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如何打破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发展瓶颈?

最新信息

完善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如何打破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发展瓶颈?
2023-04-17 11:10:00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如何保障我国大规模老龄人口养老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由政府主办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由单位建立的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储备的个人养老金。只有健全和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才能有效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和促进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
  然而,多年以来,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一直存在发展失衡的问题,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建设严重滞后。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其中在第三支柱建设方面,2022年11月25日起,在北京、上海等36个城市和地区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工作,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万元,并享受政府提供的递延型税收优惠政策。
  相较与群众距离更近的个人养老体系建设和覆盖更广泛的基本养老金,第二支柱养老体系的建设作为我国多层次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虽然早已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然而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不及预期,只有极少数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覆盖率较低。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约有12.8万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数约3010万人,积累基金2.87万亿元。而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总人数已经超过4.2亿人。
  企业年金发展滞后的五个主要原因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近日出席由上海证券报、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主办,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养老金投资管理发展论坛时表示,基本养老保险在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中呈现出“一枝独大”的局面;第二支柱中的企业年金仍然是一块短板;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处于初创试点阶段,参与人数和资金规模还比较小。此外,近年来虽然一些商业保险公司自主经营商业性养老保险业务,但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规模不大,其他与养老金相关金融业务也还处于探索之中。
  金维刚认为,导致企业年金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企业年金制度规定由企业自愿建立企业年金,企业为降低人工成本,一般不会积极主动建立企业年金;二是长期以来企业为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负担较重,企业年金将进一步加重企业的负担;三是现行制度规定企业建立的企业年金应当覆盖本企业全体职工,但许多企业内部人员构成复杂、员工流动性也比较大;四是有关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不够,激励作用不足;五是由设立年金的企业对委托的投资管理机构进行年度考核和筛选,通常要求投资实现正收益并实行末位淘汰,造成投资管理机构不得不实行过于保守的投资策略,导致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偏低。
  金维刚认为,针对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失衡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应当高度重视企业年金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战略高度把大力促进企业年金迅速发展作为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促进养老保障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点。同时适当借鉴国际经验,研究制定并实施有利于推广建立企业年金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适当借鉴英国实行自动加入机制的成功经验,并且在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之后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进一步适当降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率。
  为促进企业年金发展,金维刚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适当降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率的同时,协调推进企业年金发展;二是加大对企业年金缴费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大力发展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四是建议允许企业为部分群体先行建立企业年金;五是树立长期投资理念,提高长期投资收益;六是促进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的整合与统一;七是加强年金立法,完善年金监管体系。
  企业年金投资收益和基金稳健运行是企业关注重点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区别于社会保险的行政管理模式,采取信托制的基金管理模式。其管理结构与信托类似,主要管理人分为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以及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
  企业年金通过建立个人账户的方式,由企业和职工定期按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职工退休时的企业年金水平取决于资本积累规模及其投资收益。
  建立企业年金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并有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然而,在企业年金的运行过程中,要真正为公司和员工获取更好的保障和福利,企业年金能否抵抗通胀形成企业年金的增值与受托机构的管理和投资水平息息相关。
  因此如何提高长期投资收益是企业选择受托人和投管人的重要依据,企业可以从受托历史数据、养老金公开数据、人社部公开数据等多个维度对受托人进行评估分析。
  近年来,我国年金投资环境出现了不少重大变化,对年金受托资管形成了不小的挑战。平安养老险年金管理部受托资管团队负责人罗庆忠总结了近十年来的三大显著变化。一是固收静态收益率显著下行,年金组合的到期收益率(YTM)也从10年前的4.5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3.50%以下。二是业绩中枢下移,中长期收益率水平从十年前的“保五争六”迈向现在的“保三争五”。三是对年金战略资产配置提出新的要求,从多层目标规划出发,实现年金投资业绩稳健增长,保障委托人和受益人的利益;资产配置有效边界往右下侧回移,无法突破2015年的有效边界;业绩波动加大,受托人的投资监督和投管人都需要采用有效的回撤管控机制进行风险管控。
  针对如何衡量受托人的投资管理水平,他表示,选择优秀的投管人是年金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年金受托资管工作的难度与痛点。在投管人的动态管理方面,要把握“四把尺子”:业绩评估、资产配置、权益投资和固收投资。通过专业对标、对话各投资经理,全视角地衡量年金计划下投管人的投资能力输出,动态管理投管人的投资运作。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完善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如何打破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发展瓶颈?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