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发行超1500亿元 乡村振兴票据引金融活水灌溉美丽乡村

最新信息

近两年发行超1500亿元 乡村振兴票据引金融活水灌溉美丽乡村
2023-04-06 08:01:00
本报记者张弛
  春分至,万物苏;东风笑,农耕忙。
  苏北平原的南端,田间的小麦长得正旺,一片片的绿油油将阡陌之间铺满。“现在麦穗还没长出来,要到5月底才能收割,紧接着就可以种水稻了,到时候浅水栽秧苗,可美啦!”阳光下,宋大姐抬了抬头上的草帽,满心欢喜地指着自家的田地对《金融时报》记者说,等10月份水稻收割完,跟小麦一样,留够自家吃的,其余的统一卖给粮食公司,年年如此。
  农民种粮卖粮挣钱、粮食公司收购粮食,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但这背后,也关乎着国家粮食安全这一头等大事。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被放在首要位置,要求“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稻谷补贴,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
  对众多粮食贸易公司而言,在每年的粮食收购工作中,确保自身现金流的充裕与稳定,防止发生拖欠粮款、“打白条”等情况发生,历来最为紧要。3月17日,江苏华靖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在银行间债市发行2023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乡村振兴),该笔7亿元债券募集资金将穿透式用于发行人向农村收购粮食,根据计划提升粮食收储规模,实现惠利于农,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乡村振兴票据服务“三农”,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末,近两年内,已有131家企业发行乡村振兴票据1500多亿元,支持项目覆盖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农民就业增收、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良好示范带动效应。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绘就了宏伟蓝图,在“三农”领域人们干劲十足。从春耕到秋收,从民生到安全,乡村振兴票据也将乘政策暖风,持之以恒引导更多金融活水灌溉美丽乡村。
  募投项目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总结前期扶贫票据经验基础上,交易商协会聚焦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于2021年3月15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乡村振兴票据,募集资金用途聚焦“三农”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乡村振兴票据是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首次推出支持乡村振兴、市场化引导社会资本服务“三农”发展的专项产品(乡村振兴贴标债),为资本“下乡”探索出一条全新路径。
  据《金融时报》记者梳理,已发行的乡村振兴票据发行利率多在2%至4%,发行人涵盖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等各类主体,募集资金流向包括粮食收储保障、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企业向农户采购原材料、农产品基地运营、农村污水管网和美丽乡村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
  针对不同企业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时存在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乡村振兴票据在推出之初便明确,可灵活搭配债务融资工具各类型产品进行注册发行。从实践情况来看,目前已有多个发行人结合绿色债券、碳中和债、科创票据等创新品种,发行“双贴标”债券支持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绿色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等。
  3月17日,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上航局”)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15亿元2023年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这也是央企首单“科创票据/乡村振兴”双贴标债券。
  “本次募集资金中4.5亿元将用于乡村振兴领域。”中交上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双贴标债券发行为契机,持续用好相关金融工具,以创新驱动发展,全力以赴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某大型券商债券投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乡村振兴票据募投项目范围不断扩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以及市场了解深入,今年其市场发行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容。
  应用成效广泛显现
  乡村振兴票据自推出以来,紧扣每年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创新完善支持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发力点和细分领域,覆盖的地区和发行人业态日益丰富多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重庆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2021年以来,先后发行了4期乡村振兴票据,募集资金合计9亿元,部分用于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保障了潼南、黔江等18个脱贫摘帽地区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用药需求。
  “乡村振兴票据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工具优势,为我们进一步提升乡村基层医疗机构的物流和供给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重庆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抓好生猪和“菜篮子”工程,助力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农业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去年11月,广州越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4亿元绿色乡村振兴票据,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子公司越秀农牧封开县生猪养殖产业园项目(一期)。
  据越秀农牧副总经理卢凯介绍,该项目集“养殖+沼气+种植+加工”于一体,建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约100万头商品猪,6.27万吨有机肥,配套种植经济作物4100亩,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有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稳定。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完善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同样不可或缺。去年初,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3亿元乡村振兴票据,部分募集资金用于电商商品以及农产品出村进城相关物流服务保障。
  “本笔债券的发行有利于德邦股份进一步在乡镇地区铺设业务,力争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后续,德邦股份将继续面向全国布局‘互联网+农业+运输’的模式,保障农产品运输,实现农民收入和自身业务的双增长。”该公司资金部负责人李会会说。
  激发各方参与积极性
  2月2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提出“扩大乡村振兴票据发行规模,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为债市服务乡村振兴再度集聚重要力量。
  与银行间市场携手并进的还有交易所债市。2021年7月,沪深交易所在扶贫公司债基础上同步迭代推出乡村振兴专项公司债,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乡村振兴支持领域。上交所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截至今年2月底,上交所共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公司债40只,合计发行规模248.79亿元。
  除前述乡村振兴票据、乡村振兴专项公司债、地方债外,近年来,金融债、企业债等券种在我国乡村振兴债券市场也“遍地开花”。远东资信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2年,我国乡村振兴债券累计发行362只,融资3610.66亿元。
  除发挥不同券种的多样化融资渠道力量外,乡村振兴债券取得切实成效离不开各类市场主体的支持。债券背后,是发行企业、主承销商积极创新,投资机构踊跃认购,让一个接一个乡村振兴项目顺利落地。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证券公司承销发行乡村振兴债券305.21亿元,同比增长42.77%。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普通债券品种而言,乡村振兴债券发展时间尚短,业内普遍认为,相关政策支持和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中金公司研究部信用研究团队负责人、董事总经理许艳表示,一是应尽快出台统一完整的乡村振兴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二是在发行审批阶段可加强对项目的审核;三是在投资端可考虑加强相应的激励机制;四是加强募集资金用途的监管和信息披露。
  交易商协会日前表示,今年,将紧紧围绕粮食保供、设施农业、种业振兴、农机生产等重点领域,不断完善乡村振兴票据制度规范,做好市场宣传培育,争取更多政策支持。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近两年发行超1500亿元 乡村振兴票据引金融活水灌溉美丽乡村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