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财经】美国监管机构报告揭示区域性银行业危机深层原因

最新信息

【环球财经】美国监管机构报告揭示区域性银行业危机深层原因
2023-04-30 14:58:00
美国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在今年3月先后因挤兑危机被监管机构关闭和接管,作为这两家区域性银行主责监管方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和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分别在28日公布了调查报告。两份报告除了不约而同地指责银行管理不善外,也揭示了美国放松银行监管、不负责任货币政策和监管机构自身不足等深层因素的影响。
  美联储负责监管事务的副主席迈克尔·巴尔(Michael Barr)在报告中表示,硅谷银行的关闭是因为教科书式的管理不善,管理层未能管理基本的利率和流动性风险,董事会未能监管管理层并让其负起责任,美联储的监管人员则未能采取足够有力的行动。
  巴尔指出,对硅谷银行的监管标准太低,监管没有足够有力和紧迫,美联储松绑后的监管框架没有考虑硅谷银行倒下带来的系统性后果。
  美联储报告强调,美联储根据特朗普政府时期通过并实施的《经济增长、放松监管与消费者保护法案》(Economic Growth, Regulatory Relief,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S. 2155) )放松了对中小银行的监管,并提出强化监管框架,但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
  巴尔说,美国银行体系情况良好且富有韧性,有强大的资本和流动性。硅谷银行的失败证明监管中存在的弱点必须得到解决。在硅谷银行关闭后,必须吸取教训强化美联储的监管。
  为避免2008年金融危机再现,美国在2010年实施《多德-弗兰克法》(Dodd-Frank Act)收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但党派利益和中小银行游说推动美国在2018年立法转而放松了对中小银行的监管要求。
  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报告指出,其纽约地区办公室从2017年以来一直面临核查人员不足的问题,导致对签名银行的评估和沟通不够及时。虽然早在2019年就下调了签名银行流动性评级,但直到今年3月11日对该行董事会和管理层表现的评级仍然为“令人满意”。谨慎的做法下最早在2021年上半年就可以把对签名银行管理层的评级从“令人满意”下调至“需要改进”。
  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报告显示,其纽约地区办公室大型金融机构(LFI)核查人员持续短缺。从2020年以来,该业务部门平均有40%的岗位处于空缺或由临时工作人员承担。
  美联储报告还指出,受益于异常低利率带来风险资本和科技板块存款的快速增加,硅谷银行资产规模从2019年的710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2110亿美元。与此类似,签名银行的资产规模从2019年底的506亿美元大幅增加到2022年底的1104亿美元。
  两份报告均指出,随着利率在2022走高,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均遭遇存款流出。
  这两家银行正是在美国货币政策极度宽松阶段快速扩张并累积了风险,而美联储快速收紧货币政策导致风险暴露和损失出现,并最终在货币政策调整中倒下。
  宏观研究机构加维卡尔研究公司(Gavekal Research Limited)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威尔·德尼尔(Will Denyer)28日告诉记者,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出现的麻烦是当前更广泛信贷紧缩和经济下行的症状,这远未结束。
  德尼尔在研究报告中表示,得益于美联储在提供的流动性支持,美国的银行在硅谷银行危机出现一个月后才计划出售资产应对存款外流。美联储的流动性支持工具让银行得以满足取款和其他支付需求,从而不至于被迫立即抛售资产。这虽然带来帮助,但不是永久性解决方案。
  德尼尔表示,美联储提供的贷款目前成本约为5%,一些银行被迫在抛售资产承担损失或长时间承受净利差为负中接受考验。显然,第一共和银行和太平洋西方银行(Pacific Western Bank)选择了前者,而市场对此并不热心。
  由于第一共和银行仍未能有效化解潜在风险,对其将被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接管的担忧导致其股价在过去一周多次暴跌。
  在带来外溢影响的同时,美国区域性银行出现的危机无疑也打击了美国消费者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信心。
  密歇根大学在28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与去年秋季进行的上一次调查相比,消费者在今年3月29日至4月24日进行的调查中对商业银行的信心大幅下降,对美联储的信心也有所降低。
  按照美国银行业监管框架,美国财政部下属的货币监理署负责监管全国性银行和联邦储蓄协会,而在州政府注册且不是联邦储备系统和州储蓄协会的银行由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监管,美联储则负责监管在州政府注册且是联邦储备系统成员的银行。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环球财经】美国监管机构报告揭示区域性银行业危机深层原因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