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集团:乘风向海 雄开万里新航程

最新信息

广州港集团:乘风向海 雄开万里新航程
2022-10-09 10:02:00
晨光熹微,广州港南沙港区已是一派繁忙:巨型桥吊林立,400米大船频靠,映射着千年商都“不打烊”的对外贸易。
  十年来,中国港口联通全球,成为经济发展的中枢和对外链接的重要纽带;十年来,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但越来越多排名靠前的船公司巨头都把枢纽航线放到了广州港
  港口雄开万里流。作为广东省最大的港口码头运营商,广州港集团深度参与交通强国建设,助力广州打造国际航运枢纽,服务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加快区域港口合作,助力广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发挥广州港“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交汇点区位优势,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畅通大循环、联通“双循环”提供支撑和保障。
  古港蝶变老城焕新
  港航界有句老话:港口大不大,看吞吐量;港口强不强,看集装箱。集装箱可以衡量一个港口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地位。
  广州港货物吞吐量由2012年4.5亿吨增长至2021年6.5亿吨,世界排名第4;集装箱吞吐量由2012年1474万标箱增长至2020年2447万标箱,世界排名第5。
  这既得益于国家战略持续赋能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也得益于区域经济的向好发展,更离不开港口自身的锐意进取。从一个内河港成长为国际海港,广州港一路见证了广州的开放气魄与发展格局。
  自2015年以来,广州编制和实施了三轮三年行动计划,从港口码头、物流网络、仓储配套,再到集疏运网络、航运服务,广州的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不断扩展。
  看广州港南沙港区,南沙港一至四期集装箱码头、粮食码头、汽车码头等一应俱全。在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和南沙港铁路的加持下,广州港国际大港地位进一步巩固,辐射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为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奋力实现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千年商都,沧海桑田,城以港兴,港为城用。广州港与城市发展相生相伴,广州港2000多年的历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更是一部广州港城融合发展史。
  古港蝶变,老城焕新。
  自1994年开业以来,黄沙水产市场被称为“永不落幕的海鲜盛宴”。今年9月29日,黄沙水产新市场项目主体结构封顶,这里在满足现有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异地搬迁的基础上进行业态创新升级,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的智能化标杆性水产交易市场。
  珠江河畔,具有百年历史的太古仓码头正在升级。今年3月,广州港太古仓复建区项目正式动工,将打造广州首个以港口文化为主题,集岭南文化、现代艺术及国际潮流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新标杆。
  珠江向海,视线东移。在城市、港口、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黄埔港有了新的历史任务,沿袭着千年商都的基因,黄埔临港经济区将大力推动航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打造世界一流滨水岸线和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战略支点。
  守护好“老城市”为“新活力”提供的历史积淀和坚实基础,涵养着“新活力”为“老城市”注入的蓬勃朝气和源头活水。如何成为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港口之变正是广州的一份答卷。
  区域竞合港湾联动
  大港口串起大通道,大通道促进大循环。《广东省港口布局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广州港和深圳港携手港澳基本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
  建设世界级港口群,资源整合成为关键议题之一。近年来,大湾区通过“大湾区组合港”“湾区一港通”模式实现进出口货物的快速增长。
  广州海关联合广州港推出“湾区一港通”项目,将南沙海港作为枢纽港,珠江内河码头作为支线港,海关通关、查验等环节延伸到沿江港口,形成“两港如一港”的一体化操作。
  前段时间,一船从日本进口的汽车配件集装箱货物在南沙港区经“湾区一港通”模式运抵花都港,卸入码头后由东风日产提离码头,以最快时间投入企业生产,这就意味着花都港是南沙港堆场的延伸,两港口岸实现一体化通关。
  目前,“湾区一港通”项目已常态化联接12个内河码头,2022年上半年通过广州海关“湾区一港通”模式进出口货物超5万标箱。
  由广州、佛山、中山三方共同投资建设的南沙四期码头今年7月投入运行,这也是大湾区港口群区域合作的一个示范。
  佛山、中山制造业发达,集装箱生成量较大,这次共建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将有利于发挥佛山、中山内河码头较多和南沙港区集装箱内河中转比例较大的优势,改变佛山、中山两市没有大型海港码头的状况,枢纽港与内河港口联动发展,进一步提升三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随着大湾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和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概念的提出,大湾区港口群迎来新机遇,各港口将通过加强合作、明确分工,推动航运服务资源跨境跨区域整合。
  今年7月,装载着4.3万吨油菜籽的进境粮食船舶“马略卡”轮,在茂名港博贺新港区通用码头2号泊位卸下第一斗油菜籽。这是整个茂名港口岸首艘入境的外籍粮船,填补了茂名港口岸进境粮食业务的空白。2019年3月,广州港集团在茂名市投资兴建的首个十万吨级深水大港正式开港,成为茂名等粤西地区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面向东盟联通世界的门户枢纽。
  围绕“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的工作要求,广州港集团加快推进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合作共建的港口项目进展。
  新动能蓬勃生长,新局面不断开创。今年,韶关港北江港区白土作业区一期工程于今年一季度正式开工;茂名港博贺新港区二阶段工程于6月正式动工;广州云浮国际港项目水工结构工程已完工,佛山港高明港区高荷码头工程正加快主体结构施工;揭阳港大南海码头项目已完成使用岸线报批工作。
  广州港正以更大的责任担当、更有力的政策举措、更创新的思路办法,加快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正在南粤大地呈现出巨大潜力与广阔前景。
  乘风向海融通全球
  9月16日,北部湾港集团与广州港集团在南宁签订“两湾快航”合作框架协议,致力打造沿海沿边沿江开放合作、产业协同发展引领区。
  港口与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依,更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广州港是华南地区唯一的大型综合性主枢纽港,具备内贸和外贸功能,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方面,优势无可比拟。
  2021年12月31日,南沙港铁路建成通车,成为首条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南沙自贸片区境内的客货双线铁路。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国际港、南沙港铁路两大国际物流枢纽项目通过广珠铁路实现南北联动,海陆牵手,将有力推动形成陆海空联动、区域协调互济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今年5月30日,南沙港铁路开出首趟中欧班列,实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南沙港无缝连接,让“湾区制造”从大湾区稳定直连欧亚内陆国家。
  “以往从广州南沙发往欧洲内陆城市的货运一般是先通过水路集货到南沙,再走海运到国外港口转陆运,全程需要35—40天。南沙港铁路通车后,货物从内河码头经船舶运输到南沙港后,可以通过铁路运往多个中欧班列站点发往欧洲内陆,时间上就要节约20多天。”广州保畅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望介绍。
  RCEP的持续利好将带动区域航运经济、区域枢纽始发与终端港口及航线的进一步发展。上半年广州港集团净增外贸班轮航线13条,其中RCEP航线占11条,带动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9.5%,其中南沙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6.5%。
  随着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正式投入运行,江海铁多式联运在这里集聚,南沙港区正成为“立体式”的交通枢纽。如今,南沙港区开通的外贸班轮航线达到150条,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
  共建高水平开放门户,是《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提出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也是南沙贯彻“面向世界”开放导向的重要抓手。
  “未来,广州港集团将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部署,加快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完善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更好发挥以港兴城、以港强产、以港促联作用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物流节点功能,为构建广东综合交通体系以及‘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支撑沿海经济带重大产业布局作出港口更大贡献。”广州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益波说。
  小港兴城,大港兴国。悠悠广州港,曾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如今,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港口,广州港乘风向海、雄开万里、面向世界,期待两千年长盛不衰的广州港续写新航程,做强融通全球的门户。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广州港集团:乘风向海 雄开万里新航程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