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 力争培育30家示范企业

最新信息

安阳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 力争培育30家示范企业
2022-10-24 13:37:00
10月24日,安阳市发布《安阳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达到8.3万件以上,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达到1.1件以上,培育30家以上各级各类优势示范企业。
  《方案》提出20条重点任务,包括:
  优化地方财政知识产权激励政策。结合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等专项工作,在各类政府奖补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大知识产权评价权重,完善计划项目中的知识产权考核内容,明确增加专利质量和效益指标。
  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机制支持高新区、林州市、北关区根据专利导航工作需求,建设国家级、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培育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以精品钢及深加工、微电机等产业为试点,探索适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特色的专利导航工作模式,加强专利储备运营和协同运用,提升市场竞争实力。
  组织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结合省内外先进工作经验,建立以运用为导向的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机制,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精品钢及深加工、钢铁、煤化工、装备制造、棉花全产业等优势产业,促进核心关键专利产出,突破专利质量制约瓶颈,逐步形成以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导向。
  发挥地理标志产业带动效应。开展全市地理标志资源普查,引导相关主体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以汤阴北艾的产业化发展规划为抓手,推行“公司+商标品牌(地理标志)+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支持龙头企业、电商企业加大对地标产品的开发,推动地标产业从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发展,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动力。
  《方案》还提到,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资金保障,市财政逐年增加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主要用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技术转化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及奖励表彰、优势示范企业培育、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培训等。各县(市、区)政府出台专项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对本地区知识产权工作给予经费支持。各类科技研发资金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倾斜。
  附:
安阳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示范城市工作方案
  为高标准做好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确定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的通知》(国知发运字〔2022〕33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推动我市加快建成“一个强市”、实现“八个领先”的奋斗目标、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战略引领。紧抓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机遇,以中原城市群建设为主平台,发挥好安阳市在中原城市群中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突出优势,加快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打造区域知识产权工作高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深入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加强知识产权队伍建设和条件保障,加快落实“十四五”期间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部署的各项重点改革任务。构建有利于知识产权发展的市县联动、部门协作、全域行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工作体系,形成合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
  坚持质量优先。优化考核评价指标,加强知识产权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管理和高层次服务,推动我市优势产业提质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坚持市场主导。优化知识产权收益分配制度,促进创新成果合理分享,激励创新创业,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促进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着力构建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区域引领、均衡发展、互动协作、资源共享的知识产权协调发展机制初步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舆论环境持续优化,知识产权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1.知识产权高质量产出有较大提高。通过三年创建工作,全市发明专利、高知名度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产出量实现较大增长,职务申请所占比重有较大提高。到2025年底,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达到8.3万件以上,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达到1.1件以上。非正常专利申请现象明显减少。引导、推动和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培育30家以上各级各类优势示范企业。
  2.知识产权运营成效有较好体现。根据我市产业发展方向,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供给,重点推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精品钢及深加工三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及棉花全产业,协同推动钢铁、煤化工、装备制造、纺织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积极引导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专利技术项目转化实施,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知识产权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明显增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跨地区跨部门的执法协作机制更加健全,保护能力有效提升,全市知识产权侵权假冒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
  4.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有明显改善。加强省内外优质资源引进,完善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广实施产业规划类和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5个;培育和引进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0家以上;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知识产权前置服务工作,切实提升全市各级公共服务窗口、站点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对服务质量的监督,形成市、县、乡协同管理,覆盖全市的公共服务工作机制。
  5.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有明显提升。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培训工作,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性宣传教育,加强知识产权公益宣传和咨询服务,深入推动群众性发明创造活动,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舆论氛围,逐步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二、重点任务
  (一)强化顶层设计,全面实施知识产权强市发展战略
  1.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推动知识产权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定期研究知识产权工作,组织专题内容学习。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重点任务,以考核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为主线,优化对县(市、区)知识产权考核指标设置,提高考核质效,将专项考核指标逐步向知识产权整体工作和综合实力指数考核转变,引导全域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综合协调发展。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
  2.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贯彻落实国家、省知识产权强国、强省纲要,制定《安阳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2022—2035)》,定期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促进以专利、商标、版权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责任单位: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3.优化地方财政知识产权激励政策。持续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市财政部门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加大知识产权财政激励政策研究,出台《安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安阳市商标奖励办法》。强化知识产权质量导向,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营与保护等激励机制。通过项目形式开展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加大高价值专利奖励力度,引导创新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立专利转化运用激励机制,引导高校院所、中小微企业提升知识产权运营能力。结合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等专项工作,在各类政府奖补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大知识产权评价权重,完善计划项目中的知识产权考核内容,明确增加专利质量和效益指标。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4.推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培育。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的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开展国家、省级知识产权强县试点示范县工作,支持林州市、北关区、汤阴县等现有试点示范地区积极开展特色创建。结合不同产业领域发展特点,分层次开展各级强企培育工作。引导现有优势示范企业聚焦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知识产权订单式研发、投放式创新,持续产出技术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高质量专利。引导外向型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化布局,根据海外市场开发方向,积极布局海外知识产权保护。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5.组织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结合省内外先进工作经验,建立以运用为导向的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机制,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精品钢及深加工、钢铁、煤化工、装备制造、棉花全产业等优势产业,促进核心关键专利产出,突破专利质量制约瓶颈,逐步形成以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导向。优化全市产业品牌结构,加强商标品牌培育,以林州市民宿经济为抓手,探索建立山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公共品牌运营模式;鼓励高知名度商标企业申请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推进商标国际注册工作,引导企业树立“商品出口,商标先行”意识,通过商标国际注册、品牌收购等方式促进商标品牌国际化;挖掘、梳理地方特色资源产品,推进农业商标品牌建设。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6.规制非正常专利申请及商标恶意注册。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治理的工作合力,持续促进知识产权质量提升。继续强化非正常专利申请整治工作在市政府对县(市、区)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考核指标体系中的量化导向。加强分级分类管理,及时通报各县(市、区)非正常专利申请、商标恶意注册情况和处理结果。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强化涉及政府财政资金奖补项目相关部门间的协同治理,对涉及非正常专利申请、商标恶意注册的申请人予以重点关注。强化代理机构行为监管,落实代理机构公示制度,深化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和无资质代理的打击力度。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二)促进知识产权运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7.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发挥部门联动效应,推动金融、财政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金融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本地区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具体措施,重点引导银行、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和渠道优势。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加强信息数据共享,组织开展入园惠企行动,积极为商业银行与创新性企业创造对接机会与平台,为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便利措施和绿色通道。以信用、知识产权等各类数据为基础,研究建立上下联动、总分结合的授信白名单筛选机制。探索政府引导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综合运用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降低信贷风险,初步建立起系统化、流程化、专业化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制。
  责任单位:市金融局、安阳银保监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8.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机制。优化区域和产业知识产权布局,提升创新发展层次。建立以专利导航支撑行政决策的城市创新决策机制,开展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科研攻关项目知识产权评议工作,运用专利导航方法评价创新发展质量。以专利信息分析为主导,结合市场价值和经济运行数据分析,准确把握知识产权在创新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理顺知识产权资源与创新资源、产业资源、经济资源的匹配关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提高创新宏观管理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支持高新区、林州市、北关区根据专利导航工作需求,建设国家级、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培育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以精品钢及深加工、微电机等产业为试点,探索适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特色的专利导航工作模式,加强专利储备运营和协同运用,提升市场竞争实力。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9.推动高校院所与企业协同发展。发挥高校院所原始创新优势,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强前瞻性研究,围绕我市重点优势产业和技术领域,引导高校院所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强化知识产权协同创造、运用和保护。拓宽和畅通专利技术要素流转渠道,探索开展专利开放许可工作,面向全市创新主体特别是高校、科研院所及各级优势示范企业进行信息征集,开展供需对接与定价指导,实现专利转化精准对接。促进专利“一对多”快速许可,更好服务我市创新驱动发展需求。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安阳工学院、安阳师院、中棉所、高新区管委会
  10.发挥地理标志产业带动效应。开展全市地理标志资源普查,引导相关主体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以汤阴北艾的产业化发展规划为抓手,推行“公司+商标品牌(地理标志)+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支持龙头企业、电商企业加大对地标产品的开发,推动地标产业从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发展,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动力。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识,争取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对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优秀企业的奖补,组织有关县(市)区申报河南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做大做强区域地理标志产品产业。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文广体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三)实施知识产权大保护,净化创新发展环境
  11.加强执法协作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作用,以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专项整治工作为切入点,建立完善跨部门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健全线索通报、案件协办、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制度。加强与晋冀鲁豫等周边地市知识产权执法部门协作。建立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制度。加强商贸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建设2家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广体旅局、市林业局、安阳海关
  12.加强司法保护。加强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调解等环节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建立完善司法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机制,形成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准确适用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执法移送刑事司法标准和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规范刑罚适用。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落实依当事人申请的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加强安阳市知识产权司法调解中心建设。强化民事司法保护,正确运用法定赔偿,对重复侵权、故意侵权及其他严重侵权行为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
  责任单位: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
  13.加强行政执法保护。提高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效能。开展康复医疗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区域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假冒专利、商标侵权、侵犯著作权等违法行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发挥安阳海关的作用,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加强对高价值专利、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权及商业秘密等重点对象的行政执法保护。提升植物新品种保护能力,大力开展维权打假专项行动,加大品种权行政执法案件查处力度。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广体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安阳海关
  14.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推广利用调解、仲裁等方式快速解决纠纷,进一步加强调解组织建设,保障调解工作经费,建立完善专兼职调解员人才库。重点推进安阳市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安阳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机构建设。探索维权援助社会共治模式,鼓励高校、社会组织等开展维权援助工作。鼓励以安阳市纺织行业协会、安阳金银珠宝商会为代表的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自律机制。加强知识产权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推进建立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模式。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信用承诺制建设。依法依规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惩戒。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中级法院、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文广体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
  (四)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服务便利度
  15.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网络。加强商标受理窗口服务能力建设,持续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商标品牌指导站)在各类园区的延伸和布局,开展点对点服务对接,促进市、县、乡三级公共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服务。强化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降低企业获取知识产权信息、维权咨询、委托管理等成本。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16.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线上线下服务设施,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手段提升服务效率。拓宽专利运营交易渠道,推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交易运营(郑州)试点平台与安阳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板块对接,有效激活专利技术市场。持续开展专利信息推送服务,定期回访专利信息需求企业,根据企业研发方向及时调整推送内容,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支撑。丰富平台服务功能,围绕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专利数据库建设,为开展产业专利导航、企业专利布局及风险预警等工作提供信息支撑。推动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各类知识产权基础信息互联互通,推动基础信息资源和基本检索工具免费向社会开放,提高信息利用便利度。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17.培育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引进和培育知识产权代理、评估、咨询、保险、运营等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为创新主体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支持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按照市场需求,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监督机制,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市场,创造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司法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五)推进知识产权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18.健全知识产权人才支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人才、服务人才、技术人才、保护人才、运营人才等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执法、诉讼、代理、行政裁决、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各类知识产权人才业务技能和水平。落实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评价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人才信息库,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动态管理,推动知识产权人才优化配置,为地方提供知识产权咨询、评审、课题研究、战略规划研究等服务。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广体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公安局、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安阳工学院、安阳师院、中棉所
  19.组织知识产权宣传和普及教育活动。围绕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专利周等活动,开展知识产权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园区等系列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和公益宣传,推动群众性发明创造活动广泛开展,激发全社会知识产权创造热情。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依托安阳市甲骨文书屋,建设1—2个知识产权主题书屋,提升公众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工作,立足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市、强县、强企建设实际,大力宣传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成果,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理念深入人心,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营造良好氛围。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委宣传部、市文广体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公安局、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20.开展典型经验挖掘推广工作。及时总结全市各级知识产权职能部门和重点企业在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发展过程中的先进经验,通过组织学习和交流讨论等方式引导相关单位和各类创新主体在工作中推广应用,借优势示范之力助推全域知识产权事业的良性发展。
  责任单位: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三、推进计划
  1.动员启动阶段(2022年7月—2022年10月)。加强重点工作调研,分解、部署工作任务和目标,制定推进计划,动员各级各部门抓好抓实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
  2.推进实施阶段(2022年11月—2025年1月)。定期召开安阳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全面推进方案中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环节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3.督查评估阶段(2025年2月—2025年3月)。对各级各部门相关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指标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分析,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
  4.全面完成阶段(2025年4月—2025年6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指标、任务,强化贯彻落实,加快推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实现预定目标。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与省知识产权局建立知识强市建设共建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知识产权工作评价体系,调整优化考核办法,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督导评估,实行领导干部知识产权工作目标责任制。调整安阳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确保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2.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资金保障,市财政逐年增加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主要用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技术转化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及奖励表彰、优势示范企业培育、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培训等。各县(市、区)政府出台专项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对本地区知识产权工作给予经费支持。各类科技研发资金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倾斜。
  3.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和公益宣传,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推动“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理念形成新风尚,努力营造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的浓厚氛围。
  主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安阳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 力争培育30家示范企业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