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不断丰富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

最新信息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不断丰富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
2022-10-11 13:27:0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总量连续跨越多个重要关口,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10万亿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金融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定位,特别是货币政策始终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灵活适度调整,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控。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通过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积极推进以利率等为核心的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不断丰富,各项政策工具向实体经济传导顺畅。同时,货币政策调控框架逐步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货币政策调控在预期引导、精准发力等方面显著增强。此外,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提升,也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市场主体对利率敏感度提升等息息相关。
  货币政策调控“有力、有度、有效”
  在总量工具的运用上,据统计,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共1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10.8万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完善中央银行调节银行货币创造的流动性、资本和利率约束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稳住了“货币锚”,既保持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又避免了“大水漫灌”,有效防范了宏观金融风险。2018年至2021年,我国M2平均增速为9%,与同期名义GDP8.3%的平均增速大致相当。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近期发文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并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反复扰动,稳健货币政策保持定力、顶住压力、科学施策,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没有大起大落、大放大收,而是始终坚持稳字当头、以我为主,保持货币金融条件的合理稳定,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保持了物价形势稳定,支持了宏观经济大盘稳定。
  宏观杠杆率水平方面,从纵向来看,中国宏观杠杆率到2021年末是272.5%,比2016年末上升了23.9个百分点,5年年均上升约4.8个百分点。2016年至2021年这5年,中国GDP年均增速约为6%,CPI年均涨幅约为2%,平均每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300万人。也就是说,中国以温和可控的宏观杠杆率增幅支持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较多就业”的优化组合,宏观调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横向对比来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各国普遍采取了超宽松的刺激政策来应对衰退,中国则以相对较少的新增债务支持了经济的较快恢复,宏观杠杆率的增幅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2021年末,国际清算银行统计的全部报告国家的杠杆率平均水平是264.4%,比2019年末高18.3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这一数据是16.5个百分点。专家强调,这体现出我们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的宏观政策取向,货币政策调控“有力、有度、有效”。在稳杠杆的同时,中国经济表现持续保持领先,通胀总体可控。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不断
  货币政策既可以发挥总量政策功能,也可以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围绕支持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逐步构建了适合国情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例如,2019年,人民银行构建了“三档两优”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新框架。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是用改革的办法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和信贷资金配置,有利于处理好总量和结构的关系,增强服务县域中小银行的资金实力,更好立足本地,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
  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人民银行先后出台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和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并创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即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以此推动金融机构缓解中小微企业贷款还本付息压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力度。2021年,为支持碳中和、促进绿色减碳,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2022年,人民银行先后出台了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
  “相较于总量工具,结构性工具对流动性总量的影响较小,更容易将流动性控制在合理充裕的状态并实现流动性的精准滴灌,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也更易避免出现结构扭曲、推高宏观杠杆率等问题。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是在总量工具基础上做的加法,对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也有贡献。”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表示。
  实践证明,在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下,金融机构对普惠小微、“三农”、绿色发展和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数据显示,2022年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21.9万亿元,为2018年初的2.7倍;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5255万户,是2018年初的2.5倍;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显著下行,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所缓解。
  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实际贷款利率下行
  利率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石,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领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2015年10月,人民银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我国利率管制基本放开。然而,取消对利率浮动的行政限制并不意味着人民银行不再对利率进行管理。此后,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转变为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增强人民银行引导和调节市场利率的有效性。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也由广义货币量为中介目标的数量型框架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价格型框架转变。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贷款实际利率同时受到市场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即我们常说的利率双轨制。双轨制形成了市场价格的扭曲,阻碍了政策信号向贷款实际利率的传导,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张旭说。
  为了破解我国利率体系的双轨制问题,2019年8月,人民银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贷款定价锚由此前的贷款基准利率转变为LPR,而LPR直接挂钩人民银行政策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利率并轨“靴子”落地。
  张旭表示,与LPR改革之前的双轨制相比,当前MLF利率—LPR—贷款利率的利率调控传导路径明显更为市场化,也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更为及时和有效。从货币政策调控的角度来看,LPR改革的意义在于,将LPR挂钩MLF操作利率,增强了人民银行对于信贷市场利率的调控“抓手”,为未来进一步畅通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货币政策调控向价格型框架转型奠定基础。
  从LPR改革对贷款实际利率的整体影响上看,自改革以来,企业贷款利率从2019年7月的5.32%降至2022年8月的4.05%,创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
  除了贷款端的LPR改革,人民银行同时注重从存款端入手,推进存款利率进一步市场化,稳定银行负债成本,以改革的办法推动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下行。2021年6月,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准利率浮动倍数形成改为加点确定,消除了存款利率上限的杠杆效应,优化了定期存款利率期限结构。2022年4月,推动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机制的逐步健全,2022年9月中旬,国有商业银行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带动其他银行跟随调整,其中很多银行还自2015年10月以来首次调整了存款挂牌利率。这是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稳定负债成本的主动行为,显示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人民银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充分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推动提升利率市场化程度,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发挥好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不断丰富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