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个月长三角外贸承压 如何保稳提质

最新信息

前2个月长三角外贸承压 如何保稳提质
2023-03-22 22:05:00
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实施,市场、企业信心逐步恢复,前2个月长三角外贸平稳开局。不过,受外需走弱、订单下降等因素影响,江苏、浙江对外贸易明显承压。
  苏浙皖开局“失速”
  2023年1至2月,安徽进出口总值1099亿元,出口713.3亿元,进口385.7亿元。对比2022年1-2月,进出口总额1128.0亿元,出口653.9亿元,进口474.1亿元。因此,进出口同期下降2.6%,出口同期增长9.1%,进口同期下降18.6%。
  再看上海,前2个月,进出口总值6815.6亿元,出口2655.7亿元,进口4159.9亿元。去年同期,上海市实现进出口总值6745亿元,其中,出口2794.9亿元,进口3950.1亿元。
  相对的好消息是,一般贸易和民营企业成为上海外贸增长的“主力军”。据统计,前2个月,上海一般贸易进出口3980.2亿元,增长2.5%,占外贸总值的58.4%。同期,上海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2.6万家,增加1.1%,合计进出口2084.8亿元,增长13.1%,占上海外贸总值的三成以上,拉动进出口总体增长3.6个百分点。
  同为外贸大省的江苏和浙江,开局也有些“出乎意料”。
  前2个月,江苏外贸进出口总值7545.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9%。其中,出口4888.2亿元,下降5.7%;进口2657.6亿元,下降16.8%。浙江进出口6913.5亿元,同比下降4.8%,其中出口5029.4亿元,下降6.4%,进口1884.1亿元,下降0.3%。
  “今年前2个月,长三角三省一市仅上海市进出口规模实现较小的增幅,其他三省进出口规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南京大学长江产经智库区域经济首席专家,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教授吴福象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出口方面,仅安徽实现同比正增长;进口方面,仅上海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他三省均表现为负增长。
  吴福象进一步表示,究其原因,整个外贸发展趋势不确定性增强,2023年外贸疲弱的趋势依旧。尤其是全球经济放缓、劳动力市场疲软以及对家庭购买力和生产端的挤出效应造成的外需疲弱或将持续。
  在其看来,2022年欧美各国宽松政策带动经济复苏引致的短暂的外需增长,会随着经济恢复到常态化而表现为增速的不可持续,美国和欧盟进入“去库存”周期也会进一步抑制需求。“此外,我国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出现变化,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贸易逐渐降速,美国已退居到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与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在增长。”吴福象表示,但在短期内,与后者的贸易规模难以与对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贸易规模等量齐观,“尤其是,我国在贸易方式与产品结构方面有改进的需求,而实现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逐渐转向以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需要转换时间”。
  外贸“出海”抢订单
  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出台,市场、企业信心该如何恢复?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兵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一是要紧抓“一带一路”建设、RCEP实施、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建设叠加的契机,充分利用国家在顶层设计上释放的政策优势;二是要紧抓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化、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挖掘低碳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产品优势。
  “比如,安徽在今年1-2月能够实现较大的出口同期正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产品实现较大比例的出口份额。”王兵分析。
  在吴福象看来,还要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在国内转移,有效应对产业外迁。“尤其是在法治化保障上,要建立健全出口转内销保障机制,保住外企在华生产、研发基地,保住外企在华产业链供应链,进而保住进出口基本盘。”
  王兵补充道,还应出台一些针对性的纾困政策,保障外资外贸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提高服务效能,降低外贸成本。
  进入2022年底以来,从省级到地方,长三角各地政府纷纷“组团”,“出海”抢订单。
  例如,浙江去年底抢先启动“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引项目”行动。今年1月,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2023年要千方百计推动外贸平稳增长,持续推进“浙货行天下”,确保出口占全国份额保持在14.5%左右。
  江苏苏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去年底以来,境外招商结交“新伙伴”。进一步抢抓开放机遇,成立赴外招商小分队,瞄准发达国家的公司总部、商业协会、中介机构,吸纳更多优质外资招商资源。2022年12月,高新区招商团队出访欧洲,举办中法、中德可持续发展合作交流会等多场招商推介活动,拜访企业及机构50余家,达成意向投资总额约10.7亿美元。
  谈及如何助力民营企业品牌出海,王兵分析,应鼓励民营企业加快培育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实现向跨国企业主导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单体嵌入和攀升。
  “还要强化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的产业链链主责任,推动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在技术、市场、标准上的协同。”吴福象指出,同时要鼓励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抱团出海。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前2个月长三角外贸承压 如何保稳提质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