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化学营收持续高增背后:全产业链协同效应显现,新材料打开增长新空间

最新信息

卫星化学营收持续高增背后:全产业链协同效应显现,新材料打开增长新空间
2023-05-04 10:02:00


K图 002648_0
  近日,卫星化学发布2022年财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0.44亿元,同比增长29.72%;净利润为30.62亿元。

  近年来,卫星化学营收持续增长,与其全产业链协同效应日趋凸显有关。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持续强化研发能力,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当下,卫星化学正进一步完善下游产业链,加速新材料布局。随着公司在下游高附加值新材料产业链的拓展,卫星化学正打开增长新空间!
  C2、C3产业链布局日趋完善,全产业链协同效应显现
  卫星化学总部坐落于浙江嘉兴,是国内最大、全球前五大丙烯酸制造商。公司从丙烯酸酯高分子乳液创业,不断向上游原料产业突破,打破原料对化学新材料发展的供应制约,形成丙烷脱氢制丙烯、聚丙烯、丙烯酸及酯、高分子乳液、高吸水性树脂等C3产业链,同时公司以乙烷裂解制乙烯为基础,布局C2产业链,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以低碳原料为核心的化学新材料科技型企业。
  近年来,卫星化学业绩持续上涨,尤其是营收规模快速扩大。2018年时,公司营收为100.29亿元;到2022年时,这一数字已上升到370.44亿元,短短四年间,公司营收涨幅高达269.37%。今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为94.15亿元,再次同比上涨15.7%。
  公司营收规模的持续扩大,与其全产业链协同效应日渐显现有关。卫星化学致力于打造“丙烷-丙烯-丙烯酸及酯-高分子聚合物”全产业链布局,2005年建成国内首套民营丙烯酸及酯生产装置;2012年向上布局PDH装置;2014年向下布局SAP装置,不断完善C3产业链。目前公司拥有丙烯产能90万吨、聚丙烯产能45万吨、丙烯酸产能66万吨、丙烯酸酯产能75万吨、高分子乳液产能22.8万吨、SAP产能15万吨、有机颜料中间体产能2.1万吨。
  随着C3产业一体化形成,公司的C2产业链也在加速推进。2021年5月,连云港C2项目一期顺利投产。
  2022年,公司实现连云港基地二阶段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新增年产40万吨HDPE、73万吨EO、60万吨苯乙烯,促进乙烯综合利用高附加值产品的延伸,为聚醚大单体、聚苯乙烯等高分子新材料项目、碳酸酯等新能源材料项目、乙醇胺等功能化学品项目提供原料保障,实现上游产品向下游高端产品延伸的发展。
  此外,在2022年,公司持续推进连云港石化绿色新材料项目,各产品生产装置完成中交或已接近建成,将进一步增加公司产业链一体化的运营效率。平湖基地新能源新材料项目计划2023年底中交,将更加高效利用PDH的丙烯资源生产多碳醇,形成丙烯-丙烯酸-丙烯酸酯的产业链闭环。嘉兴基地加快推进26万吨高分子乳液项目建设,拓宽丙烯酸酯下游向中高端纺织乳液、涂料乳液、粘合剂、电池粘合剂与涂覆剂等化学新材料发展,促进公司产业链在质与量上的大幅提升。
  持续强化研发投入,绿色低碳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事实上,卫星化学营收规模的持续扩大与产业链协同效应的不断增强,还与公司不断强化研发能力有关。
  公司以轻烃一体化为核心,持续强化研发能力,致力于打造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以研发投入为例,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12.38亿元,同比增长15.14%;近三年来(2020年-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合计达28.1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的研发能力大幅提升。2022年公司申请专利107件,申请数同比增长50.70%,授权专利93件。全年引进博士、硕士46人,申报国家级项目6人、省级项目2人,连云港石化成功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公司自主研发的1000吨/年α-烯烃工业试验装置建成中交,POE实验室试验装置产出可供评价的样品,为后续加快推进年产10万吨级工业化装置建设奠定基础。
  此外,2022年,公司实现高分子新材料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0.61%,功能化学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99%,标志着公司通过研发创新将更多的功能化学品向下游新材料延伸。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还通过工艺优化与技术改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发展能力。2022年,公司投入环境治理资金14.29亿元,充分利用厂区屋顶面积建设1400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站,装机容量1343.52kW,每年平均减少85.7吨标准燃煤、减排二氧化碳93.58吨;连云港基地采用二氧化碳捕捉手段每年将有9万吨二氧化碳被转化为15万吨电池级碳酸酯产品。
  卫星石化持续强化绿色低碳发展能力,也获得广泛认可。公司被评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福布斯2022年中国可持续发展企业TOP50。
  加快完善下游产业链:新材料打开增长新空间
  当下,卫星化学依托C2、C3产业链带来的丰富基础化学品,正加速布局各类化工新材料。其中,公司依托C2项目产出的乙烯,向下布局α-烯烃及配套POE产能,目前公司1000吨/年α-烯烃中试装置已建成;同时,依托环氧乙烷向下布局电池级碳酸脂系列。
  C3产业链方面,公司依托丙烯酸向下布局了15万吨/年SAP;公司还与SK合作,布局了4万吨/年EAA装置,实现国内产能零的突破。同时,公司还积极推进各类新产品研发,其中包括依托丙烯酸向下布局PAA,进军锂电负极粘结剂领域。
image  而新材料市场规模正持续扩大。据国海证券测算,2022-2025年POE全球需求有望达151、169、192和215万吨,年均增速达12.1%。而随着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高景气,预计2025年全球负极胶需求将达到8.1万吨,市场空间超百亿元。公司1000吨/年α-烯烃中试线已建成,PAA研发工作也积极推进中,达产后将充分受益行业高速发展。
  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新能源、新制造与新消费快速发展,“卡脖子”、短缺性新材料需求缺口日益凸显。
  以POE为例,POE主要应用于汽车、光伏、发泡改性、电线电缆等众多领域。
  2022年,全球POE(含POP)总产能超过180万吨/年,但产能主要掌握在海外化工龙头企业手中,其中包括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北欧化工、三井化学等。
  而近年国内POE需求增长较快,中国POE的消费量从2017年的22.1万吨增至2021年的63.5万吨,年均复合增速达30.2%,处于快速增长期。在此背景下,卫星化学等国内化工企业在POE等新材料方向的布局,无疑将进一步增强国内产业链的稳定性。
  当下,稳链、固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卫星化学通过持续强化研发投入、增强绿色发展能力、加速全产业链布局尤其是新材料方向的发展等优势无疑将进一步放大,未来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文章来源:财联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卫星化学营收持续高增背后:全产业链协同效应显现,新材料打开增长新空间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