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城市样本观察丨上海向海:海洋生产总值已超万亿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最新信息

海洋城市样本观察丨上海向海:海洋生产总值已超万亿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2022-09-16 18:36:00
“要聚焦加快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加紧出台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政策文件,积极推进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建设。”8月26日,上海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在2022年年中会议上再度强调。
  作为内地唯一海洋生产总值过万亿的城市,上海正在加速迈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2017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对上海提出的发展目标。迈向“十四五”,《上海市海洋“十四五”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海洋发展规划指标和重点任务基本完成,但对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及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因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能级,发展海洋经济,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等要求。
  这其中,完善“两核一廊三带”的海洋产业空间布局,是上海助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和能级提升、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不断完善的抓手。其中的“两核”指的就是——临港新片区、崇明长兴岛这两大海洋产业发展核。
  近日,聚焦临港核心区,上海打造“全球动力之城”的实施方案下发。将以临港为核心区,聚焦海洋等五大动力产业体系,到2025年,初步构建起体现“全球动力之城”品牌影响力的产业规模和产业体系。要累计实现动力产业重大项目投资1000亿元以上;引育5家以上百亿级龙头企业、50家以上“专精特新”产业链配套企业,建设安全韧性的产业链,力争动力产业总体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同时推动动力创新链自主性不断提升,累计实现研发经费投入超过1000亿元等。
  而另一核心的长兴,统筹推进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齐步走”。正全力打造长兴千亿级海洋装备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海洋装备为主导,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把长兴打造成为“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地、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引领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在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下,上海如何发展海洋经济,如何带动长三角海洋经济协同发展?
  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要超1.5万亿
  上海是我国内地首个海洋生产总值(GOP)超万亿的城市,拉动了同年全市近1/4的GDP。
  《2021年上海市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上海海洋生产总值为10366.3亿元,位居全国第四名,同比名义增长6.8%,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当年全市生产总值的24.0%,占当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1.5%。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南财智库、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现代海洋城市研究报告(2021)》,上海已经位列全球现代海洋城市第一发展梯队,也是内地唯一一个入选第一梯队的城市。上海海洋经济基础雄厚、海洋产业营商环境优越、海洋科技创新引领全球、现代化治理能力强,作为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中心城市,吸引了各地的科技、资本和人才,主导全球海洋要素集聚。
  2022年上半年,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城市海洋经济受到较大影响。
  自然资源部在8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上半年国际局势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特别是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疫情加剧,对海洋产业链供应链造成较大冲击。但与此同时,沿海地方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坚持“稳增长”主基调,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海洋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经初步核算,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4.2万亿元,同比增长1.2%,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润通航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福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经营情况压力非常大,挑战很多,困难重重。疫情最大的影响在于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港口和船厂的防控管理措施,对远洋轮船的靠泊数量,在船厂坞修的船舶数量,以及对服务企业的服务能力,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船舶服务业的经营压力大。
  “对于公司船舶设计板块,主要是和客户、团队见面沟通受到一定影响,公司通过居家办公远程交流的方式可以尽量完成服务,但进度会受影响。船舶建造板块的影响主要是物流不通畅,另外一旦疫情严重会阶段性停产,这部分影响比较大。但公司在停工后加班加点赶进度,尽量去满足原定的交期。”天海防务总工程师秦炳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上海市海洋“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上海要达到1.5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的目标。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多因素影响下,给目标的完成带来更多挑战。
  “疫情对海洋生产总值中的交通运输业影响大,尤其是沿海跨省客运受影响最大,包括代表最新海洋旅游业态的邮轮旅游。”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首席专家李小年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李小年建议,尽快突破政策和制度瓶颈,深化改革开放,在上海开展邮轮海上无目地游,比如同一港口往返、到国际水域巡游、中途不停靠不上下客的模式等,并试点沿海游,不要一刀切。此外,上海可以考虑率先改革和完善我国海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例如在滨海旅游(2022年7月已调整为海洋旅游)中纳入邮轮经济统计指标。
  “以千亿级万亿级产值的邮轮经济为例,不是简单的靠泊量和游客量就可以反映海洋旅游对海洋生产总值的贡献,需要综合统计邮轮船舶港口服务、总部经济、游客和船员消费等各方面的直接贡献,还要考虑到邮轮设计建造、邮轮旅游服务带来的广告业、金融业等经济贡献。”李小年说。
  海洋科技创新待加速
  海洋科技创新是中国发展现代海洋中心城市的突围方向之一。主流赛道为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其中,以上海为中心的东部海洋经济圈在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上积累的优势较为突出。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汇聚亚星锚链中国船舶振华重工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十三五”期间,上海市海洋生产总值稳步提升,临港、长兴“双轮驱动”成效明显。临港海洋产业发展核聚焦先进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建设了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促进海洋科技资源集聚、研发孵化和成果转化。
  几大新兴产业中,《2021年上海市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披露,上海海洋油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增长较快,全年分别实现增加值18.7亿元、6.5亿元和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分别为43.8%、47.7%和48.1%。
  与此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上海市海洋经济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产业结构仍有较大调整空间。
  以2021年数据来看,滨海旅游业比重最高,占全市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58.3%,其次是海洋交通运输业,占比33.8%;海洋船舶工业占比5.4%;海洋化工业占比1%;其他海洋产业占比1.5%。
  可以看到,以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拉动了上海2021年GOP的92.1%。
  因而,《上海市海洋“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要重点支持面向未来的新型海洋产业,协同推进深远海资源勘探开发、深潜器、海水利用、海洋风能和海洋能等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和应用,推动建设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综合产业集群。此外,海洋碳汇交易;优化蓝色经济空间布局;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临港新片区,打造海洋+智造和全球海洋大数据平台等也提上日程。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国家交给上海的一项重大任务,对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建设海洋强国和实现上海高质量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李小年认为。
  为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稳步提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能级进程,并加强全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李小年建议,要充分发挥临港新片区作为特殊经济功能区,浦东新区“特区立法权”等优势争取中央政策在海洋治理、海事航运规则方面的试点予以授权。尤其是在海洋海事航运规则方面的制度创新优势和先行先试权方面,目前临港新片区在航运服务对外开放方面,争取了对外籍货轮试点开放以洋山港为中转的沿海捎带政策,未来还需要扩大试点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对外开放的具体方案,率先出台上海版邮轮沿海游和海上游试点方案,争取放宽对进口游艇船龄的限制从一年到五年,以及与专业机构联合开展海洋核动力平台国际法律体系课题研究等。
  在船舶供应和船舶技术保障服务方面,“主要是行业标准化的创新,同时推动船舶供应产学研的结合,推动新一代船舶供应产品的研发。从行业看,我们需要进一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提升船舶供应服务行业的政策创新,和国际接轨,使我国相关行业的监管和管理,能够和新加坡等国际航运中心同频。”黄福宇称。
  推进长三角海洋经济协同发展
  “海洋城市是陆域经济和海域经济的平衡和连接点,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一批现代海洋城市将成为重点枢纽,对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沈体雁在2022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期间指出。
  对于上海来说,巨大的海洋经济体量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其要进一步做好引领作用,做好区域联动并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海洋治理中。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中,已有南通、宁波、舟山等地提出建设现代海洋城市,但从目前发展来看,整体能级和经济体量还不大。从《现代海洋城市研究报告(2021)》来看,上海位于第一梯队,宁波-舟山是第三梯队,连云港、南通和温州则在第四梯队。
  “我们在长三角如宁波、舟山、南通等主要港口的联动频繁,这些港口在操作层面,可以承接一部分业务转移。”黄福宇也表示,这方面业务占比暂时还不高,因为各城市的政策还不一致,所以操作层面比较复杂。希望在长三角地区能够看到更多的政策协调,帮助企业在长三角实现资源共享,为客户提供长三角地区的船舶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
  如何做好区域联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如何与周边特色中心城市互相赋能?
  “超大型海洋城市的临港产业发展都有一定生命周期,作为该城市区域内的其他中型城市,应抓住中心城市生命周期迭代的窗口机遇。”沈体雁表示。一是与第一、二梯队的港口进行协同发展,承接中心城市临港产业转移,例如南通可考虑探索如何与上海分担协同部分功能,从而实现本地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二是要走专业化道路,在中心城市的周边还有一些发达程度相对不那么高的海洋城市,尚不具备超大、特大型城市的人口规模和齐全的产业链规模优势,因此更要走“小而精”“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8月5日举行的“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南通协同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创新实施大通州湾体制机制,全面加快新出海口建设,聚力突破重大产业项目,驶入新一轮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自去年12月国务院批复《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来,南通系统推进沿海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建设全国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
  秦炳军表示,目前天海防务的设计业务在上海,建造基地在江苏。未来计划在江苏、浙江等地设立相关船海设计研究院,共同推进长三角海洋产业的发展。
  李小年建议,在推动区域海洋经济协同发展方面,上海要加强与北部海门、南通的对接。此外,还要加快推进沪舟甬跨海大通道项目尽快落地,与浙江共同打造长三角海上国际开放枢纽示范区,共同打造更高水平更加开放的沪浙海上自由贸易港。针对疫情对旅游消费和习惯带来的变化,她还建议设立长三角区域海洋旅游协同发展机构,完善邮轮旅游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提上议事日程。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海洋城市样本观察丨上海向海:海洋生产总值已超万亿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