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促进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

最新信息

电子支付促进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
2022-10-27 08:19:00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业深度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立足移动中国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要求,先后出台系列政策以加快数字乡村建设进程,并于2022年1月发布《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在国家系列政策推动和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下,数字乡村建设呈现良好的开局态势,且探索步伐不断加快。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以移动支付、网络支付为代表的新兴电子支付凭借操作方便快捷等优势,在农村地区广受青睐并得以迅速发展,作为数字乡村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新兴电子支付凭借自身数字化、普惠性优势可以在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助力政府数字化管理三个方面集中突破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电子支付可“促升级、提素养、助管理”
  电子支付促进农村产业数字化升级。
  一是电子支付作为新的生产工具,直接服务于新型农村经济生产关系下的商品交易流通,其数字化、线上化的属性能够解决乡村产业数字化过程中的痛点,有助于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二是电子支付贯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其透明化、可追溯的特点有助于构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于一体的供应链体系,从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电子支付“留痕”的特性是大数据背景下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石”,通过深挖支付数据,有助于金融机构精准有效地开展涉农主体授信,助力更多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快速聚集、优先投入。
  电子支付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
  支付是农村地区最高频次的金融行为,一方面,随着新兴电子支付的不断渗透普及,将会促进更多的农民认识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性及可能带来的收益,引导其自觉提升利用数字化解决问题、创造收入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农民对数字时代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随着电子支付产品与电商交易、农技知识推广等非金融服务不断融合,搭建农村居民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平台,更加契合农户的使用偏好和生产生活需求。
  电子支付助力政府数字化管理。
  在制度体系方面,金融机构以电子支付为核心打造了“三资”管理平台,将基层政府资金、资产、资源与银行系统对接,实现资金支出的全程留痕,在满足集体经济组织线上支付结算需求的同时,使现有的乡村治理组织和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有效改善治理资源供求的协调平衡;在治理基础设施方面,电子支付基础设施可以构建综合感知、数据获取与融合、智能分析计算、全面决策的新一代治理模式,为实现数字乡村打下基础;在政务服务方面,众多银行及支付机构建设将党务、村务、政务融入乡村电子支付特色产品中,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电子支付在农村地区推广的瓶颈
  传统支付观念受金融素养制约。
  受农村地区老龄化和空心化较为严重、教育水平偏低等因素的制约,部分农村居民金融知识相对匮乏、金融技能相对单一,对于新兴事物的接受度有限,现代化支付习惯尚需培育。同时,一些农村地区小微企业、农户金融意识薄弱,对电子支付便利性和操作方式不甚了解,对新兴电子支付的易用性认识不高,未能真正体验到电子支付在促进资金转移方面的诸多优势。
  对电子支付配套设施的限制。
  虽然支付服务主体一直在完善农村地区支付业务功能,但部分机构未将数字思维与乡村实际相结合,创新响应能力不足,未能发挥科技创新对数字乡村的驱动引领作用,电子支付产品仍有改进提升空间。此外,农村地区电子支付业务与农村地区生产生活联系仍不够紧密,有些应用场景尚处于空白状态,农村居民电子支付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消费场景较为单一、场景拓展存在难度。
  对电子支付资金安全的顾虑。
  伴随着数字化业务快速迭代,支付业务逐步以网络化、虚拟化形式为载体,电子支付在便利支付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泄露与网络诈骗等风险。就广大农村而言,农民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其对电子支付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在认知和判断电子支付安全问题、服务方式方面有更多顾虑,因此,更倾向于选择传统支付方式。
  如何促进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
  强基础,完善农村电子支付产品。
  紧紧围绕乡村产业需求,特别是广大农民对安全便捷支付工具的需求,应在配合政府部门强化宜居乡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公共服务单位提供成本低廉、安全快捷资金结算渠道的基础上提升支付服务的科技内涵,提供适合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社会服务各个领域的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支付产品与服务,满足农村多样化、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
  聚合力,推动行业协同化发展。
  凝聚产业各方合力,建立互惠共享的合作机制和框架、将头部机构数字根基深厚、数字化水平高的优势与传统涉农机构农民客户群体广、农村地区认知度高的优势相结合,实现价值链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形成产业各方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数字化发展良性生态,以坚持问题与目标导向,针对数字化转型的难点问题开展技术共研、场景共建、成果共用、产权共享的联合攻关。
  强科技,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进一步强化科技实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健全支付创新产品风险防控机制,完善支付业务监控模型,实现异常可疑交易和违规行为的精准化识别、自动化拦截和智能化处置,着力提升金融科技守正创新能力与综合治理水平,提升全链条用户数据安全。
  广宣传,全面提升数字化素养。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册等传统手段面向农村地区开展新兴电子支付知识宣传与培训,并抓住粮食收购、农民工返乡等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时点,采用多样化宣传渠道和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定期开展送支付知识下乡、入社区、进校园等集中式、大规模宣传活动,提高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协同推进提高农村地区整体金融知识和风险防范水平,为实现数字乡村建设打下基础。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电子支付促进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