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强代表:装备制造业发展要摒弃单打独斗

最新信息

马新强代表:装备制造业发展要摒弃单打独斗
2023-03-10 10:34:00
“过去的三年,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凝聚起前所未有的勇气。公司经营逆势增长,销售规模、利润平均增长率均在2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近日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脱胎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华工科技,早期曾是一家销售规模不足7000万元的校办企业,如今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激光行业领军企业。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11亿元。“企业的前途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投入,投入的重点是人才。”马新强代表说。
  “这也是我们信心的重要来源”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端制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华工科技来说,机遇还是很多的。这也是我们信心的重要来源。”马新强代表告诉记者,不管是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还是国产替代的加快推进,都给华工科技带来了广阔的施展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据了解,目前华工科技正在全力发展“基于传感器技术为核心的感知业务,基于信息激光为核心的联接业务,基于能量激光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业务”,并且,将聚集优势资源投入“新能源汽车制造及其产业链”主航道。马新强代表认为,装备制造业要发展,就一定要摒弃急功近利、单打独斗的意识。
  他表示,我国在细分领域的很多装备,目前还主要依靠进口,有些国产装备核心部件受制于人。解决这些“卡脖子”问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通力协作,特别是下游要积极使用国产化的装备、部件。“产品只有使用起来,才能不断提高性能。”马新强代表建议,由行业龙头企业、各地头部企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牵头建立高新技术产业联盟,打造协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体系。
  马新强代表还建议,在已有的国家科创中心基础之上,继续布局完善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系统探索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深入破解制约制造业发展突出问题,推动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目标。“我当然是支持武汉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无论从国家重大战略还是从地方产业特点来看,武汉在不少方面都有优势。”他强调说。
  “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去年,从中央到地方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马新强代表介绍说,2022年华工科技仅在武汉东湖开发区获得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嵌入式软件退税等各项税收优惠就达1.8亿元,“这也让我们有更充足的资金投入到创新中来。”
  “我们坚持创新至上,将打造‘行业领先、国产替代、专精特新’产品作为目标,这几年研发支出的复合增长率大概在20%左右。”马新强代表告诉记者,华工科技的中央研究院在公司科技创新中起到了战略支点的作用。近期,这家研究院完成了包括高压压力传感器等在内15个项目的立项。今年,华工科技将新投入两亿元作为该研究院的运营资金,以加速突破核心技术。
  “我们将继续依托我们的中央研究院系统布局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围绕研究院的创新项目,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公司创新资源聚集平台,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马新强代表说。
  在过去的三年里,华工科技两家子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两家子公司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中小企业要走好‘专精特新’之路,我觉得一定要有极致的产品思维。这是我以前去欧洲制造业发达国家考察时得到的启示。就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一点一点打磨产品,这代产品会在上一代产品的基础上迭代完善。”马新强代表说,“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工程师队伍责任重大”
  “华工科技的每一步创新发展,都是人才驱动的结果。”马新强代表强调,“我们将人才视为公司发展的‘第一资源’,形成的管理思路就是‘以人才引进为牵引、人才培养为基础、人才使用为核心、人才服务为保障’。”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目前华工科技已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50多位,其中11位为国家级领军人才;重点项目负责人中,35岁以下的占比超过30%,硕博士占比达到18%。2022年,华工科技引进青年技术骨干超过100人。“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实施更开放、更积极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引进计划,持续完善多元人才培养机制,健全以价值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及激励制度,最大程度地聚合人才智力资源,最大诚意地培养卓越工程师队伍。”马新强代表介绍说。
  新时代的中国,正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比以往更加需要高素质的工程师队伍。马新强代表建议有关部门从顶层设计入手,引导更多高端人才投身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去。一方面,可以考虑加大政策支持,鼓励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博士,培养卓越工程师队伍;另一方面,可以考虑从国家层面设立“工程师日”,推动“时代楷模”等国家级荣誉向杰出的一线工程师倾斜,不断提升工程师的地位和荣誉感。
  “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工程师队伍责任重大。”马新强代表说。(中国经济网记者邓浩)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马新强代表:装备制造业发展要摒弃单打独斗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