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一季度工业步入平稳提升通道 PPI有望逐步恢复到合理水平

最新信息

专访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一季度工业步入平稳提升通道 PPI有望逐步恢复到合理水平
2023-04-19 18:38:00
工业长期以来被视为社会经济运转的“压舱石”。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消退,工业经济的主要指标正在逐月回升。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围绕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对下半年的展望,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
  关兵表示,一季度工业经济总体开局良好,扭转了去年第四季度持续下滑的态势,实现了平稳增长,行业发展呈现“原材料行业复苏、机械行业强劲、消费行业偏弱”的态势。
  但考虑到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仍在高位波动、国内需求持续恢复动力不足、去年同期的高基数效应依然较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工业经济仍将承压上行。接下来要着重在扩内需、稳外贸和提信心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鼓励工业大省探索稳增长的创新做法,稳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信心。
  工业经济已步入平稳提升通道
  《21世纪》:如何看待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关兵:总体来看,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开局良好,扭转了去年第四季度持续下滑的态势,实现了平稳增长。
  从分月情况看,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2.4%,3月份为3.9%,呈逐月上升态势;从行业看,3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620种产品中有347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分别达到63.4%和60.0%,比1-2月份分别提升9.8和16.6个百分点,也表明我国工业经济已步入平稳提升的通道。
  在工业投资方面,一季度我国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6%;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0%,在去年同期15.6%的较高增长基础上实现了平稳增长,也高于2019年同期4.6%的水平。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为15.2%,比制造业投资高8.2个百分点,继续发挥引领增长作用。
  另外,外贸和消费的超预期增长也起到了重要支撑。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98877亿元,同比增长4.8%。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市场需求加快修复。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其中PMI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采购量、供应商配送时间、生产经营活动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反映了企业的生产、需求、流通效率和信心整体提升,市场预期持续改善。
  《21世纪》:目前不同行业之间的发展呈现分化态势,当前需要重点稳住哪些行业?
  关兵:国内外形势变化对各个行业影响不同,势必导致行业出现分化情况,呈现“原材料行业复苏、机械行业强劲、消费行业偏弱”的态势。
  一是房地产相关行业生产复苏,3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0%、7.0%、4.8%和3.8%,粗钢、钢材、十种有色金属、水泥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9%、8.1%、6.9%和10.4%,出现快速复苏势头;
  二是高技术制造业表现较好,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和疫情恢复,3月份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9%、8.6%、7.3%和4.8%,呈现较快增长态势,而微型计算机设备、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下降21.6%、6.7%和5.7%,但降幅均有所收窄。
  三是汽车行业延续强劲势头,3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汽车出口同比达到123.8%,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量维持33.3%的高速增长,表现较为亮眼。
  四是消费品行业表现偏弱,3月份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纺织品增加值分别下降4.9%、1.0%和3.1%,医药制造业在高基数影响下同比下降8.3%,表明内需仍然较弱,制约这些行业恢复增长。
  PPI低迷是暂时性情况
  《21世纪》:实现工业经济稳增长还存在哪些压力和阻碍?
  关兵: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足,制约工业稳定恢复。今年以来,国际机构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持续上升,陆续下调全球经济贸易增长预期。世界银行、联合国等机构认为受疫情、乌克兰危机、高通货膨胀和气候变化等影响,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回落至2%以下,为数十年来增速最低的年份之一。从先行指标看,3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连续六个月处于收缩区间;美国、欧元区、日本、韩国制造业PMI均在收缩区间低位调整。叠加美欧银行业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全球经济复苏动力较弱,进一步制约我国出口的持续恢复和工业平稳增长。
  同时,工业企业效益不高,制约市场预期恢复。2022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效益一直比较低迷,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0%,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加28.3%,利润率同比回落0.64个百分点。今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营业收入利润率同比下降至4.6%。考虑到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仍在高位波动、国内需求持续恢复动力不足、去年同期的高基数效应依然较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企业盈利能力改善仍面临诸多挑战,削弱企业信心恢复,扩大投资的意愿也会受到影响。
  《21世纪》:近6个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速跌入负值,中国是否会再次出现如2013年—2016年PPI持续负增长的工业通缩情况?后续应当如何应对?
  关兵:3月PPI年同比下降2.5%,延续自2022年9月以来的负增长态势,但PPI低迷应是暂时性、临时性的情况。一方面是有高基数因素影响。受俄乌冲突、疫情等因素影响,去年同期大宗产品价格大幅上涨,高基数效应下3月份PPI同比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是输入性因素影响。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市场需求走弱,大宗产品价格回落带动PPI同比下降,41个工业大类中13个行业PPI环比跌幅加深,主要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气、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资源能源行业。而纺织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PPI环比止跌回升,通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行业PPI环比降幅收窄,表明产业链中下游产业正在逐渐恢复。PPI是经济的“体温计”,从一季度数据看,我国经济整体呈现持续向好局面,随着基数效应的逐步减退,PPI有望逐步恢复到合理水平。
  着重扩内需、稳外贸和提信心
  《21世纪》:针对目前的工业经济走势,稳增长政策还需从哪里发力?
  关兵:总体看,一季度经济处于后疫情时代的修复期,呈现服务业恢复强于工业、内需强于外需、生产强于投资等不均衡性特征,需求端矛盾整体大于生产端,今后政策发力点还是要着重于扩内需、稳外贸和提信心三方面。
  在扩大内需方面,要扶上马,送一程。三年疫情影响,部分结构性矛盾需要持续释放,尤其是消费恢复需要持续发力,稳增长系列政策应随之持续一段时间,弥补需求恢复的迟滞效应。下一步,要创造消费场景和潜在需求释放机会,鼓励各地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消费。
  在稳定外资外贸方面,要优环境,强合作。一季度,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投资同比下降3.4%,结合近期部分跨国公司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我国吸引外资、稳定外贸面临较大挑战。下一步,要让稳增长政策惠及所有企业实体,构建公平开放透明的产业发展环境,要稳定大型跨国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借助“一带一路”倡议、RCEP等区域合作机制,积极拓展与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新产业新业态合作,打造一批产业链跨境合作示范区,形成相互推进、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
  在增强投资动力方面,要稳信心,强预期。目前工业投资动力不足主要源于对市场预期和信心不足,与经济发展前景、企业利润等情况密切相关。增强投资动力需要多管齐下,一是要激活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工业经济重回正常发展轨道,营造稳定的市场环境,增强企业家投资信心。二是要发挥重点大省、重点企业的作用,鼓励工业大省探索稳增长的创新做法,支持国有企业勇挑重担,争当原始创新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三是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细化支持措施,破除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隐性壁垒,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领域项目建设,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利益,调动民营企业深耕工业发展的积极性。
  《21世纪》:去年以来,我国产业政策多次强调“发展与安全并举”,随着大数据监测技术的发展,有哪些新的工业数据和指标值得纳入工业运行监测预警体系之中?
  关兵:随着我国的关注点从产业转向产业链,工业运行监测也应在产业链方面纳入更多指标体系。在生产方面,可关注产业链重点领域的开工率、产业链上主要企业产量等;在价格方面,可关注产业链重点产品价格变化及关联度情况;在要素保障方面,重点关注电厂耗煤量或煤炭库存可用情况、招聘网站人才供需情况、土地成交面积/金额等情况;在需求方面,重点关注汽车等重要商品销售情况,以及客运量、货运量等供应链运行情况等,从四方面维度构建高频指数等,为构建更为全面的工业运行监测体系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参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专访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一季度工业步入平稳提升通道 PPI有望逐步恢复到合理水平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