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走强与中美货币政策分化致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观点集锦

最新信息

美元走强与中美货币政策分化致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观点集锦
2022-10-11 11:53:00
近期,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9月26日早间,在岸人民币对美元跌破7.15关口,续创逾2年新低。此后,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电视会议在27日召开,会议强调,外汇市场事关重大,保持稳定是第一要义。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拥有坚实基础。
  在本次调研中,首席经济学家们对本轮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讨论了人民币大幅贬值将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哪些影响,我国应如何应对这些影响等问题,并对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做出了预判。
  主要观点
  美元指数走强和中美货币政策分化是导致本轮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的主要原因。短期来看,人民币的大幅贬值将导致部分资本外流,使得我国资本市场承压;但长期来看,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较为有限。
  1、导致本轮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的原因是什么?
  美元指数走强和中美货币政策分化是导致本轮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的主要原因。
  李文龙:一是美联储的快速加息与进一步加息的预期,吸引了大量非美资金流入美元市场。二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处于降息阶段,与美联储加息形成反差,加之中国经济下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贬值。
  周雪:本轮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是强势美元,以及机构投资者对人民币做空的压力。
  谢亚轩:8月15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快速贬值的原因:第一,美元走强。美联储大幅加息,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反弹;同时,市场担忧欧洲冬季爆发能源危机,导致美元指数回升。第二,8月15日MLF利率调降。第三,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房地产问题仍未解决。
  丁安华:外部因素方面,美联储紧缩态度超预期强硬,美元指数走强,一度站上110的高点,中美利差倒挂幅度加深。美国近期经济表现也助长了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美联储要实现控制通胀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内部因素方面,中国内外需数据表现疲弱,央行超预期降息令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加剧。内需方面,近两个月的宏观和金融数据仍偏弱,虽然8月经济数据边际上出现改善,但尚不能确认经济拐点的到来。央行3季度下调了MLF和OMO利率引导LPR利率下行,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加剧。外需方面,在去年的高基数以及海外加息抑制总需求等的影响之下,出口增速回落至7.1%,顺差从1012.6亿美元下降至793.9亿美元,且随着海外央行加息的逐步推进,外需将面临持续回落的压力。
  王涵: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主要原因是美元指数的大幅走强。美元指数的走强,原因是美联储持续大幅度加息,以及欧洲在能源限制下遭遇明显的衰退风险,导致欧元对美元汇率明显贬值,而欧元在美元指数中的权重有57.6%,由此使得美元指数大幅走强。
  许思涛: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主要因为美元的压倒性强势,美元的强势主要源于利差(美联储对通胀的态度越来越强硬)和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加剧,以及在大部分资产(股票、债券和比特币等)都遭到抛售的情况下,美元被视为一种避险资产。与此同时,在全球利率上升的背景下,日本和中国的央行出于国内原因采取了宽松的货币立场,这反过来又加强了美元的强势。但客观来看,人民币只是对美元贬值,对英镑、欧元、日元仍是处于升值状态。
  2、人民币的大幅贬值将对我国宏观经济带来哪些影响?我国应如何应对这些影响?
  短期来看,人民币的大幅贬值将导致部分资本外流,使得我国资本市场承压,但长期来看,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较为有限。
  祝宝良:短期将导致部分资本外流,资本市场动荡;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但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基本稳定,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进出口、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限。
  在应对方面,要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的经济稳定器作用,没有必要干预汇率。
  周雪:人民币大幅贬值会输入通胀压力,加大资本流出的压力,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目标
  丁安华:人民币破7从情绪上对股债资产均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通常偏短期,可能很快就会结束。影响资产价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难以归结为单一的汇率因素。不过,从中期的角度来看,债券利率波动是汇率波动的因而非果,中美利差如能企稳收窄将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企稳反弹,而A股在过去几年与汇率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两者常常同步下跌。因此,若后续人民币出现快速跌向7.2的情况,则需要警惕A股进一步下探的风险。
  王涵:近期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是美元指数的走强,跟中国的基本面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对于人民币贬值,市场可能担忧:1)对进出口的影响。有利于中国出口,同时进口价格上升,可能带来输入性通胀压力。但考虑到其他货币对美元同样贬值,因而主要影响以美元计价结算的进出口。2)资金流出压力。如果继续有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可能有资金外流压力。
  应对人民币贬值,当前应该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恐慌。央行已通过外汇风险准备金、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等措施引导市场预期。
  许思涛:人民币贬值其实对中国的通货再膨胀是具有相对积极作用的,客观上有助于增强出口方面的竞争力(尽管这不是有意为之)。但一些行业,如航空公司或能源进口商将受到人民币贬值的不利影响,但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来应对这些挑战。
  3、如何看待未来一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在本次调研中,经济学家们预计未来一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将有所贬值,同时,他们对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预期由上月底的6.84下调至7.11。
  郑后成:预计人民币汇率大概率在2023年3月左右或者在2023年春季彻底反转。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有以下三点:第一,从宏观经济基本面看,当前工业企业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大致在2023年3月左右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也就是宏观经济的复苏阶段。反观美国,随着美联储加息的持续推进,2023年第一季度,美国ISM制造业PMI与Markit制造业PMI大概率在荣枯线下持续下探。综上,2023年3月起我国宏观经济有可能强于美国。第二,从货币政策看,美联储降息时点大概率落在2023年下半年,其中,三季度的概率大于四季度。反观我国货币政策,在2023年3月我国宏观经济进入被动补库存阶段的情况下,叠加美联储降息,预计届时我国央行降息的必要性下降。也就是说,货币政策层面发生了有利于我国的根本性变化,利多人民币汇率。第三,从美元指数的角度看,主要有两条线索。首先,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加息进程的推进,全球宏观经济总需求承压,对国际油价形成利空,也对作为原油出口国的美国形成边际利空。其次,“俄乌冲突”出现了有利于乌克兰的苗头,欧元区宏观环境有望得到边际改善,欧元区宏观经济有可能得到边际提振。值得指出的是,美联储通过加息打压通胀的同时,也对国际油价形成利空。这意味着此前受益于高油价的俄罗斯可能面临财政收入增速下行的局面。这一情况也促使俄罗斯寻求尽快结束俄乌冲突,进而对欧元区形成边际利多。
  李文龙:未来一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中美经济增速差异。如果中国经济在2023年企稳回升,人民币币值将获得进一步支撑。二是中美利率水平。预计2023年中美利率仍将处于“中低美高”局面,但美国进一步加息预期将消失,美元指数走高动能耗尽。三是地缘政治形势。如果俄乌冲突升级,全球避险资产可能会加大投向中国。四是政策面也不支持人民币继续单边大幅贬值。综合来看,当前人民币已经处于阶段性低点,预计2023年人民币将缓慢升值到6.8左右。
  康勇:中美处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疫情走势、通胀增速、货币政策等因素此消彼长,也会在短期内加大汇率的波动。不过虽然短期汇率难以预测,但中长期走势是由国家经济发展、物价变化、资本账户管理方式等基本面决定的。近期央行已经采取措施稳定汇率走势,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复苏,未来一年内人民币有望在现有水平上企稳回升。
  程实:汇率是一个相对概念,人民币对美元虽呈现贬值态势,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依旧保持相对稳定,而后者对国际贸易开展更具积极意义。在经济增速回升、通胀可控、政策空间较足的多重加持下,人民币汇率稳定仍具备较强物质基础。考虑到全球经济环境渐趋复杂多变,市场主体和政策当局也需警惕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心魔”的可能出现。展望未来,从短期看,政策发力将帮助中国经济基本面渐次改善,有望为市场预期企稳创造条件;从中期看,中国制造业和产业链韧性仍旧明显,有望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支撑;从长期看,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有望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
  谢亚轩:央行已调降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并可能已经启动人民币汇率逆周期调节因子。但未来还须见到两点变化才能扭转趋势:一是国内经济明显好转;二是美元指数回落,这需要美联储加息进程放缓、欧洲能源风险有所解除等。
  王涵:未来人民币对美元可能升值。首先,美国控制住通胀后,货币政策紧缩节奏或将明显放缓,美元指数可能回落;其次,中国经济在逐渐恢复,在美欧都面临衰退风险的背景下,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美元走强与中美货币政策分化致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观点集锦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