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形“知产” 化为有形“资产”

最新信息

让无形“知产” 化为有形“资产”
2022-10-14 11:26:00
随着庄严肃穆的钟声,9月28日,东莞市举行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人才示范点专场)发行仪式,成功推出全国首支以“人才”为主题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共有14家东莞企业获得低成本融资1.93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出席仪式并致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元元,市政府秘书长严继宗等出席仪式。
  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是指企业将自己的知识产权(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交给发行主体,在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吸引银行等投资单位前来投资。证券化产品会预先设定一个投资回报率,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越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就相应越低。
  专家介绍,在全国来看,东莞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规定的投资回报率在同类产品中最低,企业融资成本也是全国最低,当前发行状况良好。投资回报率低却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有两点原因:一是首批14家企业都是东莞的优质企业,其知识产权质量高、风险低;二是产品是一年期的,流动性好,目前市场上这种产品非常稀缺,供不应求。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吴擒虎唐卓见习记者谢麦诗实习生郑家琪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孙俊杰统筹:吴擒虎
  14家莞企低成本融资1.93亿元
  活动现场为14家知识产权企业授予牌匾。本次推出的全国首支以“人才”为主题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为14家莞企低成本融资1.93亿元。
  作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东莞坚持以打造人才示范点为突破,全力推动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创新,为技术转化与金融资本搭建合作之桥,拓宽广大科技企业融资渠道,让专利变现跑出“加速度”,对全国全省知识产权证券化改革探索新路具有重要意义。
  吕成蹊对东莞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表示热烈祝贺,向深交所及相关单位对产品发行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知识产权证券化是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是无形“知产”向有形“资产”转化的重要途径。东莞拥有近8000家高新技术企业、50万件注册商标、1.3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持续发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基础良好、空间广阔。
  吕成蹊表示,本次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也是东莞人才工作的一次创新,有利于推动东莞人才工作更好发展。近年来,东莞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吹响“是人才,进莞来”引才号角,深入实施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人才总量达到280多万,其中高层次人才20多万。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指挥下,在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未来还将涌现更多优秀人才,东莞将竭尽所能为广大人才提供满意服务。
  广东通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莞科技”)就是14家受益企业之一。扎根东莞、潜心发展,通莞科技在过去20年里,从传统的银联POS机租赁服务商蝶变为全国银行卡收单专业化服务领域首家新三板上市企业,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通莞科技财务负责人柯志娟介绍,通莞科技主营聚合支付平台,企业的发明专利围绕着主营业务展开。这是一种基于POS的聚合支付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在2016年投入研究,2017年投入市场并且取得较好的成绩。目前通莞科技的聚合支付平台日交易额超2亿元。
  如今,东莞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成功发行,为通莞科技带来一片崭新的广阔蓝海。
  知识产权证券化不仅是打破中小企业融资桎梏的工具,而且是推动中小企业实现产业升级、促进创新建设的重要手段。柯志娟介绍,过去主要通过抵押公司的有形资产进行融资,去年授信额度在5000万元左右。
  而在东莞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后,通莞科技顺利获得融资1000万元。并且在政府配套的政策宣讲中,通莞科技对该产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出现,加快了知识产权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为处在融资困境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新型融资思路。“能够将自己的发明专利转变成资产,是莫大的荣誉和精神鼓励。”柯志娟说。在过去,发明专利对于技术人员而言,从某种意义上只是“署名”,而现在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变现”,让企业更加重视人才,鼓励技术钻研和创新。
  企业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
  东莞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企业中引起热烈反响。
  此次发行证券化产品,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宜安科技”)获得2500万元融资。
  宜安科技是一家从事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去年,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达7000万元,约占公司总营收的7%。经过数十年的研发,宜安科技掌握了两项领先全球的先进材料——医用镁合金、液态金属。
  折叠屏手机为何如此柔软,在变形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页面清晰、色彩如故?液态金属发挥了关键作用。宜安科技液态金属年创造营收近2亿元,主要用于3C电子、汽车生产等领域。宜安科技财务总监李文平表示,液态金属已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之一,未来将大有可为。
  李文平表示,这笔2500万元的融资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与重视,将会运用到产品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一方面,科技型企业的研发费用支出高,而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推广需要时间,因此企业存在资金压力,这一笔融资带来的资金支持是可观且及时的;另一方面,这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在吸引高层次人才方面,人才越来越看重公司的研发实力以及对研发的重视程度,获得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后,人才可能会更有意愿加入公司。”李文平说。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拓斯达”)也是受益企业之一,获得2500万元融资。
  作为首家登陆创业板的广东省机器人骨干企业,拓斯达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注塑装备、CNC设备等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在参加东莞市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之前,拓斯达从未开展过知识产权融资。拓斯达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孔天舒表示,此前,公司主要融资渠道为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公开发行股票、向金融机构贷款等,知识产权证券化有利于提高企业部分无形资产的使用效率,拓宽公司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研发投入1100万元、研发周期达两年的五合一伺服驱动器,是拓斯达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成果之一。该驱动器目前的年使用量约1.5万个,主要应用场景是拓斯达直角坐标机器人
  目前,中国伺服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市场处于成长阶段,增长空间大,且增长速度明显。伺服系统行业随着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不断提升,伺服系统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国产伺服系统替代国外伺服系统的步伐也在加快。拓斯达伺服驱动器实现五轴合一,采用标准的总线通信网络,满足机器人的点位控制专业应用要求,技术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现已申请国内发明专利4项。
  “融资难、融资贵”时常困扰着企业发展。孔天舒表示,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能让科技含量高、资产轻的企业在发展路上“轻装上阵”,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口碑,为实体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提升员工的忠诚度和凝聚力。
  有的企业受访者还为东莞深化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提出了建议。柯志娟建议,知识产权主要是对企业的知识成果做保护,很多企业拥有新的创新点或者技术能力,但是缺乏专利申报和争取成果证券化的能力,建议政府可以针对这些问题组织主题宣讲活动,或者推荐一些专业机构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和服务。
  东莞知识产权金融涌现多个“全国率先”
  从“东莞堵车全球缺货”的制造业大市,到“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科创强市,东莞正加速蝶变。在经济爬坡换挡的关键时期,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近年来,东莞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多方面精准施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引金融活水,灌溉知识产权之花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在东莞开展得如火如荼,涌现多个全省、全国先进经验。
  比如,在2020年疫情刚暴发之际,口罩生产企业广东春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春夏科技”)反映,由于口罩等防疫物资的订单激增,企业需要资金扩大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得知情况后,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及时与银行联动,将企业拥有的3项实用新型专利进行质押登记,为春夏科技争取到1500万元贷款。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广东省首单针对防疫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获得国务院肯定和推广。
  近年来,东莞在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方面接连不断涌现出先进经验和首创案例。
  2020年,太平洋财险东莞分公司与爱车小屋、正业科技等企业签订全国首批知识产权法律费用保险单。据了解,知识产权纠纷维权尤其是发生在海外的纠纷维权周期长、诉讼费用高,败诉后企业犹需要承担高额的法律费用,使不少莞企不敢维权。针对这一问题,东莞与太平洋财险合作推出知识产权法律费用保险单,无论企业是原告或是被告,都可覆盖律师代理费和诉讼费,解决了企业面对知识产权纠纷时不敢维权的后顾之忧。
  在推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法律费用保险单之前,东莞还有三项走在全国前列的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举措——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在银行贷款总额10%范围内,对专利质押贷款不能按期还款的,由政府按照100%的比例进行风险补偿;签订全国首单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混合质押融资;创下全国单笔最高专利权质押融资额。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今年,东莞将目光聚焦于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动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与保险公司签订“托管+保险”合作协议。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方晓梅介绍,中小企业无力负担单独的知识产权工作团队,现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越来越成为中小企业的选择,在知识产权工作格局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为了降低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的风险,人保东莞分公司和东莞联合推出“侵犯专利权责任保险”,将托管企业在托管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有利于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的发展壮大。
  接下来,东莞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将继续对标先进,提升企业创造、运用知识产权的意识,为服务“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定位、培育经济新动能做出应有贡献。
  ■专家解读
  东莞知识产权证券化
  是个待挖“富矿”
  东莞市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投资回报率、企业融资成本全国最低。记者采访发行主体、广东融通融资租赁公司副总经理周舟,以及平安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李晓鹏,了解对该产品的权威解读。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提升知名度影响力
  周舟介绍,知识产权证券化,就是企业将自己的知识产权交给发行主体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由银行等投资单位来投资。东莞市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规定的投资回报率非常低。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越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就相应越低。
  周舟介绍,东莞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全国同类产品中,企业融资成本最低,有两点原因,一是因为证券市场非常认可该产品,认为质量高、风险低;二是因为产品是一年期的,流动性好,目前市场上这种产品非常稀缺,形成抢购,供不应求。
  除了融资成本全国最低,东莞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对企业还有三大利好——
  首先是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此次参与的14家东莞企业,有上市公司也有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融资存在困难。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和银行融资不同,不会计入征信系统统计,不影响企业在银行的其他融资,为企业融资开拓了另一条路。
  其次是有助于企业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东莞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深交所公开发行。有些企业即使不是上市公司,在产品公开发行后,也会吸引全国很多投资机构的关注。
  最后是构建更加良性的知识产权融资体系。与知识产权抵押等融资手段不同,过去都是企业和银行“一对一”实施,而知识产权证券化则是通过发行主体这个“媒”,将知识产权发行到证券市场,成为可流通的产品。对发行主体来说,以前是用自有资金与企业合作,现在是搭建一座“桥”,用证券市场的资金来服务企业,让知识产权融资体系更加开放多元。
  推动科技创新
  助力人才引进
  东莞市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人才示范点专场),对企业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具有重要意义。
  周舟介绍,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以前缺乏变现手段。现在通过证券化,可以融资变现。企业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加大科研创新力度。
  在助力人才引进方面,知识产权证券化实现了“人才—知识产权—资金”的良性循环。企业会更加重视引进人才。有了优秀的人才,才能产生知识产权,进而助力企业融资,打通了引进人才、成果转化、融资变现的循环通道。
  东莞知识产权证券化
  有广阔推广空间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近三年的新生事物,此前在东莞推行遇到了困难。
  周舟介绍,和传统的银行融资相比,知识产权证券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企业需对接律所等一大批中介机构,很多企业认为流程繁琐,知识产权证券化难以破局。在东莞市领导以及东莞市委组织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国资委的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东莞在去年获深交所批复,获得储架3亿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资格,并于今年9月28日落地。
  “这开了一个好头,东莞知识产权证券化仍是一个待挖的富矿。”李晓鹏介绍,深圳从2020年开始推广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短短3年已经拓展到了100亿元的规模。东莞知识产权证券化仍有广阔的推广空间。
  周舟介绍,目前储架3亿元已经用了1.93亿元,还剩1.07亿元。接下来,广东融通融资租赁公司将进一步推广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很多镇街(园区)、产业园也积极与融通融资租赁公司沟通洽谈,东莞知识产权证券化将会加速落地,服务更多企业,助力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
  ■数读
  ●9月28日东莞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人才示范点专场)发行,为14家莞企获得低成本融资1.93亿元;
  ●1—8月东莞知识产权质押登记金额为61.07亿元,全省排名第四;
  ●1—9月东莞专利保险投保企业31家,投保保费为846.7万元,投保保额为9746.5万元。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让无形“知产” 化为有形“资产”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