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地方金融效能需要强化财政联动

最新信息

提升地方金融效能需要强化财政联动
2023-04-24 08:19:00
战勇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财政金融联动是提高资金要素效率的必要措施,是推动现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两大支柱,从最终目标、实现过程、传导机制等都存在内在一致性。财政政策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金融具有资源跨期配置优势,财政和金融两类政策、两种机制的优化组合,既能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率,也能提高金融资源的信用传导,避免“空转”,促进对实体经济的服务。
  科学把握财政金融联动的基本原则
  (一)把握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推动财政金融联动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一方面,要注重厘清政府职能边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政府在规划指导、规范运作、服务保障、激励约束等方面作用,引导金融健康发展。公共性是财政资金的重要属性,服务民生改善、推动优化经济结构是重要职责,财政强化引领,金融将进一步提升人民性。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金融市场化理念和操作,增强各类主体市场意识、风险意识、信用意识,激发内生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经济运行上水平、财政投入高效率、金融支持可持续。
  (二)把握好存量与增量关系,坚持立足存量做好增量。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和结构调控优势,与金融联动,有效促进“财政性资金→政策性资金→开发性资金→商业性资金”的逐次促进,提升金融资源的可得性,推动金融供给总量有效增长。在扩大社会融资规模上,要着力推动直接融资比例提升,通过引入股权融资工具、培育后备上市企业、支持企业发行债券等方式,倒逼企业主体的市场化改革和信用等级提升,倒逼资源整合及重大项目的策划规划。
  (三)把握好谋划与执行关系,坚持科学谋划力促执行。要做好财政金融联动,需要从谋划、执行、运行、评估等各个环节发力。一是前期谋划要深。前期谋划的“深度”决定着后期执行的“精度”和“程度”。顶层设计时要充分调研,确保政策能从“一纸文件”变成“一片效果”。二是后期执行要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考察黑龙江省时指出:“如果在政策上左顾右盼,在工作上浅尝辄止,就会贻误时机。”好政策要产生预期效果,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政策执行力。要处理好政策制定、执行“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三是机制运行要畅。“财政部门+金融部门+行业部门”要部门联动,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政策“中梗阻”。“省+市+县+企”联动要密切,政策“引擎”在省、执行主力在市县、效果落地在企业,确保政策效果有效传导。四是效果评估要细。建立效果跟踪机制。及时跟踪听取金融机构和企业反馈,对政策效果精准把控。
  (四)把握好财政与金融关系,积极用优财政撬动金融。财政支持金融、服务金融、调节金融,不仅是为了促进金融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建立起资金的传导机制。使财政投入由“输血”变为“造血”,使财政实现分散投资向集中投资转变、无偿投资向有偿投资转变、直接投资向间接投资转变,从而提高财政资金效率,真正激发“四两拨千斤”作用。实践证明,通过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将有效带动地方、部门、企业配套资金和银行贷款,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不能办成的大事。
  有效发挥财政金融联动的集成效能
  (一)“财政+银行贷款”,“桂惠贷”惠及企业发展。2021年以来,广西开展“桂惠贷”贴息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2022年,统筹全区各级财政资金60亿元,对辖内金融机构当年新发放且符合条件的“桂惠贷”贴息,带动金融机构新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超3000亿元。截至2022年底,全区累计投放“桂惠贷”5730亿元,惠及21万户市场主体,直接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112.45亿元。
  (二)“财政+直接融资”,“桂惠证”推动结构优化。广西对资本市场优质要素集聚、企业上市(挂牌)、再融资、债券融资、中介机构服务、改革创新、人才集聚等七个方面实施奖补。2021年和2022年企业上市迎来小高潮,新增累计6家企业上市;信用债券融资在2019年、2020年分别增长48%、54%,其中2020年广西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发行规模增速排全国第2位。
  (三)“财政+保险发展”,“桂惠保”提升发展保障。一是推动“险资入桂”。通过价格贴息带动全国险资机构的支持,广西险资运用余额由2020年初的530亿元增长至目前的2782.7亿元,同比增长36.6%,增速全国排名第五。二是发展农业保险。2022年广西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同比增长29.3%,财政补贴资金23.2亿元,为790.15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623.68亿元,农业保险累计理赔受益农户132.72万户(次)。三是开展“保险+期货”试点。2022年开展生猪和糖料蔗“保险+期货”试点,为广西75万头生猪提供超过15亿元的价格保障,为40万亩糖料蔗提供超过10亿元的收入保障,惠及5万农户。
  (四)“财政+融资担保”,“桂惠担”缓解融资难题。健全资本金持续补充机制、“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和风险分担机制、融资担保代偿补偿机制和厅际联席会议协调推动机制,完善融担行业监管系统建设。到2022年末,广西政府性融资担保直保机构在保余额354.07亿元,同比增长32.04%。经测算,担保市场主体2022年全年新增产出约383亿元,税收19亿元,稳岗就业6万人,惠及企业约1500家,涉及担保金额约46亿元。
  (五)“财政+金融科技”,“桂惠通”便利银企对接。依托“壮美广西·金融云”建设,整合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互联网数据资源,围绕金融机构与企业信息不对称,开发上线广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即“桂惠通”平台,为银行和企业提供资金智能撮合、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金融信息服务。到2022年末,“桂惠通”累计注册企业达23万户,进驻金融机构111家,2022年当年帮助企业获得授信5742亿元,获得贷款3426亿元。
  (六)“财政+信用建设”,“桂惠信”提升信息信用。加大财政投入促进信用信息征集共享、互联互通和开发应用。在融资征信上,推出广西征信融资服务平台,推进金融、政务、市场等领域信用信息在金融领域的依法共享应用。在跨境征信上,建设中国—东盟跨境征信服务平台,有效提升外贸交易过程中的资信情况查询效率和查得率。平台支持查询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数据,覆盖东盟十国的709万家境外企业以及27459家境内外贸企业。
  进一步推动财政金融联动机制不断完善
  (一)进一步增进财政和金融联动机制的耦合性。基于“零基预算”理念,强化财政金融联动耦合性,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实际需求走,集中资源保重点办大事兜底线。一是会做重大项目策划的“先行者”。依托重大项目投融资服务中心,完善由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联合策划规划重大项目的机制,通过打通重大项目策划的“最初一公里”进而实现打通融资的“最后一公里”。二是甘做资金投向选择的“逆行者”。财政预算由项目决定,项目需求由市场决定,市场需求考虑资金配套,资金配套考虑“财政+金融”的系统配置。三是善做项目和资金的“整合者”。重大项目的实施需要一手组织“项目池”、一手组织“资金池”,避免“两张皮”。四是细做项目规划的“研究者”。发挥政府部门组织优势和金融部门专业优势,围绕重大战略、重大政策,紧密联动,细做大规划、策划大项目、实现大效果。
  (二)进一步强化财政金融联动的效果评估。一是强化动态跟踪。建立健全财政金融联动政策动态跟踪评估机制,畅通与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络,及时收集和了解市场对政策效用的真实反馈。既关注财政资金的直接产出和效果,又关注宏观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既关注当期政策执行和预期效果实现情况,又着眼重构和再造政策实施效果的长效机制。二是创新评估方法。坚持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设置评估指标体系,让政策评估更加科学合理。向外借智借力,探索构建“第三方机构+财政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各领域专家”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专业力量,提升评估的客观性、有效性和指导性。三是注重激励约束。坚持结果导向,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相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针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照调整,对实施效果好的政策项目予以保留提升,对实施效果不明显、重复执行的政策予以调整。
  (作者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提升地方金融效能需要强化财政联动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