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含绿量”提升经营“含金量”: 银行业全方位助推绿色低碳转型

最新信息

以“含绿量”提升经营“含金量”: 银行业全方位助推绿色低碳转型
2023-04-11 08:09:00
在低碳理念持续深入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趋势下,绿色金融在各家银行近期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的成色更足。
  在绿色贷款余额、增长率创新高的同时,银行业不断增强服务绿色发展的能力,丰富绿色产品服务体系,加大对绿色发展各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与精准度,并从自身做起,持续将节能降碳理念与行动落实到日常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全方位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绿色业务全面发展
  “2022年,六大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共计12.5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4%,持续推动绿色基金、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理财等业务的协同发展,丰富绿色金融内涵。”中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
  各家大型银行在绿色金融上的表现各有千秋。截至2022年底,工行绿色贷款余额达到3.98万亿元,规模保持国内同业第一,并领先全球同业;中行“中银绿色+”产品体系和服务方案加速形成,绿色信贷余额达198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1.08%,境内外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和承销规模保持中资银行第一;建行绿色贷款余额2.75万亿元,较上年增加7869.76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股份制银行也有着亮眼表现。截至去年12月末,我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到16298亿元,较年初增加2440亿元,绿色贷款余额、碳减排贷款投放余额分别为6371亿元、388亿元。
  在产品体系方面,兴业银行构建完善涵盖降碳系列、减污系列、碳金融系列的绿色金融专业产品体系,积极复制推广碳减排挂钩贷款、碳资产质押贷款等产品,推动碳账户构建工作并参与相关标准制定。实现了蓝色渔业碳汇、基于绿色建筑性能保函的绿色贷款等创新产品落地。
  为助力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银行业将继续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下一步,我们将把绿色金融作为工行的品牌和比较优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发展。我们将在内部构建更严格的绿色考评机制,携手各界一道推进绿色低碳、安全降碳,努力发挥工行作为大型银行的头部效应,更好地守护绿水青山,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工行力量。” 工行行长廖林表示。
  “我们要加快集团全绿的转型,各子公司、各分行都要成为所在行业、所在地区的绿色金融‘领头羊’,并且要把绿色金融作为营销客户、开展多元服务、获取综合效益的利器。”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表示。
  绿色能力持续提升
  在我国绿色金融服务提质增效的背后,离不开银行业相关研究与服务能力的持续增强。
  “针对绿色金融前沿领域,中行与国际金融论坛、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等机构和组织开展合作,境内外分支机构积极发布绿色金融ESG(环境、社会、治理)等主题刊物,沟通交流行业最新动态。” 中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表示。
  兴业银行加强绿色金融研究创新,组建兴业碳金融研究院,以成为中国银行业领先的国家绿色金融智库为目标,重点开展绿色金融、气候变化与环境经济学、能源与产业低碳转型方面研究。
  与此同时,银行业也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行打造了三个层次、六个方面、一万余人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八个主题、80余门课程的在线培训体系,累计超过75万人次参与学习,员工绿色金融能力建设不断提升。
  2022年以来,兴业银行积极加强绿色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专业机构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业研究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据了解,按照集团“全绿”转型改革精神,该行启动实施绿金万人计划,积极开展行内课程体系建设,完成40余门绿金新课程开发上线,开展全方面、持续性的培训。
  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不断前进,也让中国银行业在国际舞台上更加亮眼。“中行积极参与PRB、TCFD等绿色和ESG相关国际倡议与机制,参与监管部门组织的一系列标准制定,逐步从绿色金融的参与者转变为标准的引领者,稳步积累和提升在金融市场的全球影响力。”刘坚东表示。
  “工行作为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核心工作小组的唯一中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通过‘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BRBR)等平台,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廖林表示。
  扎实推动节能降碳
  走进建行湖南省分行首家绿色低碳网点——长沙河西支行营业部,一片葱郁的绿色植物墙率先映入眼帘。网点大厅内,生动形象的绿色宣传墙、分类垃圾桶、倡导绿色生活的宣传册与宣传标语等一应俱全。通过微信小程序,到访的消费者可以深入体验网点的绿色互动,应用微信捐赠步数,积累绿色积分。
  除了可以直观感受到的绿色元素,在各类“黑科技”的加持下,网点的绿色运营走进现实,让绿色网点神形兼备。
  “屋顶使用了可再生能源及环保无污染的光伏太阳板,装机容量达11kW,年发电量可达11000余千瓦时,每年至少可减少外购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10余吨。除了安装光伏板,网点还向外购买了绿色电源。”该网点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与此同时,运用物联网技术,网点内的“建行森林”大屏能全天候实时展现重点能耗系统和设备的运行工况,依次呈现网点累计用电量、光伏发电量、今日用电量、网点设备节电量、今日碳排放量、累计碳排放量等数据。值得一提的是,智能管控平台能够根据系统监测的数据结果进行能效对标、能效评估并提出节能建议,实现智能化节能。
  这是银行业在日常经营中根植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动节能降碳的一个缩影。农行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显示,该行积极推动自身运营碳中和,有序开展全集团“碳盘查”,通过推进绿色用能、建设绿色网点、推行绿色办公、实施绿色采购、开展绿色活动等,扎实推进自身节能降碳。2022年,该行集团口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215万吨,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4.70吨。
  与此同时,银行业推进公益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系统的绿色发展行动框架提供支撑。恒生中国加大对生态修复项目的投入,截至2022年底,该行“种·未来”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扩大老品种紫米种植面积到105亩,利民工程惠及村民226户;滨海湿地蓝碳生态系统保护工作修复、种植红树植物100亩;森林保护修护项目人工种植冷杉、槭树等苗木共计28750株。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以“含绿量”提升经营“含金量”: 银行业全方位助推绿色低碳转型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