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大咖齐聚 最新研判

最新信息

百名大咖齐聚 最新研判
2023-04-16 21:31:00
太湖南岸春色好,西塞山前白鹭飞。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调,施政纲领已经明确,“宏伟蓝图”如何变成“施工图”?今年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的发力重点何在?下半年经济周期的可能走向是什么?
  4月14日,由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浙商证券联合主办的“春风唤雨聚势而生——第61届中国资本市场高级研讨会暨上证春季所长论坛”在浙江湖州举行。来自地方政府、监管部门、上交所、券商研究所、基金公司、上市公司的近百位领导、高管、专家和代表齐聚一堂,就当前经济复苏情况及政策走势进行深度探讨,分享对中国资本市场下一阶段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的研究成果和真知灼见。
2023年经济复苏整体向好
  展望2023年,与会嘉宾对于我国经济呈复苏态势达成共识,整体持乐观态度。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董事长郑治国表示,过去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总量上的增长,结构的力量不是很高,而现在更多应该关注精准化、结构化的产业政策发展。从今年大的环境来看,宏观经济整体处于修复阶段。目前来看,民营经济的投资信心在逐渐恢复,下半年随着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也会加强民营投资的力度;此外,地产和传统消费方面下半年也会有所上升。总的来说,2023年经济将呈“N”字型走势,资本市场也还是一个偏稳定的态势。
  国投瑞银投资副总监王建钦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判较为乐观,他预测全年GDP增速有望达到6%的水平。
  今年经济复苏的方向是确定的,但在幅度上市场存在分歧。王建钦认为:“这里存在几方面预期差:其一,外需韧性可能更强,近期新加坡、法国、西班牙等经济体与我国在多个领域展开战略全方位合作,发达经济体的订单需求会对出口形成提振,至少可以减缓外需回落速度;其次,虽然房地产政策没有大规模的刺激,但因城施策的导向下对首套和置换等刚性需求仍是有利的;最后,居民消费、企业家投资要依靠信心的修复,我们看到多个调查指标均指向经济的信心在回暖。因此,我们对全年经济较乐观,且下半年随着库存周期新一轮的起步,预计基本面回暖和盈利修复的速度更快。”
  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力度较强,有望超市场预期,将有力的回击市场的三个担心。一是担心居民部门的“疤痕效应”,但从旅游人次恢复率和收入恢复率来看,不用太过担心。同时随着扩张性政策的实施,宏观经济好转,居民的消费和投资信心都将增强,居民储蓄也将逐步回归常态。二是担心房地产的持续拖累,但从房地产供需两端来看,需求侧是刚需和改善性需求的回升,供给侧在去年下半年以来政府提供保交楼的增量资金,2023年供给也是改善的,房地产的边际影响减弱。三是市场担心政策的力度和可持续性,但从两年的复合增速来看,要完成今年5%左右的GDP目标,政府工作也是将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在孙金钜看来,2023年经济强复苏主要来自以下三个动力:第一,约束放开,经济向潜在增速恢复;第二,政策逆周期调节,形成实物工作量;第三,居民部门顺周期上行,进一步提振经济。
  长江证券研究所所长徐春认为,2023年将是温和复苏之年,全年5%左右的GDP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伴随着年初以来各类场景的重新开放,前期压抑的需求得到充分释放。人流、货流明显回升,市内经济、城际流动、生产网络均重归活跃,中国经济正前进在复苏的轨道上。
  “今年经济复苏的核心还是以扩大内需为核心带动的经济增长。其中主要动力还是经济的内生韧性,将带动消费持续复苏,而辅助动力则是货币政策托举的宽信用进程,承托投资持续增长。在内需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增速预计将向潜在增速回归,预计将实现5.0%至5.5%左右的增长。”徐春说。
  重阳投资合伙人寇志伟表示,今年宏观政策总体上是休养生息,谋定后动的状态。去年底以来,对房地产、互联网平台等很多行业的政策开始逐步放松,政策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也非常鼓励和支持,这对增强社会信心、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具有积极作用。对全年经济我们在总量上不悲观,但对于投资而言可能更重要的是找到经济复苏中最具弹性且有中长期逻辑的板块。
  国海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策略分析师胡国鹏认为:“经济复苏最重要的动力是去年经济的弱项出现边际改善,即防疫政策放开后接触性的消费和服务出现修复;另一方面地产政策不断放松以及保交楼加力下地产销售也在恢复。从一些指标来看,经济恢复也得到了验证,PMI指标连续在50以上,信贷社融持续改善,场景类的消费景气度较高等。”
扩大内需是经济复苏的关键
  当前,中国正处于稳步复苏阶段,经济保持向好向上发展,如何进一步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发展部联席负责人黄文涛表示,第一,今年中国经济主要看内生动力的恢复。5%左右的GDP目标应该能够相对容易完成。产业升级、结构优化仍是趋势。
  第二,结构重于总量。从PPI角度来看,重点看变化。今年下半年由负转正,意味着本轮利润下行周期将会结束;下半年至明年,利润的上行周期将会开启。此外,二季度库存周期将会筑底,随后会进入一个库存向上周期,库存变化越来越积极。
  第三,准财政政策看点更多。去年下半年开始,准财政政策有所发力,今年这个趋势也将延续。未来就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说,结构性的政策空间更大,一是看结构,二是看改革。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三大不确定性仍需重视:一是外部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二是全球高通胀和通缩演化的不确定性,三是货币收紧的政策对应的不确定性。
  在陈雳来看,扩大居民收入和就业是今年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重要目标。在刺激消费的前端,一定要扩大就业,保障老百姓的收入。从解决方式来看,核心还是要领会当前经济动能的转换,新动能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新老基建;二是数字经济;三是高端制造业,尤其是相关科技领域的短板,如芯片、集成电路等。
  财通证券研究所所长李跃博认为,当前国内经济环境稳定,扩大内需是经济实现复苏的关键。她表示,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消费政策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大宗消费,通过税收减免等刺激措施提振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耐用品消费;二是利用节假日,搭建消费场景,配合消费券和现金券,以激活旅游、酒店等服务消费。地产恢复方面,年初以来“保交楼”政策落地效果显著,房企资产负债状况得以改善。地产销售回暖,二手房销售总体表现好于新房。
  对资本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李跃博提出,第一,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我国经济的复苏,经济复苏为资本市场向好走势奠定基本面基础;第二,结构方面,年初至今,地产、消费、制造等高频数据回暖,消费和地产的复苏链条有望迎来结构性机会;第三,在打造现代化产业链的背景下,国企改革和数字经济有望成为新的产业催化。
  中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所所长邓淑斌认为,从一季度已披露数据来看,过程性指标持续向好、结果性指标尚待进一步验证,社会融资需求逐步恢复、外部需求的结构性调整逐步发力,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正逐步积聚,但货币流入实体经济的活化度仍有待提升。
  “在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的发挥显得更为重要,而全面注册制实施以及国务院机构改革关于金融监管架构的相关调整,都将直接推动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A股市场‘分拆上市’尤其是高新技术类国企启动分拆上市的带动效应,值得期待。”邓淑斌说。
积极信号已经出现
  中银证券研究二部联席总经理曹雪锋表示,结合3月进出口数据超预期的情况,以及中观、微观层面的政府政策导向来看,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对2023年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具体来看,单月数据表现更加超预期,3月出口同比增长14.8%,一季度同比增长8.4%。第一,“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的增长达66.9%,对整体出口的拉动力持续提升;第二,东盟出口同比增速明显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占比提升至34.6%,基本接近欧美、日韩35.6%的比重;第三,民企发力外贸订单,助力出口表现改善,一季度增长14.4%,明显高于整体表现。这三方面代表了新的产品结构和更重要的新的贸易伙伴,以及微观主体活力的作用。
  广发基金基金经理杨定光说,目前,房地产一手房市场、二手房市场出现了积极的信号,成交相对比较活跃。中国3月制造业PMI为51.9%,略超市场预期的51.5%,非制造业PMI为58.2%,同样超预期。制造业PMI分项中,3月供需指数均维持在50%以上,环比小幅回落,对应制造业被动去库、环比修复动能延续;出口订单指数继续在50%以上,但修复动能较弱,短期出口可能比预期略好,但中期仍有压力。
  东吴证券研究所所长郭晶晶认为,今年5月以后,海外资金可能会重新涌入中国资产。其中,港股将有比较快速的反弹,A股将重新迎来增量资金为主导而不是以存量资金为主导的行情。与去年12月不同的是,本轮北向资金的回流中,很大一部分属于长线资金,不再是以对冲基金为主导。
  通过对海外客户的调研和交流发现,当前海外投资者的行为出现了三大变化。第一,部分海外投资者认为美股在5月以后会有较大的下跌趋势,主要原因是美国中小银行的危机问题。因此,他们降低了美股的仓位以后,会重新审视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
  第二,非北美资金包括中东和拉美的资本开始关注中国资产。在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加大的格局下,大多数的非北美资金开始资金分散,中国的优势更为明显。
  第三,部分海外公募基金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复苏阶段,并且是走在一条正确的路径上。目前,海外客户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复苏将在2023年底或2024年回到疫情前水平,一旦需求恢复,过去两三年没有大幅增加供给的行业将会迎来新的机会。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邵琳琳表示,总体来说,今年经济复苏仍然呈弱复苏的状态,对后续持乐观态度,未来弱复苏的含金量会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投资者信心的逐渐修复,看好A股今年下半年的表现。
  邵琳琳还分享了她观察到的一些可喜数据:“从城镇储户的调查结果来看,一季度居民储蓄意愿出现环比回落,倾向于更多储蓄占比首次出现了下降;而倾向于储蓄意愿下降的比例和投资意愿增加的比例大致接近。此外,房产层面上的投资占比有往上增加的现象,预期房价上涨的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这意味着居民端信心是逐渐好转的,这也是经济自然复苏的好兆头。”
  东北证券上海研究咨询分公司总经理李冠英对当前的经济形势较为乐观,认为科技是核心突破口。他表示,从科技到全球的大循环,从地缘政治到国内的循环到政府的应对,每一个环节都在发生向好的变化。从3月进出口数据来看,整体来说是超预期的。
  “从二级市场来看,3月中旬以后市场交易量明显回升,4月以来多数交易日的交易量突破万亿元。按照当前势头,若增量资金持续进场,可能会对各个板块带来助力,对财富效应及居民信心也会带来正向影响。整体来说,2023年可以持续关注两条主线——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与科技。”李冠英说。
TMT板块会是全年主线吗?
  浙商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邱世梁主持林题为“新气象新特征如何把握2023年投资主线”的圆桌二环节。
  他表示,从海外环境来看,今年全球衰退压力较大,银行业事件频发,但综合考虑通胀、就业和金融稳定三项目标,美联储政策拐点渐行渐近;从国内来看,经济延续弱复苏态势,结构上正在推进以高端制造、安全自主、数字经济为导向的产业转型。同时,“稳增长”全年定调,“促消费”持续发力,人民币国际化加速,金融地产迎来修复,资本市场全面推行注册制,“中国特色估值体系”闪亮登场,在一系列利好提振下,相信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下,A股也将有新一轮行情演绎。
  开年以来,ChatGPT概念表现极为亮眼,数字经济、ChatGPT、通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多个相关行业年初至今的涨幅均超30%。资金围绕ChatGPT代表的人工智能板块集中上攻的现象能持续多久?站在当下,数字经济等代表的TMT板块大概处于什么位置,是否存在交易拥挤的情况?对此,与会嘉宾分享了不同的见解。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电子首席分析师许兴军认为,以半导体为代表的TMT板块行情是跨年度行情,并且这一行情有扎实的基本面的支持。
  需求端来看,手机等消费品下半年的复苏是海内外的一致共识,对行业整体的提振也较明显;制造端来看,虽然行业处于下行周期,但会带来生产制造端的成本下移、设计板块成本的下行;从库存周期来看,未来库存趋势有望逐季下降,到今年二季度,大部分半导体设计公司库存会回到正常水平。半导体设备材料板块受益于国产替代,有望穿越周期。许兴军认为,半导体板块今年基本面明显向上。
  许兴军还分析了人工智能对电子行业的影响。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包括算力、存储、连接等在内的一系列细分领域的需求都有提振。从应用落地的角度来看,未来有些细分赛道量和价可能发生十倍以上的变更。本轮AI行情与2015年的“互联网+”浪潮的本质区别便在于技术升级能够落地,因此整体科技板块的演进虽然短期有些调整,但是中长期来看还是有跨年度级别的机会。
  国盛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郑震湘从创新、国产化、产业周期三个方面对电子行业作了分析。首先从创新来看,ChatGPT代表的人工智能长期内将是成长板块创新的主力方向,ChatGPT对于算力和存储的需求可能超过2018年,算力增长将成为产业下一轮的大周期的重要抓手。
  国产化方面,自主可控仍然是半导体产业持续向好的重要逻辑,政策层面始终坚定并不断强调集成电路产业重要性,产业链自主可控必要性,并从政策和市场两方面推动行业发展。
  最后,产业周期上,半导体产业周期今年正迎来拐点,在此之前TMT板块很多公司市值已经回到2021年的水平。郑震湘认为,虽然近期TMT板块股价整体有所修复,但估值还没有见顶。未来随着应用的不断提升,需求的扩大,基本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德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吴开达表示,在TMT板块相对收益开始走高时,往往会伴随着成交占比提升,比如说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以及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以及2023年年初至今的行情。“但经验上,我们认为成交占比达到高位最多能够表明相对收益指数后续或进入高波动阶段,并不能表明指数趋势性走弱,占比保持高位或者小幅调整,相对收益指数仍可能继续走高。”
  吴开达认为,相对收益走高往往也是板块景气触底回升期,表现为净利润增速与ROE从底部开始出现回升。2023年2月TMT相关制造业企业利润(TTM)的利润增速为-16.94%,是2013年以来最低值。因此下阶段随着秩序恢复正常,产销衔接水平提高,基数效应减弱,TMT板块利润将回升。当前很有可能只是TMT行情板块的开始,伴随着板块景气的持续上行行情后续有望向纵深展开。
  泉果基金董事总经理、基金经理戴骏认为,对于A股来说,目前处于一个相对温和、对投资比较有利的环境。其次,从狭义的资金面角度来看,货币层面相对宽松,央行保持了相对温和的政策,融资利率也相对较低。从广义的资金面来讲,整个信贷增速维持较高水平,从M2和社融的剪刀叉来看,剩余流动性水平比较高,因此,今年资金面较为友好,整个市场的估值弹性较大。
  戴骏表示,大量的北向资金流入之后,二三月份增量资金不足,基金发行相对低迷,因此市场出现了极端的博弈行情,资金开始从此前部分机构持有集中度比较高的行业流出,比如新能源、消费等,TMT板块则涨势迅猛。
  他认为,后续能否出现全面的行情,需要关注资金面的改善,目前来看,未来一个季度或者半年度结构性行情会有所延续。而且在TMT板块交易集中度以及热度都达到极致的情况下,需要相对谨慎看待投资机会,TMT短期的调整可能带来其他行业的机会。
  嘉实基金基金经理李涛认为,今年春节前后ChatGPT的出现大大超出市场预期,这一新技术使得国内国外需求共振。“从投资维度来看,对我们来说挑战是非常大,如果不在短期内加强研究,很难追上新标的的大幅上涨。虽然近日市场开始探讨一些风险,但我认为,不应因为短期的风险规避错过了中长期更大的机会。”李涛表示。
  他认为,整体来看,TMT板块演绎到当前位置,部分细分板块确实需要谨慎对待。“并不是说沾上了ChatGPT概念的公司就会涨,关键还是要看公司在行业的位置格局,以及核心竞争力。”李涛总结,中长期看好TMT方向,但阶段性存在部分泡沫化的标的或行业,投资者要把公司基本面、壁垒想清楚再去选择。
新能源产业链或面临“阵痛期”
  在ChatGPT概念全线走俏的同时,开年以来持续受压制的新能源产业链是否还有机会?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所长周旭辉直言看好人工智能,对于新能源依然比较谨慎。他表示,过去两三年新能源变成了资本市场上最热门的赛道之一,但“万物皆周期,做时间段的朋友”,“2019年到2022年新能源是朋友,2023年不一定”。
  周旭辉认为,新能源产业链供需的逆转在今年已经开始了,今年年内新能源行情或有结构性反弹,而难现反转。过去两年,电动车产业需求都维持了100%以上的增速,而2023年需求增速将大幅回落,但供给端的产能在过去几年中持续扩张,供需情况出现逆转。
  他表示,短期市场情绪过热指标看成交量占比,中长期过热指标可以参考市值占比。目前泛新能源板块的总市值在A股中占比超过30%,这一数字已经过热。
  在周旭辉看来,新能源板块和周期板块在行业逻辑上是有共通之处的,“光伏和建材、锂电池和化工都是同样的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他举例说,过去二十年都是地产的大时代,但是早期的2004年至2007年地产产业链股票已经反映了股价大部分的涨幅。
  不过他提示,新能源产业链未来结构性的机会来自于技术创新:第一是新一代4680电池,第二是复合铜箔。复合铜箔、4680电池在2023年技术上“从0到1”突破的概率高,后续空间较大。
  对于人工智能,周旭辉判断,这可能是未来几年甚至十年内的一个大产业趋势,应用到新能源产业,可能会对自动驾驶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目前特斯拉的市值近6000亿美元,其中更多的是对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的预期”。“总结而言,今年不是‘新能源+’,而是‘新能源-’,人工智能2023年则应该做加法,甚至有可能会做乘法”。
  华鑫证券研究所所长谭倩判断,从宏观角度看,今年的市场主线仍是偏科技的结构性牛市。2023年是一个弱复苏、宽流动性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科技板块相对占优。
  从中观的角度来看,谭倩认为,在大的科技板块内部会存在不同细分领域的轮动:前两年在新能源板块内部是风电光伏之间的轮动,今年则可能是TMT板块内的轮动,或者是TMT板块内几个主题之间的轮动。
  从微观层面来看,交易型客户关注最多的是持仓占比和交易集中度的问题。以泛新能源板块为例,在其行情高峰时段,最高机构持仓达到40%,维持了较长的时间。
  谭倩表示,虽然现在TMT板块短期在交易层面指标较热,但实际上这部分交易很多是市场散户和活跃的交易投资者贡献的,机构持仓并没有达到当时在大新能源板块的持仓占比。交易占比高但是机构持仓占比低,未来机构资金仍有望流入,所以资金层面支持TMT板块后续表现。
  对于沉寂许久的新能源板块,谭倩认为,该行业目前面临需求边际变弱、产能扩张的问题,今年的新能源就像去年的半导体和医药一样面临阵痛期。但她提示,在新能源产业链整体趋弱的背景下,部分如储能、电解液、新技术等环节仍存在结构性机会。
  不过从长期产业链角度看,农银汇理基金经理谷超认为,中国的新能源行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电动车和动力电池。以电动车为例,在汽车行业,从燃油车到电动车的发展,表面上看只是能源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实际上为行业带来了革命性变革。
  他表示,从消费者端看,汽车从原来一个偏机械化的产品,变成偏电气化和智能化的产品,非常多环节已经实现智能化,比如大家最关注的智能驾驶,需要计算机进行强度很高非常复杂的运算,这必须依靠大容量的动力电池才能提供,依靠原有燃油车的发动机方式难以维持长期稳定的电力供应。
  智能座舱以及智能车身控制也是如此,智能车身控制领域,传统机械化方式中,汽车对整个车身包括悬挂的控制频率相对较低,但在电气化时代,已经可以以每秒数百次甚至上千次的频率去控制悬挂变化和车身状态。
  因此,在智能化和电气化时代,汽车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完全不一样,未来电动车渗透率的提升空间还很大。
消费板块复苏“虽迟但到”
  除新能源外,以食品饮料、医药为代表的大消费行业则沉寂更久。
  对此,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董广阳分享了他对消费板块的理解。他表示,中国的消费逻辑跟美国有较大的差异,要先有经济的改善,有就业,有收入,才会有消费信心的回升。因此中国消费复苏的整体节奏相对滞后,但最后会追赶而上。从历史经验来看,2008年至2009年、2015年至2016年的行情中,消费板块都是在后期发力。
  董广阳认为,中国经济当前复苏整体较快,但分化严重,一二线城市恢复力度较强,中西部地区还需要时间。他判断在今年年中到下半年,消费信心有望出现较明显的回升,大量中小参与者重新回归,消费的复苏斜率会转变为加速过程。因此市场今年一季度对消费复苏预期的回落是正常波动,从中长期的资金角度来看,应耐心等待信心回归,目前也是布局时期。
  董广阳特别提及看好医药板块:一方面医药板块已调整多时,机构对医药板块的配置比例目前处于历史较低的位置,远不及食品饮料、新能源;另一方面创新药、中医药、医疗器械等多个细分领域的机会较突出,医药板块有望出现全面加强配置的趋势。
  华兴证券研究所所长赵冰表示,对于全年A股市场仍然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第一,中国宏观层面的经济复苏对市场情绪提振,而外围不确定因素已经基本反映在股价中;第二,从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一季报来看,上市公司业绩底部基本确认,随着经济复苏的进一步加速,接下去的每季度预计有不少公司会上调业绩指引;第三,从境外资金的反馈看,境外投资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对投资中国和中国标的兴趣明显上升。对应到近期,市场上北向资金回流明显,流入港股的资金也有所扩大。
  赵冰表示,从境外投资者的反馈来看,中国的市场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较低,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也处于低位,因此成长性和确定性比较明确的行业龙头受到境外资金的青睐。
  具体行业配置上,赵冰表示,可选消费、科技、医药的投资逻辑并没有变化。例如,医药板块从2021年中至今,调整了接近一年半,但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投资力度并没有减弱,医保的结余也在扩大。2021年的带量采购扩面只是中国医改的抓手,并非阻碍行业发展的负面因素。去年市场投资风格的切换并不代表医药、消费等核心资产价值的消失,预计这些行业今年的表现仍值得关注。
  国元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汤静文认为,首先,经济的复苏会逐步改变居民的消费预期,并且最终会传导至消费数据的改善,这是一个逐步传导的过程,因此复苏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复苏的确定性毋庸置疑。
  其次,中国社会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达到44万亿元,即使总量的增速比起之前的高速增长有所放缓,也会有大量的结构性机会存在。例如白酒的产量在2016年之后并没有增长,但是结构升级是始终存在的,优质公司也保持了业绩的持续增长。
  汤静文同时表示,消费是一个典型的供给创造需求的行业,技术的进步会增加新的消费场景和新的需求。“技术的进步会给消费加助推力,市场最近都在讨论AI,我们也很期待AI技术在开放世界游戏类的交互中,为游戏消费贡献新的增长点。”
  平安证券研究所质量管理团队总经理余兵表示,今年以来市场特征和投资机会可以概括为三个字:慢、快、中。
  首先,今年以来经济复苏强度“慢”于年初市场的预期。主要是因经济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复苏需要一个过程,而证券市场一向预期比较快,甚至有点急躁,所以中间有一定的落差。余兵强调,目前来看,整体的物价水平平稳,外贸数据、金融数据都还比较强。从几个支柱产业来看,地产和汽车都在稳定的过程中,这对经济的整体恢复和发展都有所助益。
  其次,产业结构上人工智能的发展“快”不仅体现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开源、法规建设等实体层面,也体现在资本市场。后续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将推动垂直领域的应用,产业链的发展空间大。因此短期虽然涨幅较高,但长期仍是较优质的主线。
  余兵特意提及了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投资机会。他表示,从宏观视角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是解决高质量发展,应对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抓手;从企业层面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考核标准已经日趋成熟,企业的动力也更强大;从历史经验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板块的表现有可能接近200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以及2016年的供给侧改革的情况,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估值提升还有比较大的空间。建议关注分红、高质量发展、地方国企等三条主线。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百名大咖齐聚 最新研判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