及时向湖南省委省政府报告进展,1-7月,28家银行机构通过“六个一批”共为650亿元存量债务提供风险化解渠道。
  第二批政策性金融工具火速落地,进出口银行获批设立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公司。9月2日,进出口银行获银保监会批复同意设立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公司。当日,首批基金投放完成。近期,国务院明确新增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这意味着,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额度得到扩充、投资主体实现扩容、支持领域扩大后,第二批金融工具正加速落地。
  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提速,QFII/RQFII加快布局开放型品种。9月6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22年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表示,将稳步推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加快开放型品种布局,进一步推动QFII/RQFII参与,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积极探索对外开放新路径新模式,推进国际监管合作,不断提升大宗商品价格的国际影响力。9月2日,方星海还在2022年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相关部门将稳步扩大商品和金融期货国际化品种,支持开展期货产品结算价授权合作,实现期货市场开放路径多元化。与此同时,证监会将研究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加快推动境内国债期货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实现两地协同发展。在多位期货业内人士看来,这预示着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将进入快车道。
  货币基金AB 面:9成产品收益低于2%,但规模创两年新高。在流动性宽松背景下,货币基金收益率一直处于“跌跌不休”的状态,平均收益率一度低至1.49%,已经逼近2020年6月约1.44%的历史低点。截至9月2日,全市场一共有672只货币基金收益率进入“1时代”,占比超9成。不过由于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全球多数资产处于震荡下行之中,货币基金收益虽低,但作为避险资产,上半年依然获得了大笔资金的流入。根据中基协的数据,截至7月末,货币基金规模已经达到11.09万亿,相比6月增0.49万亿,这也是近两年的峰值。(21世纪经济报道)
  公募参与定增热情正攀升,前八月48家公募723亿出手定增。Choice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A股全市场定增规模为3884.8亿元,其中,共有48家基金公司参与定增,认购金额达723.27亿元,占比约为18%。从单月变动来看,定增回暖迹象明显,以竞价定增规模为例,今年定增市场在6月跌至冰点,仅112.77亿元,随后在7、8月迎来反转,两个月分别达到994.99亿元、423.25亿元。
  券商资管分化进行时:前二与其他券商收入显性断层,广发等4家资管收入占比超三成,六成正增长。据choice统计,上半年,42家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净收入(合并报表)共计219.56亿元,较去年的229.79亿元小幅下滑4.45%。尽管增速普遍下滑,但较全行业情况来看(上半年增速-7.94%),上市券商资管业务仍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
  央行年内第二次下调外汇存准率,离岸人民币迅速拉升200基点。9月5日晚间,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短线拉升近200个基点。此前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据悉,这是央行今年第二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这一比率意味着增加外币供应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人民币贬值的作用。当前我国市场主体外汇存款在9500亿美元左右,下调2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大约可释放190亿美元外汇流动性。(21世纪经济报道)
  地方审计披露部分中小行资产质量不实等问题,各方面多措并举推进改革化险。截至9月5日,25个省份公布了《关于2021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其中,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的经营管理情况作为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被多个省份纳入审计之中。审计披露了部分地方中小机构信贷资产质量不实,资金违规流入城投和房地产领域但支农支小力度不足等问题。对此,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在推出新一轮的改革化险措施。(21世纪经济报道)
  深圳人行第二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落地,累计提供激励资金5.4亿元。9月5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下称“深圳人行”)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已成功落地第二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为全市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资金4.38亿元,带动地方法人银行向普惠小微企业增加贷款投放219亿元。今年以来,深圳人行共落地两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21世纪经济报道)
  地方上报存量专项债限额内资金需求。多地在8月底前开展了存量专项债限额内资金需求申报工作,记者获得的南方某省通知称,为支持各地用好专项债结存限额,推动经济企稳向好,省属企业及下辖市县需在8月底前做好剩余新增专项债资金需求申报工作。该省要求,申报项目必须是已发专项债支持过的在建项目,且是2022年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专项债项目中经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审核通过的项目。该省还要求,项目必须是债券资金发行后、10月底前能够使用完毕的项目。(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股权投资额超2900亿,投资活跃度保持全国第一。2021年北京地区发生的股权投资案例超2400起,金额超过2900亿元,案例数和投资额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北京地区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试点自开展以来,交易规模已突破60亿大关。这是北京金融业在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方面交出的答卷。
  可转债批量下调转股价,持有人寻找交易性机会。市场进入调整,下修转股价的情况日益增多。近几日,中环海陆崇达技术豪美新材等多家公司发布公告称预计将有可能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今年以来,已有28只转债下调转股价,距离2021年高峰时,仅有一步之遥。分析认为,一方面,转债市场快速扩容,叠加今年权益市场行情反复纠结,或为下修提供土壤;另一方面,一定条件下,下修本身也可能催生发行人和投资者的共同诉求,从而形成合力。下修转股价带来不少交易性机会,有投资人甚至“要求”上市公司下修转股价。(21世纪经济报道)
  资产荒中的“三农”债:利率下行,今年发行规模已接近去年全年,更多银行准备入场。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拓宽可贷资金来源。据财联社记者统计,截至9月7日,年内共有4家银行发行5只“三农”债,发行数量已与去年相等。发行总规模为84亿元,是去年的92%。此外,也有银行将“三农”债发行提上日程。云南财经大学中国地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夏蜀表示,为应对“资产荒”难题和响应政策,银行向“三农”和小微领域深耕拓展。未来,对各家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参与发行“三农”债,可以保持乐观态度。(财联社)
  8月份商业银行债发行创年内新高,多渠道补充资本需求增大。8月商业银行债发行量创年内新高,达到2898亿元。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二季度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一季度有所下滑,叠加年度分红在三季度,银行资本补充需求在增加。此外,中小银行在本轮地产行情中或受拖累,不良贷款增加,进而形成潜在风险。(财联社)
  三、市场和数据
  8月金融数据有所改善,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390亿元。9月9日,央行发布8月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2.2%,创下2016年5月以来新高;2022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571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3万亿元,同比多增63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148亿元,同比少350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3045亿元,同比少6693亿元;8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少增926亿元。数据显示,8月金融数据改善尤其是中长期信贷恢复相对明显,国内需求已开启回升通道,但企业和居民储蓄意愿继续抬升。
  8月股票投资类信托成立规模超200亿创新高。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8月共计发行集合信托产品2175款,环比增加50款,增幅为2.35%;发行规模1611.38亿元,环比增加211.92亿元,增幅为15.14%。数据显示,8月固收类产品成立规模639.96亿元,环比增加8.95%;权益类产品成立规模213.51亿元,环比增加44.18%;混合类产品成立规模59.01亿元,环比增加40.56%。
  信托业6月末受托规模为21.11万亿,营收利润均下滑超两成。9月8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官网披露的《2022年二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为21.11万亿元,比2021年同期上升4715亿,同比增速2.28%,较一季度末的20.16万亿增长9483亿,环比增速4.70%。从经营业绩来看,在经济下滑的背景下,2022年以来,信托行业的经营业绩面临下行压力,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与人均利润同比均明显下滑。今年上半年,信托业共实现经营收入473.46亿元,同比下降21.39%;利润总额为280.22亿元,同比下降29.21%;实现人均净利润99.7万元,同比下降24.60%。
  股票市场:上周全A指数下跌2.20%;创业板指数跌幅较大,全周下跌4.06%;沪深300跌幅较小,全周下跌2.04%。上周金融风格小幅反弹,全周上涨0.32%;周期风格表现最弱,全周下跌3.84%。上周30个一级行业中,家电和房地产涨幅最大,全周分别上涨2.85%和1.66%;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和有色金属跌幅最大,全周分别下跌6.71%和6.24%。(苏银理财)
  债券市场:2022年8月29日至9月2日,债市震荡偏强,主要利空因素包括PMI读数略好于市场预期,国常会上增量稳增长政策部署;主要利多因素为深圳、成都、广州等地疫情反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上上周五2.643%下行2.04bps至2.6226%;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从上上周五2.8304%下行3.74bps至2.793%;国债期货T主力合约收盘价从上上周五101.93元上行0.345元至上周五的102.275元。(中信证券)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央行再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第三家外资全资控股券商诞生;8月金融数据改善,M2增速创2016年5月以来新高丨大资管一周情报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