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活县域经济?全国人大代表李积回:着力提升地方优势产业集群竞争力

最新信息

如何激活县域经济?全国人大代表李积回:着力提升地方优势产业集群竞争力
2023-03-07 19:19:00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全国两会将释放重要信号。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何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持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等话题,备受代表委员关注。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李积回接受了南财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专访,围绕如何提升推动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以及广东如何激活县域经济动能等议题发表见解。
  地方产业集群应实现创新驱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集群化、规模化是现代产业发展重要趋势。作为扎根广东阳江的刀剪企业代表,李积回长期关注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集聚发展,全国已形成一批相对成熟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比如广东阳江刀剪、中山灯饰、佛山厨具等。”李积回表示,这些产业集群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出口量大,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增加当地收入和群众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李积回看来,当前地方产业集群仍面临缺乏统筹规划、公共服务不到位、高尖人才短缺等问题。
  当前,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因缺乏长远的统筹规划,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规模扩张、资源分散、重复布局、同质化竞争等现象,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与创新同质化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地方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中小企业因用工成本增加,原辅料价格普遍上涨,渠道、融资等费用也不断增加,环境保护标准不断提升,企业综合成本压力日益加重,因而出现同质竞争、互相挤压等现象,导致恶性竞争、集群效应明显降低。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为内涵的创新驱动战略。”李积回说。
  2022年10月,工信部印发了《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提出“十四五”期间,在全国范围认定200个左右集群,并引导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级集群。
  随后广东也出台《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提升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十四五”期间,广东全省范围内拟认定100个左右集群,引导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市级集群。
  李积回表示,一些地方性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得益于当地资源能源,得益于充分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去同质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将成为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内生要求。”
  他还建议,地方性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走技术创新,依靠高端人才持续加强研发。
  近年来,阳江十八子不断加强与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比如引进博士工作站,加强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引进院士工作站,通过院士对一些高端的理论进行研究和实践,同时主动走出去,不断开发新产品,开发出更符合预制菜工厂使用的刀具,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产业造血激活县域经济
  今年以来,随着广东加快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镇域经济、县域经济迎来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引擎,如何提升地方产业集群的造血功能?
  今年全国两会,李积回特意带了一份提升地方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李积回建议,要进一步地方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产业定位,从更高层面谋划布局,建立由地方产业到国家战略的发展思维。
  李积回表示,对在国际上知名度高、出口量大、系统性强、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集群,从国家层面给予权威的认定后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由国家推动引领,在税收、资金、土地、能耗、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出台政策扶持,使产业集群更具竞争力,从而有效推进中小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实现高度集聚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他还建议对于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设立“卡脖子”技术攻关专项扶持基金。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发展,如果仅靠地方资源、资金自发推动,终究难以超越。由国家推动引导,在技术研发创新、知识产权等方面出台政策扶持,才能提高产业集群在国际的地位。”李积回表示。
  除了产业造血,消费也是激活县域经济很重要的方面。李积回认为,尤其是在当前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城乡区域市场容纳性强,消费仍有较大潜力。
  “随着直播带货的火热,线上消费已经成为很重要的形式,但由于产品良莠不齐,也会导致消费者买的时候很开心,用的时候很痛苦,这其实也暴露出国家品牌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帮助消费者擦亮双眼。”李积回说。
  对此,李积回建议重新启动“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评选工作,大力推动国家品牌战略建设;加大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保护力度,对民间和非官方认定的品牌要进行规范和整治,防止没有权威的品牌产品误导消费者;加大对创建国家品牌的支持力度,对创建品牌的前期研发投入、核心技术攻关、宣传推广等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如何激活县域经济?全国人大代表李积回:着力提升地方优势产业集群竞争力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