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会客厅丨亿宸资本马卫国:半导体投资渐回暖 新能源细分产业链仍有机会

最新信息

时报会客厅丨亿宸资本马卫国:半导体投资渐回暖 新能源细分产业链仍有机会
2023-02-22 13:08:00
全面注册制的到来给更多优质企业打开了通往资本市场的大门,对于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而言,退出渠道的畅通,使得他们更愿意投早投小。作为小而美的基金代表,亿宸资本聚焦半导体和新能源等领域投资,如何看待全面注册制带来的影响?火热的新能源赛道还有哪些细分领域的机会?半导体在一级市场的投资现状又如何?2023年的整体募资形势有哪些新的变化?日前,亿宸资本董事长马卫国走进证券时报·时报会客厅,畅谈相关领域的投资前瞻。
全面注册制助力优质企业快速进入资本市场
  证券时报记者:全面注册制的到来将进一步疏通“募投管退”最后一环,这一资本市场的新变化可谓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如何看待全面注册制对被投企业以及创投机构带来的影响?
  马卫国:从2019年的科创板到2020年的创业板作为试点,再到北交所及今年深沪两个主板注册制的全面实施,证明了这三年多的注册制还是比较成功的。总结下来,我觉得会有几个明显特点:
  第一,注册制给了优质企业更多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上市条件更加宽容,允许亏损企业上市。以前亏损企业是不能去主板上市的,而注册制之后对优质但还未盈利的企业可以更快速地通过IPO进入资本市场,虽然亏损,但只要预计市值达到了规定标准,也可以申报上市。
  第二,审核理念也更市场化,即“好人举手”,只要如实披露财务状况和企业的历史沿革及运营状况,不做实质性审核,交给市场来做判断的,用脚投票。当然审核尺度目前还比较严,随着企业的风险意识和中介机构自律意识越来越强化,以及严刑峻法的执行力度越来越大,包括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更机构化更专业化之后,审核尺度也会更宽松和市场化。
  对投资机构来讲,首先,让更多还没有盈利的优秀企业上市,创投机构通过 A股IPO来退出,加速资金的循环,比如我们的被投企业,有的原来准备想去香港上市,现在可以在科创板或者是创业板上市;其次,退出渠道畅通,投资机构更愿意去投到早期阶段和那些未盈利但是很优质的非上市企业,也是符合国家的整体产业发展战略。再者也对投资机构的专业度和对产业的深入理解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证券时报记者:亿宸资本在近期对于每周的IPO申报都进行了总结观察,有哪些比较明显的规律特征?今年预期会有多少被投企业计划申报IPO?
  马卫国:我们每周在公众号会发一个IPO观察,主要内容是本周发行上市、过会、被否或终止撤材料等企业的基本业务和财务信息。我一直提倡不但要在一级市场了解被投企业,同时也要抬头看路,关注二级市场同行业公司的表现,了解机构投资者对它们的看法,同时时刻了解监管审核的趋势动态。
  总结来看有几点规律:第一,A股IP0情况每周都有一个数量统计,几个板块加起来的数量每周都在800家左右,这充分表明了不管经济变化怎么样,优质企业其实还是源源不断,项目源很丰富。第二,过会的企业都是比较优质的,经统计发现他们的业绩状况,主板基本平均中位数都达到了1亿元以上净利润,创业板达到了8600万元以上,科创板则有7000万元左右,北交所中位数都在3500万元以上,整体质量比较优秀。
  但同时我们也观察到被否企业、撤材料和终止的企业数量不少,粗略估计占到了总数量的20%-30%。对这类企业我们做了一定的基本分析,主要原因是业绩下滑或科创属性不够,或者规范性存在一些问题。在这些被否或撤材料的企业里面,我们通过招股书分析,会找一些未来有可能再去申报的,通过时间可以把问题解决了的企业,作为我们的一个投资选项。我们已投的项目里面,就有两个都是通过这种分析方式找到的。
  今年我们会有7家被投企业申报IPO,集中在科创板和创业板。
  证券时报记者:2022年亿宸资本整体投资的投资情况如何?2023年会围绕哪些核心赛道持续布局?投资策略有无迭代更新?
  马卫国:过去一年由于整个宏观环境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整个行业都比较谨慎,亿宸资本去年从策略上也还是比较谨慎的,看的企业与往年相比数量也不少,但是出手比较少,多看少动。我们的策略是要做精品基金,对于企业是优中选优,所以去年整体投的数量也不是特别多,只投了四五家,但都是很精品的细分行业龙头,在二级市场上也没有完全对标企业。同时重点做了投后管理,给被投的企业更多的赋能,帮他们对接产业资源、新的融资、找匹配的人才以及梳理规范问题来更好地对接资本市场。
  2023年我们仍然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半导体领域,细分来看,新能源车领域涉及的新材料、高端装备以及汽车智能化都有机会;而半导体领域我们也长期关注,在更细分的赛道去梳理,会发现这两个领域里边都有蓝海市场,对那些国产化竞争还不激烈,技术能力、工艺水平跟国外差距并不是很大的,或者在一个新兴的需求市场里面刚刚走出来的,诸如此类的细分领域进行布局。投资策略上也略有变化,一是阶段前移,二是找代表发展趋势而二级市场上还没有对标的标的。
  证券时报记者:亿宸资本也投资了汽车智能线控技术领域的头部公司英创汇智,今年以来根据您的观察,新能源是否仍然延续火热的局面?在这样大背景下,如何把握其中的市场机会?
  马卫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目前已经超过25%以上,从投资角度来说赛道已经很拥挤,产业链上的整车、电池以及上游电解液、隔膜、正负极材料已经有很多上市公司,这个市场已经不太好投了。
  为什么还有机会?我认为虽然竞争激烈,但其中技术变革和成本驱动所带来的结构性机会还是有的。比如复合集流体,通过技术改造,可以成本更低、提升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再比如这两年新起量的线控底盘,也是一个新的市场,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悬架,正处于大规模商业化前夜,国外博世做的比较早,但国内的公司起步快,技术能力也不差,加之受到芯片荒以及去年国际供应链的影响,国产化率迅速提高。
  证券时报记者:如何看待2023年芯片半导体领域的投资机会?
  马卫国:春节后半导体领域在一级市场热度又回升了。原因一是美日荷兰芯片联盟的限制,压力变动力;二是资本市场支持,对集成电路企业审核绿色通道。虽然近两年过热,但依然存在很大的投资机会。第一,消费领域的芯片已经是红海,但车规和工业级芯片还有投资机会;第二,新兴市场领域,一是新能源汽车方向的一些新出来的应用,如触控芯片、以太网通信芯片、碳化硅功率芯片;二是能源电气化的升级所带来的机会,如光伏、储能里面所应用的IGBT和碳化功率半导体;第三,晶圆制造中的检测设备、涂胶显影设备、减薄机、切割刀,还有先进封装等,国产化率都很低,从技术上国内已经突破的细分市场。第四,三代半导体的衬底、外延片以及相关设备生产。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整体募资环境您觉得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你们今年有没有募资计划?开年来很多地方的政府都已经宣布在加强产业出资了,就您实地了解的情况来看感受如何?
  马卫国:我觉得募资环境相对去年已经是在好转,各个地区无论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政府相继宣布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和政府母基金,鼓励大家到当地去拿钱去投资,我观察来看,在政府层面还是很自信的,经济提升、财政资金也会越来越宽裕,对当地的招商引资充满自信。
  有一个变化值得关注,很多地方政府在招商方面也越来越有章法,都在做产业招商、做产业生态,给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优惠条件和机遇,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讲产业链的打通会使得成本更低,供应链可能更快,更有发展动力。
  我们今年也有新基金的设立计划,准备募集第三只基金,和长三角、珠三角的地方政府也在接洽。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时报会客厅丨亿宸资本马卫国:半导体投资渐回暖 新能源细分产业链仍有机会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