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香港研发+东莞转化”,莞港“最佳拍档”再续前缘

最新信息

发力“香港研发+东莞转化”,莞港“最佳拍档”再续前缘
2023-02-27 09:46:00
春风浩荡,狮子洋畔,珠江潮起,一场香港沙田与东莞沙田的深度“对话”正在上演。
  在近日东莞沙田镇举办的首届“黄金内湾”粤港澳城市创新发展论坛上,香港沙田区与东莞沙田镇以“田”之名,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等领域达成共建合作。专家学者、青年领袖代表围绕粤港澳城市创新发展主题建言献策。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黄金内湾”是内地与港澳发展衔接重要枢纽,对于东莞来说,未来应深度融入“黄金内湾”建设,充分利用在制度联通、产业合作、要素流动等方面的优势,深度参与大湾区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
  莞港合作未来大有可为
  一直以来,东莞与香港两地人缘相亲、血脉相连,莞港一家亲。东莞有沙田镇,香港有沙田区,二者同以“沙田”为名。同时东莞与香港也是合作发展的“最佳拍档”,“香港服务+东莞制造”潜力巨大,“香港研发+东莞转化”大有可为。
  2月24日,香港沙田区与东莞沙田镇两地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未来将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及文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建。程浩摄
  为深化莞港两地合作交流,此次东莞沙田镇代表与香港沙田区代表共同签署合作协议书,未来两地将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人才建设等方面互学互鉴、强强联合,推动莞港合作共建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不断谱写两地发展新篇章。
  活动当天,双方在人文交流合作上率先迈步,共同启动了“湾区潮涌莞港记忆” 莞港城市人文风貌摄影展。通过光影艺术作品,展现东莞(沙田)、香港(沙田)两地的城市风貌、人文风情、产业发展,深挖两地同根同源的血脉基因,推动大湾区人文交流、民心相通、双向奔赴。
  期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围绕“黄金内湾作为双循环衔接带的机会与挑战”展开主题演讲,为湾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创新发展提供建议。
  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张绪穆建议,东莞应利用好大湾区科技研发创新和高端人才资源,在生物医药产业小分子创新药研发上更进一步,助力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戴永红从“湾区之‘田’与黄金内湾”的角度出发,从人文角度为粤港“双田”——东莞沙田和香港沙田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议。
  深化粤港澳产业协同共建
  当前,“黄金内湾”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地带,也是粤港澳高端要素资源聚集之地,正担当着重大发展使命。
  在肖耿看来,过去40年来,莞港两地利用“前店后厂”、“三来一补”等机制成功实现了两地制造业的紧密衔接,推动了中国制造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如今,虽然粤港澳大湾区已是创新发展的一片沃土,但内部却存在着两套市场体系,包括九个内地城市的“在岸市场”及港澳的“离岸市场”,两个市场体系间的法律、监管、外汇管制等存在显著差异,难以实现常规意义上的规则直接接轨。
  “黄金内湾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衔接带,当前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并存,这不仅需要在顶层制度的创新,也需要从企业层次探索出一套有效的运作模式及市场激励机制。”肖耿说。
  肖耿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如果能在“黄金内湾”这一双循环衔接带内创立一个“特区”探索企业双总部的运作机制,突破以往传统的企业“属地监管”和“前店后厂”的模式,让在跨境特区内的设立“双总部”的企业可以主动地选择需要运作的地点与监管环境,能更有效实现区域内高端人才、资本、数字信息等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此吸引更多优质的企业与人才落户到大湾区。
  对于“黄金内湾”城市群中的“双万”城市,肖耿建议,下一步东莞应该牢牢把握住“黄金内湾”发展新机遇,紧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与港澳产业协同共建,利用比较优势来释放潜在的生产力、竞争力,为东莞打造“科技创新+先进制造”高地以及参与大湾区创新发展汇聚力量。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力“香港研发+东莞转化”,莞港“最佳拍档”再续前缘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