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投资A股税率比拼:跨境ETF更胜一筹

最新信息

外资投资A股税率比拼:跨境ETF更胜一筹
2022-11-03 17:46:00
当A股三大指数均在低位徘徊且上证综指跌破3000点大关之后,无论从估值还是价格等多方面来看,其投资价值对于外资而言,已经不言而喻。而毕马威于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将现行外资投资我国资本市场的税率做了详细比较,为境外资本投资A股路径提供了一份参考。
  11月2日,毕马威对外发布了《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ETF通投资A股权益类资产之税费评估》的研究报告(下称“报告”)。自今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互联互通相关安排的公告》后,宣布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正式纳入互联互通,允许内地和中国香港合资格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纳入ETF通的产品,为境外投资者投资A股权益类资产增添了新的通道下,报告将QFII和跨境ETF在税率方面进行了比较。
  “在现行的内地与中国香港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下,境外投资者一般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机制(QFII)、沪港通、债券通、基金互认等方式投资内地金融市场。毕马威针对境外投资者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投资A股权益类资产所涉及的税收成本展开评估,涉及QFI/ETF通投资A股权益类资产的情况,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识别两者异同,以便做出最优选择。”毕马威中国资产管理业主管合伙人王国蓓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还列出了QFII/跨境ETF在分配和转让两大环节中所面临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印花税四个税种的征税情况。具体来看,根据现行税法规定,两大路径外资在分配和转让所得时均不征或免征增值税;在企业所得税上QFII和跨境ETF在分配所得时会按照股息红利收入征10%比例,转让环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不适用,印花税只有QFII在转让所得环节证券交易需按照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征收。
  税收对外很优惠
  毕马威报告指出,总体而言,两种投资方式在征税范围、计税基础、适用税率等方面大体保持一致,总体税负较为接近,主要差别在于QFI机制下机构投资者买卖股票存在额外的印花税影响。
  “从印花税角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梳理应税凭证、进行证券交易的单位和个人应按印花税法的规定缴纳印花税。QFI机制下如涉及到证券交易,则出让方需要按照成交金额的1‰缴纳印花税。”毕马威中国金融业税务合伙人葛乾达对此指出。
  不过,葛乾达进一步分析,由于QFII和跨境ETF在申报和完税流程不同,间接成本也存在差异。
  对于QFI机制而言,投资者决定清算并汇出资金时涉及各相关部门的审批,例如主管税务机关会要求投资者提供相应审计报告、完税证明等材料以证明其投资所对应的税款已结清后才会出具相应的对外支付证明。以上操作从投资者开始清算至开具完税证明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涉及环节较为复杂,在导致操作成本提升的同时也增加了不确定性。相较而言,ETF通的投资模式可以通俗理解为“一点接通”模式,即以交易所为主体,投资者可以通过本土券商向本地交易所申报交易单实现跨境交易,其登记的股东为香港中央资金结算有限公司,再通过沪港通、深港通作为桥梁进行连接,使得整体投资决策效率更高,对投资者而言相对减少了其流程当中的诸多不确定性,也相应节省了操作成本。
  “此外,从税收规定角度,ETF通及QFI机制投资A股权益市场的相关税收政策相对较为清晰,然而通过QFI机制投资ETF基金模式下的相关税收政策目前尚未明确,实践中还需基于对个案的审阅与分析以进一步判断相关税务处理。”毕马威中国金融税务合伙人何玮超表示。
  此外,葛乾达强调,跨境ETF和QFII机制为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内地A股市场提供了不同的选择。在比较分析时,税收成本作为投资者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之一,在分析考量时不应局限于直接税收成本影响,还应当考虑操作成本的差异影响。同时在税收成本之外,也应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比如投资灵活性、准入门槛等以便做出综合选择。总体而言,对于境外投资者,ETF通作为新的投资方式,其在税收综合成本、投资灵活性、操作便利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投资者可多加关注和研究分析,以此优化投资模式和结构。
  ETF规模水涨船高
  事实上,随着跨境ETF的兴起,两地资本市场外资通过ETF通流入A股的资金越来越多。
  就在10月28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了《关于沪/深港通下的港股通ETF名单调整的公告》,自11月7日起,南方东英恒生指数ETF3037.HK被调入沪深港通下的港股通ETF名单。这是此次“ETF互联互通”南向名单中的唯一调整产品,在此前首批南向产品有4只宽基指数。至此,南向产品达到5只;也是ETF正式纳入互联互通机制以来,沪港通、深港通下的港股通ETF名单首次调整。
  从份额上看,南方恒指ETF3037.HK今年以来获投资者不断加仓。数据显示,年初至今该ETF发行份额增长超130%,截至10月28日,南方恒指ETF3037.HK总规模达12.4亿港元。
  目前,在所有4只“ETF互联互通”南向合资格产品(不含南方恒指ETF)的持仓规模中,南方东英产品市占率最高。港交所CCASS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在南向资金者对ETF互联互通下的四只港股产品总持仓规模中,南方恒生科技3033.HK市占率近85%,反映了投资者对科技股的偏好。
  “展望未来,ETF互联互通有望成为越来越重要和活跃的投资渠道。随着互联互通的进一步深化,A股和港股市场将涌入更多增量资金,这对推动A股和港股市场的长期良性协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11月3日,南方东英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从7月份我国ETF市场正式迎来互联互通的“大时代”后,截至目前,内地与香港市场ETF互联互通正式运作已经接近4个月,目前整个跨境ETF产品有88只,包括北向83只和南向5只。北向合资格ETF 83只基金中,上交所挂牌有53只,另外30只在深交所挂牌。
  “ETF通的运作,不仅丰富投资者布局,还可以提高两地ETF产品流动性,改善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更多长期资金,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地位。未来将有更多ETF品种被纳入,ETF互联互通有望成为越来越重要和活跃的投资渠道。”上海一家大型公募基金ETF部门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交易所数据显示,北向的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持续增长。以沪股通为例,7月份成交额为3.1575亿元人民币,而8月和9月成交额就达到4.8亿元、6.936亿元,环比增长幅度均超过44%。而从10月最后三个交易日数据来看,10月31日、28日、27的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达到4763万元、7661万元、6739万元,远高于7月单日基本在1000万左右的成交额。
  同样的增长态势也发生在深股通上,7月、8月、9月的月度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分别为8013万元、1.26亿元、1.88亿元,同样是节节攀升,环比增长幅度均超48%。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外资投资A股税率比拼:跨境ETF更胜一筹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