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林投资创始合伙人王鸿勇:更多的研发投入会吸引更多人才

最新信息

启林投资创始合伙人王鸿勇:更多的研发投入会吸引更多人才
2023-05-08 15:02:00
  4月25日下午,“东方财富2023春季投资策略会(扬州站)”在广陵区举行。来自国内银行、保险、投资等行业的百余名卓越管理人及各产业领域翘楚、上市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投资之道。
  在圆桌对话环节,围绕“新常态下量化投资的机会与挑战”这一课题,思勰投资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吴家麒,世纪前沿创始人、CEO及投资经理吴敌,启林投资创始合伙人兼投资总监王鸿勇,稳博投资创始合伙人殷陶,宽投资产董事长兼投资总监钱成,锐天投资创始人兼CEO徐晓波进行了高峰对谈。嘉宾们深入探讨了量化策略在未来如何保持竞争优势、不挂钩任何指数的量化选股策略有哪些优势、多策略产品线有哪些配置价值等问题,在圆桌对话中展开观点交锋。他们认为超额是量化生存根基,策略持续更新迭代是铁律。
  启林投资创始合伙人兼投资总监王鸿勇参与了圆桌讨论,就指数增强策略的竞争优势,多策略产品线的价值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指数增强策略作为市场存量规模较大的策略类型,其实有它天然的优质属性:可理解,好解释,好统计。指数增强建立了收益的锚。更高效开发低相关的策略能够提高整个组合的夏普值。
  王鸿勇:大家好,我是启林投资王鸿勇。启林投资成立于2015年,主要是以机器学习方法论进行量化研究的公司,我们一直以学术科研的方式来进行量化研究,我本人在创办启林之前做了很多年的物理学方面研究,是一名物理学博士。
  吴家麒:过去几年整个量化增长得还是比较好的,越来越多的投资人也拥抱到量化行业里。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指数增强的超额收益在逐年的下降。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个竞争就是公募也做指增了,而且公募都不收业绩报酬,私募还要收业绩提成,怎么看待在这样的形势下,指数增强策略未来在相应产品线中的竞争优势?
指数增强建立了收益的锚
  王鸿勇:首先我觉得指数增强策略作为市场存量规模较大的策略类型,其实有它天然的优质属性:可理解,好解释,好统计。因为我们知道量化策略底层更像是一个“黑箱”,但是,指数增强策略首先是建立了一个锚(基准),主要看投资者选择的是哪类指数增强策略产品,比如你买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你会去看持有期间超过中证1000收益的多少?产品的波动率是多少?或者更多的业绩指标。通过分析产品的业绩数据,更客观,相对的持有体验会更好。评价管理人的维度更多应该从管理人的超额能力出发,对于投资人来说,如果明白指数增强产品的Beta跟随市场涨跌,选择并长期持有超额Alpha长期正贡献的策略是能够取得长期好的回报。从可理解、好解释、好统计的角度来说,指数增强策略是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我觉得在这几年这类策略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是必然,未来也会是整个量化领域最主流的策略之一。
  市场上指增策略很多,公募和私募都有,我认为此类策略产品的费后收益,以及收益波动,回撤表现等业绩指标应该会成为投资人核心的挑选产品的逻辑,我从来都不觉得产品收费的高低是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投资人本质应该着重关注的是费后回报,即收益的可持续性、波动率等。
  实际上,在美国成熟市场上,去年表现最好的一类对冲基金,在去年比较艰难的投资环境中创记录的给投资人带来260亿美金的回报,但是收取费用大约有100多亿美金。对照国内私募常规收取20%业绩报酬来说收费更贵。所以,我觉得投资人更应该看费后回报,更应该去选择费后回报更高的策略管理人。
  另一个角度来看,选择一家公司的本质主要看它的研发投入,我觉得量化行业从投资角度来看,研发费用的投入占比非常高,特别是对于私募,业绩报酬可以用来支持研发投入,吸引人才,从而形成正向和良性循环,带来更好的业绩和费后回报,这个也是为什么海外的对冲基金虽然收费更高,但是投资人依然排队购买他们的产品,综上,我本质上还是更关注产品的费后收益回报。
  吴家麒:从单策略转向多策略它的价值,或者说它的优势又是在哪里?
  更高效开发低相关的策略
  王鸿勇:我主要从三个维度简单概括。第一个维度,其实我们知道量化最早是兴起于美国市场,是随着现代金融理论创新发展而来,现代金融理论基于有效市场假说,但是,因为市场不是完全有效的,这才有alpha的来源,我们这些机构存在才有意义。
  资产组合理论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找到很多低相关的优质资产进行组合配置,能提高整个投资组合的夏普值。我刚才也讲到:国内的投资者是比较关注投资的收益,但相较而言,海外的成熟的投资者其实更看重风险和收益比,比如夏普值。从收益和风险两个维度去评价投资组合,找到低相关的优质资产分散风险,我觉得这是投资人理性的情况下的必然选择。
  第二个维度,任何策略可能在不断地变得拥堵和失效。我们经常讲量化策略核心竞争力是策略的持续不断迭代和开发能力。站在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为什么要做多策略呢?因为我们要丰富策略武器库,不能指望任何的单一策略永远赚钱,任何的市场,其实都没有永远有效的因子,也没有永远有效的策略,这是一个铁律。
  基于这一点,从丰富策略库的角度出发,单策略往多策略去做也是一个必然选择,也是把策略容量做大的必然选择。我们可以看到高频的策略项目本身可能是能够获取比较高的收益,但是它的容量受限,量化行业随着规模越来越大,高频的容量是有限的,规模越来越大之后的解决办法其实就是要往中频、低频去拓展。
  第三点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刚才讲到的:所有的策略都会失效,所以我们坚持建立“流水线式”的策略生产“工厂”,从策略开发角度来说,无论生产A策略和生产B策略,技术框架体系要求的更强的算力和庞大的数据库,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策略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更高效的开发低相关的策略。这个也是我说为什么资管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头部化,因为把基础设施做好,就能够更快更有效的迭代开发策略,就能够在各种不同策略类型下有持续的竞争力,所以从这个维度上来说,多策略其实也是往头部发展和往更大的资管事业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启林投资创始合伙人王鸿勇:更多的研发投入会吸引更多人才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