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 沪市文化传媒公司在繁荣文化建设中显身手

最新信息

勇立潮头 沪市文化传媒公司在繁荣文化建设中显身手
2022-10-31 12:54:00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党的十八大以来,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丰富和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文化工作者的共同的追求。作为我国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沪市文化传媒公司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好作品,积极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一、肩上有责,时刻把社会效益放在心上,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主要要看能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沪市出版公司时刻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放在心头,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起抓。数据是鲜活的,也最能说明一切:过去五年里沪市文化出版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由954亿元增长至1,207亿元,净利润由100亿元增长至153亿元,分红比例由29.29%提升至47.11%,实现良好股东回报。他们高度重视社会效益,通过出版优秀书籍,宣传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积极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作为集出版、发行等业务于一体的大型出版央企,中国出版聚焦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期待,努力推出一大批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出版物。公司把握主题主线、聚焦主业主责,以主题出版为抓手,推出了《伟大的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红色气质》《百年革命家书》《从考古看中国》《小漫画大时代》等多部精品主题出版物。
  《红色气质》通过生动的文字和二百余幅珍贵照片带领读者重回一个个历史现场,与那些在人们眼中既熟悉又陌生的先烈英模“相遇”。全书以影像的力量、史实的力量、细节的力量,让读者对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气质有更深的了解,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百年革命家书》收录100位英烈撰写的100封家书,涵盖中国共产党100年艰苦奋斗历程的各个时期。其中既有热血男儿就义前的绝笔遗言,也有战斗间隙对家人的挂牵思念;既有父母兄姊的殷殷嘱托,也有革命伴侣的依依深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情与大爱。
  中南传媒始终对标时代要求和国家战略,聆听时代声音、书写时代命题。自十八大以来,先后有24种主题出版选题列入中宣部年度重点主题出版选题,76种主题出版选题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35种主题出版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重大奖项。近两年来,中南传媒先后推出了《本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建党》《时代之问中国之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百年红色画卷》《中国轨道》《湘江北去》等50余部献礼建党百年的精品佳作。《恰同学少年》一书入选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图书,至今已加印47次,累计销量突破100万册。
  二、心怀百姓,时刻牢记优秀文化作品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必须让百姓喜闻乐见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文化创作离不开生活,只有贴合人民群众生活,才能打动人心,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获得长足的艺术生命力。沪市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导向,围绕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等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作品,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
  作为电影行业龙头,中国电影特别善于运用镜头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价值,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一批批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深受观众欢迎,投拍的多部影片成为票房明星。例如,2021年国庆档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以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为历史坐标,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以更扎根人民生活的接地气的艺术表现方式,呈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家国亲情,用烟火气十足的中国故事和人物命运来折射出国家的发展与崛起。2019年春节上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科幻叙事与人文精神,以恢宏的场景设计,震撼的设计效果,先进的特效技术,严谨的科学探索,实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全新跨越,凸显出中国电影人的“匠心”精神。该影片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为战胜人类可能面临的灾难提供了与西方不同的中国方式和中国方案,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理念。
  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中南传媒依托湖湘深厚的文化积淀,依托自身优势进行深入挖掘。公司曾有《历代辞赋总汇》《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等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精髓的重大项目获得了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等国家级奖项,近期,《中国兵学通史》《中国古代服饰文献图解》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古籍整理规划项目也相继完成出版。
  中国出版推出的《小漫画大时代》系列图书由闻名中外的河北邱县农民漫画组创作,作者团队坚持创作60余年,已有作品6万余幅。本系列4种新书精选近1000幅佳作,以“小康”“环保”“廉政”“新风尚”为主题,以农民的视角、幽默的艺术,见证国家发展,描绘乡村巨变。
  三、创新有我,时刻站在互联网时代潮头,以科技创新赢得年轻受众
  在互联网等新媒体浪潮推动下,文化传媒上市公司也纷纷踩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多种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现优秀文化内容,让优质读物深入千家万户。
  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排头兵,新华网重视加大技术创新,发挥技术引领作用。组建的XR智慧实验室,全力拓展混合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应用,成功打造《两会“议事界”》等常态化栏目;积极拓展XR技术与云直播、卫星遥感等技术有机结合,推出《建团百年云团课:青春心向党百年再启航》《卫星鸟瞰汤加火山爆发》等产品。他们成立的新华网数字人实验室,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探索,打造虚拟数字人“筱竹”,推出首部创意视频《端“舞”安康》,引发业界广泛关注。搭建“新华·星火链”技术底层架构,应用区块链技术打造数字藏品,构建新华网文化数字产业转型升级的“底座”和引擎。自4月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发布《格萨尔王》《敦煌飞天瑞兽》等24个系列,共86款数字藏品,触达用户超2000万。
  以经典读物《读者》来说,《读者》杂志精彩的故事和精巧的排版是不少人的书卷回忆。近年来,读者传媒紧跟数字化时代步伐,将《读者》的优质内容与新媒体传播形式有机结合,打造《读者》新媒体矩阵,积极推进“读者”品牌数字化,加快融合转型发展。2019年,《读者》入驻“学习强国”平台,开设“每日一读”专栏和强国号,截至目前“每日一读”专栏文章累计阅读量4.4亿,强国号订户4500多万;《读者》喜马拉雅频道上架音频900余集,订户数达560万,累积播放量9.6亿次;《读者》微信公众号拥有粉丝690万;2021年,《读者》开启直播模式,迈出了以视频直播方式与读者面对面交流互动的第一步;“读者·新语文”中小学阅读与写作教育平台荣获第十二届新闻出版业互联网发展大会“优秀数字教育平台奖”,先后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中宣部“百佳数字出版精品项目”、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中南传媒持续推进出版与科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创新,强化红网“党网”平台、晨视频等建设,“观潮的螃蟹”“红辣椒评论”“百姓呼声”“问政湖南”等公众号与品牌栏目影响力持续扩大。2021年“湘农荟”新媒体平台带动全省农业产业关联销售超21亿元。公司旗下快乐老人公司依托用户优势,稳步推进互联网转型升级发展,“赵老师举栗子”“赵老师敲黑板”“快乐金龄”等中老年新媒体视频号发展良好。
  新华文轩融合出版品牌“盐道街3号书院”推出电子书、有声书、文创产品等,年收益超过百万元,《不断裂的文明史(有声读物)》等入选全国精品出版工程和创新案例;“天喜”品牌在喜马拉雅FM上架《天下刀宗》等33张有声专辑,总时长超过35,000分钟,累计播放量超过600万次。
  一部优秀的作品往往就是一次思想和艺术的升华,就是一次文化的再次传承和创新。我们看到,沪市许多优秀文化传媒公司正是在守正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赢得竞争,赢得未来。
(文章来源:新华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勇立潮头 沪市文化传媒公司在繁荣文化建设中显身手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