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2027年新型储能规模有望达138GW

最新信息

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2027年新型储能规模有望达138GW
2023-04-10 05:40:00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储能产业在支撑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近两年其发展态势迅猛。
  4月7日~9日,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我国储能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技术研究活跃,产业链日趋成熟,政策逐步完善,产业发展呈现朝气蓬勃的气象。我国储能产业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预计2023年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上述展览会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9.8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5%,年增长率38%。其中,新型储能继续高速发展,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3.1GW/27.1GWh,功率规模年增长率达128%,能量规模年增长率达141%。
  2022年,我国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5GW,达到16.5GW,其中新型储能新增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7.3GW/15.9G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200%,能量规模同比增长280%;在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比重达97%。
  从应用场景来看,自2014年以来,我国表前储能(发电侧+电网侧)
  装机占比一直处于持续升高态势,由2014年的27.8%上升到2022年的82.5%。预计未来5年,新能源配储、独立储能仍将是我国新型储能的主要应用场景,表前储能装机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记者了解到,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远超预期,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国家和地方层面密集出台了激励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和市场机制,激发了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的热情;第二,相对完整、成熟的锂电池产业布局,有力保障了电池储能产业链的稳定和畅通。
  据《白皮书》预测,保守场景下,预计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97.0GW,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9.3%;理想场景下,预计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138.4GW,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0.3%。
  记者注意到,新型储能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表示,新型储能发展要重点统筹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建设与运用的关系,既要加快规划建设,更要注重调度运用;二是处理好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过去一年来,新能源配置储能“建而不用”的行业困局引发热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新能源配储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指出,新能源配储能利用率低,其中新能源配储能等效利用系数仅为6.1%。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建议,在可再生能源配置储能方面,应按照因地制宜原则,统筹规划可再生能源配置储能,避免无效投资,同时探索新能源+共享储能联合运行的商业模式。
  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专职委员、特级战略技术专家、储能与可再生能源重大科研团队总负责人郑耀东认为,使用价值发挥是新型储能发展的唯一出路。
  除此之外,储能成本与安全问题仍是业内持续热议的焦点。
  科华数能人士认为:“储能系统各环节单一维度安全不等于系统安全。系统各部件关注自身安全标准,各自为战,单维度考虑缺失系统安全思维。”
  “储能安全需从电池做到系统集成,做好储能安全的难度远超其他应用。未来行业需补齐储能安全两大重要板块:储能系统测试与实证、运行监控与智能诊断。”宁德时代总工程师许金梅表示。
  在安全基础上,储能产业还需不断提高系统效率,降低系统成本。
  过去两年,由于锂电池上游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持续攀升,储能降本压力较大。可喜的是,如今电池级碳酸锂已经下跌至21.5万元/吨左右,相比60万元/吨左右的高价已跌去大半,这将进一步刺激储能产业发展。
  “此前我提了一个目标,未来五年海辰的储能度电成本降一半,LCOE(度电成本)降至2毛钱。如今锂价跌得比较快,我认为四年可以降一半,降到2毛钱,而且这不是终点。”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表示。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2027年新型储能规模有望达138GW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