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美国通胀或长期化 全球需建立更稳定的金融体系

最新信息

社论丨美国通胀或长期化 全球需建立更稳定的金融体系
2023-02-23 01:49:00
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Markit服务业PMI初值升至50.5,高于市场预期的47.3,创2022年6月份以来新高,也是六个月来服务业PMI初值首次站在荣枯线上方,制造业PMI为47.8,高于上个月的46.9和市场预期的47.2。
  上周公布的美国1月CPI数据也显示通胀回落步伐不及预期,加上强劲的就业数据,美联储继续“鹰派”加息预期再起。美国PMI数据发布后,债券收益率上涨,美元指数重新走强,美股出现下挫压力,新兴市场货币贬值风险加大。
  美国通胀压力主要来自服务业,比如二手车价格在2月上半月上涨了4.1%。这是自2021年10月以来美国二手车销量增幅最大的一次;1月住房租金上涨较快,同比7.9%,前值7.5%。美国劳动力紧张导致工资上行压力进一步加大,PMI上行对抑制通胀也不是好消息,这些信息表明,美国经济暂时没有软着陆迹象,通胀可能会长期化。
  美国可能面临顽固的通胀风险,市场喜欢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事实上,在全球新冠疫情暴发前,发达国家还集体躺在负利率的舒适床上。引发美国通胀的是一个独特的环境,美国将数万亿美元分发给国民消费时,恰恰处于一个供应受到限制的阶段,罕见地出现了拉动需求端与供给端的通胀力量叠加在一起。不幸的是,美国外交战略正在制造更加长久的国际通胀压力。首先,俄乌冲突冲击了全球供应链,就像1973-1974年欧佩克石油禁运对全球经济造成的伤害一样;其次,美国推动所谓的与中国“脱钩”并通过产业政策扭曲全球供应链。去全球化战略与地缘政治震荡决定了,美国过去搭上全球化顺风车的低通胀环境一去不返。
  美国也可能重蹈上次治理通胀的覆辙。1980年前后,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在驯服通胀的过程中,因为担心利率上升会引发经济衰退影响到1980年的总统选举,而采取了容忍通胀上行的政策,走了一段弯路。在此轮通胀过程中,美联储行动迟缓也具有政治因素。现在,美国经济软着陆与美联储政策转向的预期正在落空,美联储一直在踩刹车也尚未能完全改变通胀的趋势,未来是否会更重地踩下刹车值得怀疑,因为下一次总统大选离得很近,而要以硬着陆的经济赢得连任,对于任何一位总统而言都是极其艰难的挑战。
  因此,美国经济学界开始探讨应该将通胀预期控制在3%甚至4%等更高的水平,而不是过去低通胀环境下形成2%的共识,这样的话,一旦通胀起来后央行会有更大的自由度。但是,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心态,在通胀的时候改变通胀目标意味着央行将会丧失信用,既然货币当局对通胀的容忍尺度可以随意增加,市场可能将通胀推得更高。在较高通胀环境中,工资和物价会变得不稳定,从而让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降低。所以,这种想法本身是用另一个风险为现在的压力买单。
  美国经济强劲的表现让加息持续下去,刚刚得到缓和的新兴市场资产可能再次面临重创,一些国家的货币可能贬值,某些新兴市场的资产可能被抛售,就像去年越南股票一样。但是,目前看,中国资产得益于恢复经济增长的政策,对外资表现出很强吸引力。如果中国经济恢复繁荣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拉动作用,可能会抵消一部分来自美联储的冲击。对于中国而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制造业可能存在干扰,尤其是全球资金炒作中国需求概念。如果美国经济继续表现强劲,大宗商品产生的通胀压力可能持续增加。
  新世纪以来,美国先后通过次贷危机、QE政策退出以及此轮通胀引发的激进加息,对全球各国经济与金融构成连续冲击,引发各种风险。冲击如此高频地发生意味着美元体系变得日益不稳定,需要及时变革,在美国去全球化的条件下,亟待形成新的更加稳定的全球金融体系。尤其是此轮美国通胀本身的顽固以及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均有利于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社论丨美国通胀或长期化 全球需建立更稳定的金融体系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