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发展稳中提质 行稳致远未来可期

最新信息

外贸发展稳中提质 行稳致远未来可期
2023-03-08 03:53:00
3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23年1至2月的对外贸易数据。1至2月,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我国外贸进出口顶住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展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外贸开局平稳,质量稳步提升。
  一、多重因素推动贸易超预期增长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6.1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微降0.8%,其中出口3.5万亿元,增长0.9%;进口2.68万亿元,下降2.9%;贸易顺差8103.2亿元,同比扩大16.2%,外贸发展稳中提质。
  前两个月外贸出口增长韧性持续显现,扭转了2022年10月之后出口单月同比增速由正转负的态势,迎来“开门稳”。推动贸易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内生产供给稳定恢复。国家统计局公布2月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2.6%,处于扩张区间,市场预期持续改善。我国制造业产业体系完备,且不断向中高端发展,竞争力持续提升。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后,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力逐步回归正常,这对于稳定外贸订单、支持出口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全球经济呈现复苏态势,外需改善。尽管世界经济受到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地缘政治冲突和美欧加息等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确定性。但总体来看,世界经济恢复态势没有改变。2023年2月份欧元区和美国的综合PMI初值分别为52.3%和50.2%,处于扩张区间,为过去8个月以来最高水平。欧元区国家和美国作为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其制造业回升不仅有助于缓解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且能够增加外需,拉动我国出口规模的增加。
  三是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面对外需增长放缓、国际供应链格局加速重构的外部环境,我国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2023年商务部提出强化贸易促进、合理扩大进口、深化贸易创新和稳定外贸产业基础这四项稳外贸的重要举措。多地政府组织外贸企业“走出去”,将海外客商“迎进来”,大大增加了出口企业开拓市场、接订单的渠道和信心。得益于稳外贸政策效应的持续发力,2023年2月份中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2.4%,为2021年5月以来首次回到扩张区间。
  二、新动能助力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今年1至2月,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增长较快,且在外贸中占比有所上升。数据显示,前2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4.01万亿元,增长1.2%,占我国外贸总值的64.9%,比去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1.16万亿元,外贸占比下降2.2个百分点。
  从贸易伙伴看,东盟、欧盟和美国仍然是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进出口9519.3亿、8510.9亿和7029.8亿,其中对东盟进出口增长9.6%。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2.12万亿元,增长10.1%,高于整体增速10.9个百分点,中国的贸易伙伴更加多元化。
  从市场主体看,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进出口规模均有所增长,其中民营企业出口持续增长。前2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3.16万亿元,增长5.3%,占我国外贸总额的51.2%,是我国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国有企业进出口1.05万亿元,增长5.3%。
  从出口产品看,1-2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03万亿元,增长0.4%,占出口总额的58%,是主要出口产品。其中,手机和汽车表现较好,出口分别增长10.5%和78.9%,成为拉动出口的“新动能”。
  此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也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增长点,1-2月保税物流进出口7785.5亿元,同比增长6.1%,为贸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多管齐下实现外贸发展行稳致远
  未来,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但要看到我国外贸发展的韧性优势,要抓住当前回暖势头,汇聚多方力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实现外贸发展行稳致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未来重点从三方面发力。首先,相关部门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企业抓订单、拓市场,还要切实帮助企业深入挖掘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等出口新增长点,增强外贸竞争力。第二,开拓“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与巩固传统市场相结合,推进市场多元化;第三,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相结合,提升外贸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第四,加快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为外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王孝松,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外贸发展稳中提质 行稳致远未来可期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